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星河商业观察 12小时前

美团融资 30 亿美元,第三季度预计血亏 200 亿

面对阿里、京东等竞争对手的猛烈进攻,美团通过史上最大规模债券发行。

2025 年 10 月 27 日美团宣布,计划发行总额约 30 亿美元的双币种债券,包括 20 亿美元票据及等值 10 亿美元的离岸人民币票据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两大目的:为现有境外债务进行再融资以及满足一般公司运营需求。数据显示,美团有一笔利率为 2.125% 的 7.5 亿美元债券已于 10 月 28 日到期。在偿还这笔到期债务后,美团下一笔主要的离岸常规债券将于 2028 年才到期。

业界普遍认为,此笔融资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缓解外卖大战的竞争压力,一个是为了新兴业务筹集资源。

2025 年初,京东作为外卖行业的新入局者,以 "0 佣金 + 百亿补贴 + 骑手社保 " 的策略强势入场,打破了美团与饿了么长期形成的双雄对峙格局。

2 月,京东开启外卖业务,推出包括招聘全职骑手并为其缴纳 " 五险一金 "、仅限堂食餐厅入驻平台、为入驻餐厅提供 " 全年免租金 " 服务等一系列举措。随后阿里在 4 月底整合饿了么供给,升级推出 " 淘宝闪购 " 并置于 App 首页一级入口,正式加入战局。

这场大战的战场远不止外卖。进入 9 月,阿里、美团和京东的 " 硬折扣 " 商超争夺战进入加速模式。

8 月 29 日,美团旗下聚焦硬折扣赛道的 " 快乐猴 " 超市首店在杭州开业。同一天,盒马旗下的社区商业 " 盒马 NB" 正式更名为 " 超盒算 NB",并在江浙沪 10 城集体亮相。京东在硬折扣商超布局方面也毫不逊色,继 8 月 16 日在河北涿州市开启首店后,8 月 30 日在江苏宿迁再下一城,4 家新店同步开门。

除到家业务外,美团的到店业务也面临新的挑战。9 月 10 日,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 " 高德扫街榜 ",并启动 " 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发放超 10 亿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直接瞄准美团的到店业务。

即时零售、硬折扣超市、本地生活服务,美团的战线正在不断延长。曾经凭借外卖业务建立起护城河的美团,如今在多个战场面对阿里和京东的夹击。

在行业大佬的围剿下,美团似乎快 " 撑不住 " 了。

美团 CEO 王兴在 2025 年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直言:" 我们坚决反对内卷 "。能让曾经从千团大战杀出来的老兵说出这样的话,那美团究竟被迫亏了多少呢?

8 月 27 日美团发布的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该季度美团实现营收 918.4 亿元,同比增长 11.7%,但经调整净利润仅为 14.9 亿元,同比暴跌 89%。更为惨淡的是,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经营利润同比骤降 75.6%,从去年同期的 152 亿元锐减至 37 亿元。这一板块的经营利润率从 25.1% 下降至 5.7%,下降了近 20 个百分点。

截至 2025 年 10 月下旬,美团尚未发布三季度正式财报,但市场预期其亏损幅度将进一步扩大。野村证券在 9 月份的预测中估计,美团外卖业务在第三季度可能亏损 188 亿元,相当于每单亏损 2.71 元。汇丰银行在 10 月的预测更为悲观,预计美团外卖业务经营亏损将达到 200 亿元。

全力围剿美团的阿里损失更加严重,据雷峰网了解,阿里投资指引会透露,2025 年三季度外卖业务亏损预估在 350 亿元到 400 亿元之间,与摩根大通等投行的预测相似。京东则在单季度亏损 150 亿元,率先退出外卖上的高额补贴。

美团盈利的亏损直接反映在其股价上。

2025 年以来,美团股价已下跌约三分之一,市值蒸发超过 3000 亿港元。特别是在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美团股价单日大跌超过 10%,跌破 100 港元关口。市场对美团三季度业绩的悲观预期可能进一步对股价形成压力。不过,有分析认为这或意味着利空出尽。汇丰银行指出,美团外卖业务亏损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见顶,第四季度会显著收窄。

除了 " 烧钱 " 补贴骑手和用户,美团开始布局 AI 技术。

10 月 27 日美团正式发布并开源了其视频生成模型 LongCat-Video。该模型基于 Diffusion Transformer 统一架构,能够处理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和视频续写三大核心任务,其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原生视频续写预训练,可稳定生成长达 5 分钟且保持时序一致性与运动合理性的高质量长视频。通过采用 " 粗到精生成策略 " 与 " 稀疏注意力 " 等优化技术,其视频推理效率提升了至 10.1 倍。

美团第三季度会如市场预期一样亏损这么多吗?

来源:星河商业观察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