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司研究室,作者|曲奇
今天收盘,上证指数再次站上 4000 点。近期,指数虽然在高位,但市场行情较为分化。
最近一段时间,前期引领牛市的科技、成长板块普遍回调,今年以来长时间备受压制、估值处于低位的价值红利板块,却意外地 " 逆袭 ",表现突出。
财信证券认为,市场风格的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金风险偏好的转移。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上涨后,资金开始寻求 " 安全垫 ",对低位、低估值方向的青机遇表现出了更强的青睐。
价值型基金经理 " 冰与火之歌 "
最近一个月,在市场风格转换下,一批在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承压、坚守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近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业绩迅速 " 回血 "。
比如万家基金的黄海,便是这一轮风格切换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根据 Wind 数据统计,截至 11 月 5 日,在全市场管理规模超过 20 亿元的偏股型基金经理中,黄海在最近 20 个交易日内的业绩涨幅高达 12.42%,高居榜首。
然而,在短期业绩居前的背后,是长达近一年的 " 煎熬 ",黄海所管理基金的 YTD(年初至今)收益率仅为 11.34%,管理规模缩水至 32 亿元。

在 2025 年这个科技与成长板块 " 独领风骚 " 的年份里,黄海的业绩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如果我们将时间维度拉长,过去一年,黄海管理的基金回报率仅有 1.74%,同期沪深 300 涨幅 14.41%,跑输 12.67 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 Wind 数据,2025 年至今,A 股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中位数高达 26.36%。即便黄海凭借近期的反弹将全年业绩拉升至 10% 以上,其收益率排名依然处于市场的后半段。
2022 年的 " 封神 " 与不变的 " 能力圈 "
对于熟悉黄海的投资者而言,他今年的 " 落寞 " 与 2022 年的 " 封神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看 2022 年,在成长股的熊市中,黄海凭借对煤炭板块的精准重仓,逆势杀出重围,一举包揽了当年权益类基金的冠亚军,成为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黄海的投资风格可以概括为:" 自上而下 " 的宏观研究结合 " 自下而上 " 的细致验证,注重绝对安全边际的逆向投资和价值投资。
他先通过宏观研判(如库存周期、政策效果、市场情绪等)来判断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以及市场所处的宏观位置。
在确定了宏观背景后,他再 " 自下而上 " 地进行细致验证,在自己深入理解的领域中,选择投资逻辑最顺畅、安全边际最高的行业。
黄海的核心能力圈,主要集中在地产和能源这两大传统板块上。
以他的代表作万家精选 A(519185.OF)为例,其持仓变动展现了黄海的宏观判断力。
从 2020 年四季度到 2021 年四季度,地产行业的泡沫还未破裂时,该基金的持仓主要以地产股为主。

黄海认为,在供给侧改革和 ESG 发展的大背景下,煤炭的传统周期属性正在减弱,而其 " 红利低波 "(高股息、低波动)的属性正在显著增强,是长期投资的机会。
周期资产会缺席本轮牛市吗?
到了 2025 年,市场被 AI、算力、机器人等科技浪潮席卷时,黄海依旧选择坚守能源股,并没有因为 AI 等板块的火热而出现投资风格漂移。
2025 年三季报显示,万家精选 A 的重仓股清一色是能源股,包括潞安环能、晋控煤业、山煤国际、中煤能源、淮北矿业、陕西煤业等。

在三季报中,黄海坦然承认,在高风险偏好增量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高弹性的成长板块获得了更多的估值溢价。
但他同时强调,历史经验值得借鉴——无论是 2014 至 2015 年,还是 2020 至 2021 年的两轮大牛市,传统的红利周期板块(如煤炭、钢铁、有色)也从不缺席,并且最终都取得了可观的绝对收益。
用当下市场的流行话来说,在科技、成长等 " 小登股 " 的狂欢牛市中,黄海依旧坚定地持有他所钟爱的能源这类 " 老登股 "。
他认为,从中期来看,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或许正在从 " 房地产周期 " 转向 " 制造业的产能周期 "。
展望四季度及未来,他认为,在制造业产能周期逐步出清的过程中,红利性的周期资产具备 " 攻守兼备 " 的稀缺特征。
对投资者而言,以黄海为代表的价值型基金经理,在成长、AI 为主线的市场环境下、无风险利率下行驱动的高估值扩张阶段,他们管理的产品可能产生明显回撤,甚至大幅跑输市场。
但这类偏价值型的基金在组合资产配置中,可以起到降低组合贝塔,分散风险的作用,尤其在成长、科技调整阶段,可以平滑组合波动,也值得投资者配置一定比例,或将其纳入观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