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ZAKER陕西 16小时前

【金融棒棒糖】34 亿子基金仅是开胃:“新秦创原”启动“全域探源”

正式亮相四个月后," 新秦创原 " 拿出了 " 新 " 动作。

11 月 3 日,在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交流会上,揭牌不久的 " 秦创原创投公司 " 不仅拿出了科创母基金首批签约子基金的阶段性成果,更是全面刷新了对秦创原科创服务的纵深迭代。

作为陕西版科创投资平台,两手都要硬的策略自此首度曝光。

01

34 亿:" 头部 " 云集

作为秦创原创投公司的核心抓手之一,百亿科创母是当日大会的亮点之一。面对当日的签约名单,首要印象是巨大的突破。

例如效率上的突破。8 月底科创母基金发布了遴选公告(公示期 1 个月),到今天首批子基金正式签约,满打满算两个月的时间,中间还间隔一个国庆小长假。对比业内平均落地时间,确实相当迅速。

这种高效并非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而是源于团队的高强度投入与流程优化。

得益于母基金团队在流程设计进行前瞻性布局,采用了 " 预筛选、标准前置、并联推进 " 的模式,最终从 71 家报名机构中,筛选出 7 家,接近十分之一的通过率,已足够说明精益求精。

首批 7 家管理人风格特征鲜明,值得逐个解析。

首先来看外埠 4 家。

最引人注意的是 " 央企代表 " 诚通科创基金,系其首次入陕,背靠 " 首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企业 " 中国诚通,管理着 " 全国首批首支中央企业创业投资母基金 "," 首家 " 与 " 首批 " 均指向探索突破之意,基于此对本土项目的挖掘令人期待;

深创投身为业内标杆,累投企业超 1700 家,在 " 投早投小投长期 " 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 " 国家战略导向 + 市场化运作 " 的中国特色风投道路,这次以 " 未来产业 " 命名基金在体系内尚属首次;

背后站着 " 大基金 " 的国家队超越摩尔,锚定半导体全产业链,投资项目超 60 个,已投上市科创板公司包括源杰科技、佰维存储和精进电动等。陕西作为全国半导体重镇之一,随着西安奕材上市和芯业时代 8 寸线等取得重大推进,产业氛围再度蒸腾,时逢 " 大基金 " 操盘手超越摩尔重磅入阵,碰撞效果绝对惊艳。

众投湛卢(三期)的出现,即在意料之中,又超乎想象,因为此前我们相继跟踪其一二期的动作(详见《中兴 3900 万当 LP ,用 10 亿投 " 西安最重要资产 "?》《中兴 " 再布局 ":2 亿加注 " 西安理工男 "》),随着中兴日益重注陕西,西安基地已跻身集团核心产业基地的局面已形成,对存量科研和产业资源的依托发力投资,就为第三期基金运作提供广阔想象。

接下来是本地 3 家。

西高投是本地老牌国企创投机构,近年来对 " 投早投小 " 的倾注日益加码,数据显示近 3 年进一步攀升至 67%,以旗下西北首支 " 小升规 " 科创基金的 " 繁星基金 " 为抓手抢跑本土投早投小,锤炼出独到经验。

鸿德源创和西部优势资本,背后分别站着陕西重点产业链 " 链主 " 陕汽,以及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陕投集团,随着之前自我主导 " 大开大合 " 的产业建设思维逐渐退潮,国企也需借道 " 资本手段 " 切入培育战新领域和延链补链,质子汽车的快速成长即为典型。这次两支基金入选,暗含秦创原创投公司团队对国资国企 " 引领产业 " 和 " 投早投小 " 的刻意引导,以便更快跨入新阶段。

总之,此次签约的 7 只基金都将主要投向 A+ 轮之前,充分贯彻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秦创原初心。

02

龙头云集:产业 " 提级 "

会议的另一大亮点—— " 秦创原应用场景特聘专家与投资行业顾问 " 签约环节,同样引人注目。

从签约阵容上看,已涵盖多个维度。具体包括中航工业、中国兵器、陕煤、法士特等 9 家国字头产业龙头企业;斯瑞新材(688102)、航发动力(600893)、三角防务(300775)等 8 家上市公司;以及华西慧创微电子、西北有色研究院等研发机构。

这个名单中,华西慧创微电子引人瞩目。

这是 2024 年末由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主导成立的研究院,实质上 "1 个民营研究院串起 3 家顶级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邮电大学),打破了传统 " 单一公司联动单一高校 " 的旧模式,并致力于化解 " 大型机构普遍撒网 "、" 小机构选择赌一把 " 的投资痛点,化解 " 多方技术陷入合成谬误 " 的集成难点。(详见《破解 " 门派之见 ":陕西三项改革重大进阶》)

吸纳所有敢于创新的力量,这是秦创原创投公司跨出的重大探索。

签约的人物也值得重点关注。

特聘专家多来自企业技术一线。例如中航工业首席专家岳亚洲,兼任航空工业自控所副总工程师,研究方向覆盖量子传感、惯性传感器等,发表 SCI、EI 论文 40 余篇,获授权专利 50 余项,科研实力突出;此外,中国兵器、法士特、陕煤等企业的科技部长或主管也出现在签约名单中。

投行顾问则主要是陕西产业投资领域的 " 大咖 "。例如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严建亚,其在创投领域的活动相当频繁,已组建三元航科(持股 33.98%)、三元航科成长基金(持股 85.37%)等,投资了华鹰航空、天成航材等企业;再如李泽新掌舵的西测测试(301306),出资 5150 万元出资玖沣资本与陕投基金。(详见《GVC" 一股不减 ":携手诺瓦直指 " 中国版 Space X"》)

这些举措再次传递出 " 在转化中追求产业优先 " 的信号,因为秦创原创投公司已深刻认识到:教授创业的一大难点在于跨越技术与产业之间的鸿沟——缺乏实际应用场景。故此,秦创原创投公司将 " 钥匙 " 对准了由产业方指引科研成果的 " 锁孔 ",即由市场化力量引导双向融合。

在金融棒棒糖看来,引入 " 产业优先 " 思路是目前 " 新秦创原 " 最大的变化之一,不再盲目追求撒胡椒面,而是在做实耐心资本之余,致力于打造成果持有方与成果转化方的耐心环境,将一切催化剂摆在 " 市场指挥棒 " 之下,久久为功的意图就此萌发。

03

秦创原 2.0:全域 " 探源 "

与百亿母基金同行,构建 " 陕西科创金融大生态 " 是秦创原创投公司的另一项核心抓手,这个志在联动高校、地市、国资,创投机构、金融机构的大计划之下,秦创原创投公司选择了 " 最辛苦却最有效 " 的突破点—— " 从源头上抓上每一个星星之火 "。

其核心战法是——按科研投入强度获取量实施分类协助,最终实现全域覆盖。

众所周知,仅以高校为例,尽管 " 三项改革 " 的氛围已初步形成,但受限于诸多原因,各高校进展差异显著。西交大和西工大等高校已走在前面,不仅建立了自有资产管理公司,也构建起内部支撑体系。然而,还有许多高校仍处于默默耕耘的状态,转化能力尚未充分激活。如果将视野放大到全社会层面,更多新型研发组织、民营企业自有研究体系,还脱离在创投资本关注之外,其信号更难反馈到母基金领域。

面对这一现状,全域探源自此启动。

第一步:以 " 扫描机制 " 拿到 " 科研投入强度大数据 "。即所有拿到省市区科研经费的主体都要成为 " 入表项目 ",这就意味着其工作团队要对接科技、教育、发改、工信、国资等诸多主体,从源头上锁定第一缕阳光。

第二步:以 " 筛选机制 " 确定 " 科研主体大分类 "。即按所获资金体量、技术领先程度等不同指标对 " 入表项目 " 进行分类,其间会将 " 早期项目 " 排入优先级。此一过程会引入 多部门、各层级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共议的决策体系。

第三步:以 " 产品机制 " 实施 " 金融服务大升级 "。即针对不同项目提供不同产品及服务,例如前 20% 的 " 入表项目 " 有望获得母基金推动的股权投资,30 —— 50% 的 " 入表项目 " 可享受综合金融服务,其余则可以获得联络员的紧密联动,后续一旦有革新,所配服务即刻升格。

第四步:以 " 活动机制 " 推进 " 创新主体大扩容 "。即通过路演日、创投日等地面活动持续扫除盲点,覆盖新兴点,最终做到 " 没有一个遗漏项 "。

面对这一规划,我们最清晰的感受是:信息畅通与利益共享将成为上述机制的核心,其间科创母在事实会扮演灵魂角色,在 " 项目池 " 与 " 资金池 " 间推进双向盘整,共同奔流进 " 陕西科创大生态 ",从而在科创主体与创投机制之间,达到永续的正循环。

在当日现场,为了强化 " 全域金融服务 " 的支撑,秦创原创投公司分别与多家机构签订协议,已经初步显示出 " 产品机制 " 的雏形。

项目早期初创阶段:携手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升级推出 " 秦创人才贷 2.0"。该产品较此前覆盖人才范围更广,且在授信条件与利率上进行调整,使其更贴合陕西的科创生态。

项目早期的中试阶段:联合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创新 " 中试贷+中试险 " 组合产品,该产品采用 " 银行信用贷款 + 保险风险分担 " 双轨模式,既可以精准匹配企业中试阶段的资金需求,亦可以通过保险产品覆盖中试阶段关键风险保障。

项目的成长阶段:联合人保财险、招商银行,试点推出 " 投贷保 " 综合服务。其中包括对企业研发成果的保护,以及可以凭借 " 研发保单 " 提升银行授信额度。试点过程中已经有企业通过该模式获得 3000 万元纯信用贷款,利率低至 2.4%。

数据要素保障阶段:联合人保财险与陕西丝路数据交易中心,推出 " 秦数保 "。该产品通过双层保障机制,为企业的数据交易构建 " 保险托底线 ",降低数据流通合规成本。

以上四类产品仅是秦创原科技金融产品矩阵的一部分。目前,秦创原创投公司已上线 89 项金融产品,包括 62 项科技信贷、16 项科技保险、11 项科技担保,并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 4 款专项产品,实现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覆盖。

纵观秦创原剧变的四个月,金融棒棒糖最深的感受是:" 产业优先 " 已成为 " 新秦创原 " 的鲜明标签,一个陕西版科创投资平台正加速跃升。更重要的是,围绕 " 数据、分类、升级、扩容 " 的机制创新,势将成为 " 新秦创原 " 最新出发的坚定基石。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