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领域持续火热之际,10 月下旬,佰维存储(688525.SH)在登陆 A 股科创板近三年后,开启了冲刺港交所之路。
作为全球唯一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佰维存储的股价表现在近期存储市场缺货潮中令人瞩目,公司股价年内涨幅约 110%,市值一度超过了 600 亿元。

两代人接力创业 37 岁 " 创二代 " 已接班
佰维存储的发展历程,是典型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奋斗史。
据媒体报道,公司创始人孙日欣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他分配到铁道部下属单位上班。到 90 年代,在下海经商浪潮下,孙日欣放弃体制内工作,南下深圳开启了这段改变命运的旅程。
来到深圳后,孙日欣的事业从计算机部件贸易业务起步,随后又逐渐发展起 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业务,并与英特尔、美光等全球知名晶圆原厂建立了合作关系。
到了 2008 年,不少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收缩自保,而孙日欣却逆势投资建设了封装测试工厂,这为公司未来发展打下了关键基础。
据上市公司招股书,2010 年,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正式成立,孙日欣及妻子徐林仙各持有公司 40% 股份,公司 2016 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 2022 年底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如今,佰维存储完成了家族代际交接,创始人夫妇退出一线,二代孙成思接棒成为公司掌舵者。截至 2025 年 10 月 20 日,37 岁的孙成思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公司 24.74% 的投票权,并担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市场运营、管理及决策。而他也像很多 " 创二代 " 一样留学归来,孙成思从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毕业。
佰维存储管理团队也呈现出年轻化特点,公司董事会一半以上人员年龄不足 40 岁,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何瀚亦年仅 36 岁,还拥有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学位。
在新一代管理团队带领下,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佰维存储已成为全球唯一具备晶圆级封装能力的独立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按 2024 年相关收入计,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拥有自主封装制造的独立存储制造商。目前,佰维存储客户名单包括 Meta、谷歌、小米、OPPO 等全球知名企业。
行业周期下的挑战 冲击港交所为 " 回血 "?
佰维存储发展迅速且技术实力突出,但身处周期较强的存储芯片行业,公司财务状况也显著随之波动。
佰维存储营收从 2022 年的 29.86 亿元快速增长至 2024 年的 66.95 亿元,但盈利情况却如同过山车,2022 年盈利 7121.8 万元,2023 年因行业低迷亏损 6.31 亿元,2024 年盈利反弹至 1.35 亿元。在此期间,公司毛利率也同样起伏不定。

在调整周期影响下,佰维存储的现金流状况也值得关注。2022 年、2023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2025 年上半年就净流出就达 7.01 亿元。
如此一来,港交所上市将成为佰维存储 " 回血 " 的重要一环。
此次佰维存储赴港募资,其用途包括提升研发能力、进行全球扩张、开展战略投资等。
除了行业周期,佰维存储当前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也偏高。招股书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 47.3%,最大客户占比为 12.6%;同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为 65.6%,最大供应商占比达 31.2%。这种 " 双高 " 集中度可能对业绩的稳定性构成潜在风险。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 |孔泽思
编辑 | 段炼 袁东 易启江
校对 | 黄博文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