关于ZAKER 合作
差评 9分钟前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意料之中,马斯克的万亿薪酬计划通过了。

昨天凌晨,特斯拉举行了股东大会,超过 75% 的特斯拉股东都赞成了马斯克的 1 万亿薪酬方案。

当投票结果公布那一刻,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股东们高喊着马斯克的名字。

对股东们来说,他就是特斯拉的灵魂。

一万亿美元,什么概念?

香飘飘一年绕地球 3 圈,而老马的美钞摊平可以直接干它 40 圈。

当然,股东们也不傻,他们给这份天价薪酬安排了 2 个看起来没啥可能完成的目标,分别是特斯拉市值与运营指标。

为了激励老马别中途撂挑子,他们还将两个目标拆成 12 个节点,市值和运营各完成一个,就给一部分的等值股票,跟打怪升级一样。

我们先看市值这边,目前特斯拉的市值约为 1.5 万亿美元,前期市值每增加 5000 亿美元为一个节点,到了最后两个节点,这个增幅要求将从 5000 亿提升至 1 万亿。

而运营指标则不是线性的,随便先完成哪个都行。

其中有累计交付 2000 万辆特斯拉汽车(目前特斯拉累计交付已过 800 万辆)、FSD 活跃订阅用户达到 1000 万这种相对简单的目标。

也有年 EBITDA(调整后利润)达到 4000 亿美元(苹果的 4 倍)这种变态到极点的目标。

如果马斯克能完成所有的目标,那么特斯拉的市值将达到惊人的 8.5 万亿美元,他也将获得 4.237 亿股特斯拉股票,加上他手上原有的 13%,他将占特斯拉 25% 股份。

什么叫富可敌国,马斯克是真成钢铁侠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 2 大目标,24 个节点对于现在的特斯拉都是地狱难度。

就拿最简单的交付量来说,特斯拉从去年开始,受马斯克 " 考公 " 和政治言论影响,交付量就一直在下滑。

尽管后来马斯克说自己会将重心放回特斯拉,但特斯拉还是在给他 " 还债 " ,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 13%,二季度下降 13.5%。

还好第三季度上了新车型(超级丐版传送门),再加上补贴退坡的压力,美国来了一波购车热潮,不然第三季度是啥样真不好说。

但前两个季度那个情况,估计今年特斯拉的总销量也不好到哪去。。。

所以,这下我们了解老马现在面临啥状况了。

主力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已经多年没有大的更新,而传说中的廉价车型 Model 2/Q 则一点消息都没有。

再拖久一点,别说中国车企,连通用、福特、现代等外国品牌都能追上来了。

另外卡车 Cybertruck 和货车 Semi 则是受众面窄,只在美国应用撑不起规模。

光靠卖车,特斯拉已经爬不上去了。

所以,特斯拉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而这也是马斯克这次股东大会演讲的核心:

" 特斯拉要从一家车企,转变成一家以 AI 和机器人为核心的科技公司。"

不过脖子哥整场看下来,这就是一个画饼大会,咱们一个个来说。

首先是老生常谈的各款车型与 FSD。

跟以前一样,特斯拉设想的场景就是一夜之间,他们一个智驾版本的推送,路面上的车都能实现自动驾驶。

所以,特斯拉必须尽可能地让大伙先开上特斯拉。

而他们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更大规模的生产去降低成本与售价。

马斯克称,他们希望 26 年底产量能提高到 260-270 万辆,27 年达到 400 万辆,28 年到 500 万。

但去年产销也就 170 多万辆,结合特斯拉几乎平衡的产销,相当于特斯拉定下了明年销售增长 50% 的目标。

马斯克对此的形容是 " 雄心壮志 ",能不能成,不好说。

同样不太确定的还有车迷们都十分期待的 Roadster 2,马斯克在回应股东的问题时半开玩笑地说他们准备在明年 4 月 1 日亮相,并在 12-18 个月后开始生产。

无论 Roadster 2 这款车型是否成功,马斯克都觉得那将会是他有史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看来 Roadster 2 确实有雏形了,明年愚人节期待一波。

而 FSD 马斯克则提及了最近特斯拉推送的 14.1 版本。

根据外国车主的体验,目前猜测 14.1 版本带上了语言理解能力,在 GPS 用不了的地下车库,FSD 根据文字标识找到了出口。

除了文字识别能力,特斯拉还在一些日常场景还有意想不到的发挥。

比如麦当劳的得来速,FSD 能精准停在点餐口,并当车主与服务员交流完成后继续前行到出餐口。

目前猜测 FSD 可能拥有了声音的识别能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是一大进步。

在这种明显感知的进步下,马斯克在当天说 FSD 14.3 能够让大伙在路上睡觉,多少有了可信度。

针对咱们中国,FSD 预计明年 2-3 月能够获得完全批准。如果 14.1 版本能够在中国用上,那我们到时候一定会测给大家看。

但 FSD 真正面临的问题,其实是销售模式。

FSD 目前在中国是 6.4 万的买断制,而且是一个半成品;而在美国外,则是订阅制度,每月 99 美元。

纵使特斯拉有再多头衔,新能源领导者的光环再耀眼,但都无法解决消费心理的问题:

明明我已经买下了这辆车的所有权,硬件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你还要继续收取我的费用。

这样的心理也反映在了财报上,多年以来,FSD 只占特斯拉销售收入的 1% 左右,收费智驾的路子目前还是没走通。

在 Robotaxi 上,FSD 倒是可能有更大的作用。

特斯拉在股东大会上放了一个片段,里面可以看到他们的 CyberCab 已经在流水线上生产。

马斯克也透露这玩意将在明年 4 月进行量产,因为它的制造系统更接近消费电子设备(没有转向柱、踏板等),所以它的生产速度能做到 10 秒内下线一辆(现在生产一辆特斯拉汽车约为 40 秒)。

目前谷歌的 Waymo 已经将 Robotaxi 的商业模式跑通,就看特斯拉能不能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了。

接下来,就是发布会着墨最多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在马斯克的设想中,未来机器人不仅要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还要代替人类工作,就像科幻电影一样。

届时,大伙对机器人的需求将不是千万级的,而是用亿、甚至是十亿去计算,最终的终极目标就是消除贫困。

不行了,这话听得我要原地飞升了。。。

咱们回归现实,当 Optimus 的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那么成本将降到 2 万美元一台,咱们拉宇树出来比比的话,特斯拉确实还有点竞争力。

不过,与前几天小鹏发布的 IRON、宇树的 H1 不同,Optimus 至今都还没明确自己的使用场景,具体还是得等明年 Optimus V3 版本出来之后再看看。

最后,当汽车和机器人大规模生产之后,将需要海量的电池和芯片。

马斯克也透露了一点他们的规划。

以前特斯拉经历过电池荒,松下、LG 的电池都不够他用的,所以特斯拉吃过亏之后也搞了自己的电池产线。

而现在在芯片制造上,可能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特斯拉目前研发的 AI5 芯片,用的是台积电的 3nm,良品率只有 70%,并不算高。

所以马斯克也不墨迹了,在大会上直接表示可能会与英特尔合作,甚至自己建每月 10 万片晶圆的芯片工厂。

台积电什么心情我不知道,但是股民们又爽了。

以上,就是本次特斯拉股东大会大致的内容,一口下去全是饼。

但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 Robotaxi,特斯拉转舵 AI 的航向已经确定,今后我们不能再以一家整车厂来看待特斯拉了。

至于特斯拉这艘飞船到底上火星还是中途爆炸,等明年量产我们就知道了。

撰文:浩森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