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最近应该挺开心的。
MONA M03 上市一年多了,还在猛猛发力,这车已经造了 20 万辆,成为 A 级纯电的大爆款。


脖子哥也是身临现场全程参与,这次小鹏带来了不少狠活,有第二代 VLA,有 Robotaxi,全新一代的人形机器人 IRON,以及已经进入试飞阶段的飞行汽车 A868。

小鹏这次是更新了一个大版本,相比之前,第二代 VLA 的能力提升很多。更重要的,VLA 是小鹏一系列产品的基础,可以说它是打开 AI 世界的一把钥匙。

首先,就是即将推出的小路 NGP 功能。
之前我们测智驾,看的要么快速路,要么就是城市道路。不是咱不想测那种犄角旮旯的小路,真的是这种路,人开都难走,要让车子自己开,出错概率太高,蹭了的话我还得掏修车钱呢。。。
但其实生活中,这种路况非常复杂,标识也不规范的小路,还并不少。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和广州的城中村,可都是。

从发布会展示的视频看,这些小三轮、小电驴横穿插缝的,都属于低难度场景了,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一条无名道路开着开着,前面左边摆着两根警示柱,右边挂着半堵墙,这种看起来像断头路的场景,智驾十有八九会撂挑子。
结果小鹏还知道一点点往前试探,判断左右距离是够的之后,再一把过,这个操作确实挺老司机的。




这里说的不是交通规则,而是我们人类开车形成的一种 " 默契 " 规则,VLA 自己领悟出来了。比如有人在前面冲着车子招手,VLA 知道要让车子停下来。

这操作,我看看多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每天都是这么干的。

现在车上用高阶智驾,都是得配合导航才行。但咱就是说,有时候晚上我就想出去兜兜风放松一下,又没想好要去哪。
诶,这时候小鹏这个新功能就能派上用场。
它是一套 Super LCC+ 人机共驾,直线的时候智驾自己开,你想变道就操作一下,之后车子又会继续,主打一个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而且这个功能在国外道路也行,你以后开车出国自驾游没准能用上。

发布会说了,第二代 VLA 在今年底,先锋用户就能用上,明年一季度,小鹏 Ultra 车型会全量推送。大伙儿别急,出来后俺争取先搞一台给大伙儿实测一波。

发布会上,何小鹏宣布大众成为第二代 VLA 的首发客户。同时,小鹏自研的图灵 AI 芯片也获得了大众定点。

这里我就简单解释下。标准的 VLA(Vision-Language-Acition)是通过引入现在流行的语言大模型,来提高智驾的能力。
一般它的步骤是先从视觉信息转化成语言信息,再从语言里告诉机器应该怎么动。这两个步骤里,会涉及到语言的两次转译,这里信息传递难免会有损耗。

而小鹏的第二代 VLA,就是去掉了中间 Language 的这层转译,把视觉和语言作为输入信息,让它直接生成动作,这种方式其实也更符合我们人类的学习行为。
因此,第二代 VLA 的推理效率更高。


小鹏为了做智驾,专门搞了自己的图灵 AI 芯片。

很多车型受限于车端算力,没法本地部署大模型。但小鹏现在算力这富裕的,第二代 VLA 的模型参数量可是主流车型的 10 倍,上车运行也无压力。
加上云端,还有 3 万张卡的超大算力集群,让模型不断迭代。明年的小鹏,计划从 3 万张卡到 5 万,甚至 10 万张卡。

而前面说的,只是第二代 VLA 在智驾上的应用。因为第二代 VLA 泛化能力够强,这一套模型不光可以用在汽车上,还可以用在 Robotaxi、机器人以及飞行汽车上。
这场发布会,何小鹏也是花了几乎一半时间来讲 VLA 在其他设备上的应用。脖子哥也是后知后觉,小鹏已经不单单是一家汽车制造商了,人是要把 AI 玩明白,然后把这项能力复制到其他领域。

整场发布会看下来,能明显感觉到小鹏在 AI 上快速发力。这次掏出来这些新技术,似乎让人感受到自动驾驶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正如小鹏这次科技日的主题:涌现。

而这突如其来的希望,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个问题解决,其他问题都有了思路,这一套 VLA 涌现出的能力,或许能把 Robotaxi、人形机器人那些全打通,所以我们就看到小鹏在 AI 领域超级多的新产品发布。

撰文:白日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