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方网 16小时前

于方寸之地守万家洁净 以平凡岗位暖一城民心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和平区环境卫生管理清除队副队长杨颖,有个特别的称号—— " 城市公厕大管家 "。三十六年如一日,她守着这个最平凡、最辛苦的岗位,用汗水和真情擦亮城市的 " 特殊窗口 ",把方寸之地打造成服务民生的 " 暖心站 "。对她而言,每一座洁净的公厕都是献给城市的深情,市民的舒心笑容就是对她坚守的最高礼赞。

1989 年,年轻的杨颖选择了环卫工作,从此便与公厕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旁人看来,这份工作或许难登大雅之堂,但她却常说:" 公厕是城市的脸面,更是民生的镜子。把它打理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才会更实在。" 正是怀着这份朴素的信念,她不嫌脏、不怕累,从青丝到白发,用双手守护着城市的 " 特殊窗口 "。

和平区部分老旧公厕设施陈旧、功能单一,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杨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下定决心,要把公厕改造作为民生实事来抓。那段时间,她成了 " 现场办公 " 的常客,带着一个本子、一支笔,一座公厕一座公厕地跑,认真记录每个细节,耐心倾听市民心声。" 老人家腿脚不便,得加个扶手 "" 带孩子的妈妈需要个能换尿布的地方 " ……这些来自群众的 " 声音 ",都成了她改造方案中最核心的考量。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兰州道公厕等 13 座老旧公厕焕发新颜,五大道公园等地新建起 3 座现代化公厕。改造后的公厕,不仅有了智能设备、无障碍设施,还贴心地增设了母婴护理台。更让人惊喜的是,部分公厕还融入了文化元素,张贴着和平区的历史风貌照片。昔日的 " 尴尬地 ",如今成了彰显城市温度的 " 暖心站 "。

每次重大活动,都是对公厕保障能力的严峻考验。海棠花节期间,五大道游人如织,公厕压力骤增。杨颖未雨绸缪,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部署,不仅对周边 9 座公厕进行 " 地毯式 " 排查,还科学增设临时公厕,积极协调 40 余家机关商户开放内部卫生间。她说:" 不能让游客因为如厕难,坏了赏花的好心情。"

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杨颖更是以岗为家,7 × 24 小时随时待命。她牵头组建巡查小组,对 59 座公厕实行 " 分片核验 ",确保万无一失。当峰会新闻中心周边公厕不足时,她连夜协调调度,全程紧盯天津市首辆汽车公厕的安装调试,从深夜忙到清晨,直至公厕正常运行。那一夜,她几乎通宵工作,而她疲惫的脸上,却写满了欣慰。

在同事眼中,杨颖不仅是领导,更是贴心的 " 大家长 "。她总说:" 保洁员们最辛苦,我们要多关心他们。" 夏日里,她早早备好防暑药品;冬日里,她叮嘱大家注意保暖。公厕休息室里,空调、饮水机、储物柜一应俱全。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整个团队凝聚成了温暖的大家庭。

天有不测风云。2023 年,杨颖的爱人突发疾病不幸离世。这个打击几乎将她击垮,但令人敬佩的是,她没有因此耽误一天工作。擦干眼泪,她又回到了熟悉的岗位上。有人说她太坚强,而她心里记挂的是:" 这里需要我,市民需要我。"

三十余载春秋,杨颖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份 " 不起眼 " 的事业。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用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把公厕这件 " 小事 ",做成了温暖整座城市的大文章。(津云新闻编辑王钰晨)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