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早知道 59分钟前

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到 205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0 万亿美元(解读)

今日热门

从短线炒作维度来看,虽然今日涨跌个股家数仅 50 余只,但连板股晋级率高达六成。其中芯片股盈新发展一字涨停晋级 6 连板,世龙实业连板成功斩获 5 连板。此外神开股份上演地天板,平潭发展也录得 7 天 5 板。虽然近期市场热点在盘中快速轮动,但各大题材核心高标的始终维持着资金正反馈,应对上还以聚焦为主。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均涨超 1%,沪指逼近 4000 点整数关口。量能也如期进一步放大,整体而言目前市场仍处于 " 价涨量增 " 的良性结构之中,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见顶信号,故只要短线不将 5 日线有效跌破,后续便仍具进一步冲高之动能。不过需注意的是,科技成长股依旧是本轮反弹行情的领涨主线。

但在连续快速上涨后,算力硬件、存储芯片等相关核心标的均已来至高位,后市是否存在足够的资金接力依旧关键。一旦在高位放量分歧,对于短线情绪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拖累。另外随着 10 月进入尾声阶段,各大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将于本周密集披露,故后续在个股或者行业的选择上,仍需警惕业绩暴雷风险。

【明日主题前瞻】

【今日导读】

> 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到 205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0 万亿美元

> 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 我国在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

> 我国风光发电十年来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

> 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

> 机构称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

【主题详情】

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到 205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0 万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美国核聚变能源开发商 HelionEnergy 近日正式获得华盛顿州奇兰县(ChelanCounty)颁发的有条件使用许可(ConditionalUsePermit,CUP),为其位于华盛顿州马拉加的 "Orion" 的聚变发电机厂房获取后续许可及开展建设扫清了障碍。

全球核聚变竞赛正持续升温。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40 万亿美元。长江证券研报指出,核聚变新路线受到关注,电源价值量进一步提升。托卡马克装置是主流选择,而投资体量巨大;惯性约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存在较大的能量损耗;基于成本和可行性考量,市场会逐步关注更低成本以及更高可行性的技术路线。场反位形属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新路径,具有投资成本低和建设周期短的优势,装置参数实现了快速迭代。混合堆是融合裂变和聚变优势的新方向,规避了聚变堆的技术难点,并且比裂变堆更清洁环保。对于以上两种技术路线,电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建议关注电源、电容、开关等环节的投资机会。

上市公司中,旭光电子与国内多个核聚变项目均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涵盖托卡马克装置、直线型场反位形 ( FRC ) 装置以及惯性约束混合堆装置等项目。在核聚变装置的快控开关领域,公司适配产品除基于真空技术的脉冲功率器件(真空触发管、伪火花放电管等)之外,还有大功率发射管和失超保护开关等产品。新风光正在积极参与可控核聚变的电源项目,并与相关科研机构及项目公司保持密切联系。

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

最近,Neuralink 公布了第八位受试者——渐冻症(ALS)患者尼克 · 雷(Nick Wray)的术后近况。在一段在线发布的演示视频中,植入脑机芯片的尼克仅凭 " 意念 ",就能操控机械臂完成自主饮水等日常动作。从 2024 年 1 月首例患者植入,截至今年 9 月,Neuralink 已为全球 12 名患者成功植入其 N1 芯片。这些患者大多因脊髓损伤或渐冻症而丧失语言或行动能力,而脑机接口技术正为他们开启一扇 " 重生之门 "。

脑机接口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上游(材料、芯片、电极等)、中游(信号采集感知处理等)、下游(医疗健康、生活消费、工业生产等)等多个环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和商业化应用,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 precedenceresearch,2024 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为 26.2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29.4 亿美元,到 2034 年有望增长至 124 亿美元。

上市公司中,创新医疗子公司博灵脑机医用版产品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测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了 100 多例患者的测试。盈趣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中,公司主要与厦门北洋瑞恒智慧健康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医学部及海河实验室等机构开展合作,研发脑电波监测感应头带硬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脑机疲劳驾驶监测方案、脑机睡眠增强方案等产品,硬件应用领域广泛。三博脑科下属院区福建三博此前完成一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这一成果展示了我国在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标志着我国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精准控制、神经重建和智能康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我国在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

据媒体报道,光刻技术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团队及合作者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光刻胶分子在液相环境中的微观三维结构、界面分布与缠结行为,指导开发出可显著减少光刻缺陷的产业化方案。相关论文近日刊发于《自然 · 通讯》。

据锐观产业研究院报告,预计 2025 年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 123 亿元。申港证券认为,光刻是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工艺,耗时占 IC 制造 50% 左右,成本约占 IC 生产成本的 1/3。光刻胶是光刻过程最重要的耗材,光刻胶的质量对光刻工艺有着重要影响。从需求端来看,半导体光刻胶的技术壁垒最高。

公司方面,凯美特气的光刻气产品已获得 ASML 子公司 Cymer 及 GIGAPHOTON 等光刻机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已获得 Coherent(相干)认证。中巨芯的半导体材料主要包括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及先进封装领域的光刻胶及湿制程电子化学品如显影液、蚀刻液、剥离液、电镀液等。

我国风光发电十年来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

据媒体报道,记者 24 日从 2025 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获悉,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近十年来风电及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规模先后突破 1 亿、2 亿、3 亿千瓦关口,风光装机目前占全球总装机近一半,新增装机占全球六成,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 60% 左右。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10 月 20 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全球 1000 多家风能企业的代表联合发布《风能北京宣言 2.0》 ( 《宣言 2.0》 ) ,目标 " 十五五 "/" 十六五 " 国内风电年均新增装机不低于 120/140GW,夯实产业发展信心。看好在需求增长叠加风机涨价的行业大 beta 下,风电产业链进入量利修复通道,建议关注头部风机厂与海风 & 海外条线。

公司方面,新强联在风电领域的产品,属于风电装备制造产品,下游客户主要是以风电整机厂商为主。目前公司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2025 年在手订单充足,且已经具备大兆瓦风电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的批量供货能力。威力传动深耕精密传动领域二十余年,自主研制多种型号风电偏航减速器、风电变桨减速器、风电增速器产品,能够适应不同风力资源和环境条件,连续多年在国内风电减速器市场中占据前列位置。

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

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 02 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603 次飞行。此外,近日星河动力在北京证监局获上市辅导备案登记,目前公司拟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今年以来,包括星河动力、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在内等 5 家头部商业火箭企业密集开启上市进程。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快速提高,2018-2024 年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从 39 次快速提升至 68 次。民生证券军工团队认为,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正持续清晰,在制造端,技术革新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在发射端,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

上市公司中,理工导航的主营业务是从事惯性导航系统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 5 月首次和国内某商业航天企业签订惯导系统配套合同。超捷股份火箭箭体结构件可回收部件修复属于公司商业航天业务方向之一,公司箭体结构件制造相关技术可以应用于火箭可回收部件修复。

机构称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

行业媒体报道,近日,又有两家中国储能企业签下海外储能订单,合计规模达 1.6GWh。近日,海辰储能与欧洲知名光伏及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Energy3000 达成 1GWh 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海辰储能将在未来三年为其持续供应高性能储能系统,包括工商业储能一体柜、直流柜以及集装箱系统等适配工商业储能场景的解决方案。此外,阳光电源日本公司已与 HexaEnergy 签署 PowerTitan2.0 储能系统供货合同。根据协议,阳光电源将为 HexaEnergy 的四个特高压储能项目提供总计约 600MWh 的储能设备。供货范围包括 PCS 和电池储能系统,预计将于 2026 年完成交付。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上调明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至翻倍:(1)招标景气上行(2)社会资本投资积极(3)经济性提升多省成为投资富矿。因此,在旺盛的需求下,明年锂电池总需求有望超过 2700GWh,同比增速 30% 以上,多个环节均可能出现短缺。此外,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龙头企业已有大量订单。东吴证券表示,独立储能接力新能源配储,容量电价政策陆续配套出台,国内储能有望实现强劲增长。25 年 1-9 月国内储能招标 102GWh,同比增长 30%,招标景气度旺盛。9 月伴随电芯供需紧缺,储能设备顺价传导,中标价已筑底反弹。

上市公司中,派能科技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提供商,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海外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在欧洲、澳洲、北美等地设立了经营实体和生产基地。立讯精密自有研发团队与全球头部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建立多个研发实验室,在快速掌握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和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储能等相关清洁技术行业机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司在精密制造实践上的深入理解,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全面赋能,实现对新材料、新工艺、新制程的联合创新,并快速落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湖南裕能磷酸铁锂产品可以用作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国内许多储能电池生产厂商是公司的下游客户。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财联社早知道

财联社早知道

准确、快速、权威、专业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