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乐居财经 45分钟前

物企总裁再就业

文 / 乐居财经 徐酒眠

告别,来得几乎毫无征兆。

国庆小长假刚结束后,10 月 10 日,大商股份(600694.HK)一纸公告宣布陈德力已提交辞呈,后者 " 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履职 ",申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CEO 及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内一切职务,后续将不在公司其他岗位任职。

很突然。这距离大商股份在第十二届董事会换届上续聘陈德力还不到两个月,距离原定到任期届满尚余近三年。

陈德力匆匆而别,大商股份迅速安排了副董事长闫莉临时履行董事长职责,全面负责董事会事务;总经理庞华暂代 CEO 职务,主持公司经营管理活动;并表示将尽快 " 完成第十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补选工作 "。

但与大商分手后,陈德力的下一站又将在何处?

突发离职

去年 11 月 1 日,陈德力辞任宝龙地产(01238.HK)联席总裁及宝龙商业(09909.HK)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当月底,就有市场消息传出其已确认入职大商集团。

传闻很快被坐实。

2024 年 12 月 3 日,大商股份发布关于聘任总经理、选举副董事长及补选董事的公告,官宣陈德力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 ( CEO ) 。二十天后,2024 年 12 月 23 日,大商股份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陈德力被举荐为董事长。

" 公司基于战略发展选择 ",大商股份向陈德力抛出橄榄枝,无疑是看中其在商业地产的经验和对消费趋势的深刻洞察,并对其带来新的活力和动能寄予厚望。外界也如此,普遍认为这家老牌百货巨头终于找到了转型的 " 金钥匙 "。

供职宝龙那几年,陈德力一手股权激励,一手高额年薪,曾连续三年蝉联上市物企高管薪酬榜榜首。

加盟大商股份,陈德力的年薪尚未有完整披露。

但今年 4 月,大商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单独授予陈德力 310 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 13.03 元,较股权激励发布前一日的收盘价 25.92 元 / 股,基本打了对折。按当时市价计算,这份股权价值超过 8000 万元。

紧随 6 月因红股派送,陈德力的这份股权红包增至 341 万股。但紧随其此番匆匆离职,将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

大商股份披露,陈德力持有的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计 341.00 万股,将由公司回购注销,回购价格 10.936363 元 / 股 ( 调整后 ) ,总回购价款约 3729.30 万元。

28 年七站

在公开资料中,大商股份是陈德力的第七任东家,也是其目前职业生涯中最为短暂的一程。

从正式被推举未大商股份掌门人到官宣离场,陈德力在这页履历上的时间进度条,还没有拉满 10 个月。

从 1997 年开始,陈德力先后在新加坡谊来集团武汉公司(4 年)、四川华立集团舜苑商业地产公司(4 年 )、新加坡嘉德置地凯德商用中国区域(4 年)、万达商业地产(6 年)、新城控股(3 年 )、宝龙商业(4 年 )等公司担任要职。

陈德力与大商 " 闪离 ",官方给出了 " 个人原因 " 的模糊说辞,而外界对背后深层原因的猜测和联想并未停止:业绩压力,战略分歧、管理理念不合……但无论如何,这场分手都给双方留足了体面。

而大商之后,陈德力的下一站有将落在哪里?

过去几十年的奋斗,积累下的财富当然可以毫无压力地选择提前退休。但出生于 1974 年 8 月,陈德力才满 51 岁。刚过天命之年,在职业经理人群体中,这正是闯的年纪。

有行业观察者推测,陈德力再就业的选择,应该还是会在经验丰富且擅长商管领域。

沿着这个方向走,老东家凯德、万达、新城、宝龙不太可能回去;龙湖、华润目前相关岗位并没有空缺,去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招商、越秀、金茂等国企的用人偏好,也主要还是从内部提拔。

另谋东家、创业、转行,抑或是轻松一点去做顾问,凭着过往积淀的履历、资源与人脉,陈德力应该不难再启职业生涯。但外界更期待的是,他能否再谱写下一个履历高光。

再就业考题

陈德力与大商短暂结缘,事实上也是物企总裁们的缩影——行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高管流动愈发频繁,职业经理人很难再从一而终。

再就业,俨然也成为一些曾身居高位、年薪百万的物业总裁们面临的考题。

在陈德力 " 失业 " 的另一边,上个月刚从合景悠活(03913.HK)CEO 职位上离任的王中琦找到了新东家,有消息称其已转投郭广昌麾下,正式出任高地(复悦生活)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公司运营及战略落地。

对比而言,无论是从公司体量,还是平台层级来看,王中琦的转身都是一次 " 降维 " 选择。

但这也并非个例。

退任碧桂园服务 ( 06098.HK ) 总裁一年多后,被看作国内物管行业 " 教父级 " 人物的李长江,也在今年初选择重新出山,转投到侨银股份(002973.SZ),给后辈夏冠明当部下,出任高级副总裁(M11)兼物业公司董事长、总裁。

百亿物企绿城服务(02869.HK)前总裁吴志华,在行业消声许久了,今年 6 月中旬,他 " 空降 " 年营收 4 亿出头的众安智慧生活(02271.HK),出任非执行董事。

行业深度调整的周期,能够向上晋升的物业总裁并不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几年上市物企对一二把手进行调整,大多偏向由关联地产方派人补位。

王建辉算是少有的例子之一,其去年下半年辞任合景悠活首席执行官后,火速入职了国资物企越秀服务(06626.HK),且出任行政总裁。

转身创业,也是职业经理人的常见选择。比如,荣万家原副总孟庆斌离职后创立了社区市集平台,世茂服务前总裁叶明杰则选择通过碧巢智联探索智慧物业。

但从头开始不容易,创业从来九死一生,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自己当老板的决心和过硬实力,创业充满考验。

铁打的物企,流水的高管。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物企总裁就业也难。

比如,杨光在今年初辞任了众安智慧生活总裁,而市场至今未有其新动态流出。再比如刘勇罡,其今年 2 月加盟瑞森生活服务出任总裁,但签订的劳动合同初始期限为 1 年。

向上、合适、高薪、稳定,总要有取舍。

乐居财经

乐居财经

速度·角度·深度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