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科创板日报 22分钟前

八马茶业通过港交所聆讯,刘永好将收获一个茶叶 IPO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 2025 年 3 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 "IPO 直通车 " 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 IPO 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 " 直通车 ",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 IPO 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 直通车 " 将是您洞悉 IPO 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10 月 14 日讯(记者 徐赐豪),继澜沧古茶后,港交所或又将迎来一家茶叶企业。

据港交所官网披露,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10 月 12 日递交聆讯后资料集,意味着该公司港交所 IPO 通过聆讯,迈出冲击 IPO 上市的关键一步,或将在不久登陆港交所。

媒体记者 " 下海 " 创业,今年上半年营收 10.63 亿

八马茶业创始人是王氏三兄弟,分别为王文彬、王文礼、王文超,据官网介绍,三兄弟来自铁观音世家。

其中,八马茶业董事长、创办人之一王文礼,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深圳一家报社记者。不过这份工作王文礼做了不到一年就选择投身 " 商海 "。

1993 年,王文礼办起了安溪西坪溪源茶厂,从本家的铁观音入手,开始了创业之路。为了开拓深圳市场,他们在 1997 年成立深圳溪源茶叶,并开出第一家茶叶店,并确立了通过连锁店销售茶叶产品的商业模式。次年,公司更名八马茶业。

初期主要靠销售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八马茶业,在 2008 年推出传统浓香型铁观音 " 赛珍珠 ",此后便迅速成为铁观音茶叶的知名品牌。如今,八马茶业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等及茶具、茶食品等相关产品。

门店数量方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八马茶叶包括直营店及加盟店在内有 3633 家。其中加盟店为 3392 家,占比高达 93.37%。

相应地,八马茶业的主要营收也来自于加盟商。根据招股书,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以及 2025 年前 6 个月,八马茶业向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 50% 上下。

财务表现上,八马茶业曾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2022 年至 2024 年,营收从 18.18 亿元增至 21.43 亿元,毛利从 9.7 亿元升至 11.79 亿元,经营利润与期内利润同步攀升,分别达 3.18 亿元、2.24 亿元。但 2025 年上半年遭遇短期调整,营收 10.63 亿元同比下降 4.2%,毛利 5.88 亿元同比降 3.8%,毛利率微降至 55.2%;经营利润与期内利润降幅更为显著,分别达 17.73%、17.8%,盈利压力凸显。

从区域市场看,华东市场是八马茶业的重点区域。2025 年上半年,按照线下渠道销售产品产生的收入计,华东区域录得收入 3.06 亿元,占比 44.8%。其次是华南、 华北区域,收入分别为 1.9 亿元、1.38 亿元,分别占比 19.0% 和 13.8%。这 3 大区域也是公司门店的集中区,截至今年 6 月,华东、华南及华北门店分别为 1295 家、524 家和 629 家,合计占比 68.28%。

福建资本圈和刘永好 IPO 前突击入股

八马茶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本的持续助力。

招股书显示,自创立以来,八马茶叶获得多轮融资,IDG 资本、天图资本、壹叁资本、新希望集团等知名机构先后入局,股东架构随发展阶段逐步调整。

2012 年,八马茶业迎来首轮重要外部融资。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天图兴华、南海成长精选(天津)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天矶星投资,分别以 7280 万元、3494.4 万元、3057.6 万元和 728 万元认购公司股份,对应持股比例为 10%、4.8%、4.2% 和 1%。

这轮融资背后,是多家头部资本的身影 —— 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由 IDG 资本实际主导,南海成长精选基金隶属于同创伟业,天图兴华则是天图资本旗下主体。

2015 年 11 月 24 日,八马茶业正式获准在新三板挂牌交易。不过,随着行业环境与自身战略调整,公司结合当时整体经济形势和经营情况,决定推进长期战略规划调整并探索其他融资举措,股东最终决议于 2018 年 4 月自愿从新三板摘牌,结束了这段资本市场的 " 过渡之旅 "。

摘牌后,八马茶业的股权交易仍在持续。2019 年,北京和谐成长投资中心(IDG 资本关联方)以每股 9.7 元的价格,向 IDG 资本旗下另一关联企业天津长峰转让 750 万股。仅一年后,天津长峰便以每股 27.6 元的价格,向壹叁资本旗下静远壹叁转让 228 万股,交易总价值达 6300 万元。此次转让中,每股交易价格较此前转让价格上涨近 3 倍,这也意味着,IDG 资本通过老股转让收回了部分投资款。

在冲击港股 IPO 前夕,八马茶业的股东阵营再添福建本土资本与新希望集团。

招股书披露,2024 年 9 月,八马茶叶董事王文斌配偶陈静雅以每股 30.3 元的价格,向成都新津昇望交子新消费股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 " 成都新津 ")转让 228 万股,总代价 6900 万元;同年 11 月,陈静雅又以相同价格,分别向泉州百应、晋江百应成转让 198.26 万股、147.94 万股,对应总代价 6000 万元、4477 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股东与八马茶业渊源深厚。泉州百应的主要股东为福建七匹狼集团(持股 95%)和七匹狼控股集团(持股 5%),晋江百应成则由周士渊间接持股 1.9%,而周士渊既是七匹狼创始人周永伟之子,也是八马茶业王文彬的女婿。福建资本的入局进一步巩固了八马茶业的区域资源优势。

此外,成都新津背后是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集团。按每股 30.3 元的转让价格计算,此时八马茶业的估值已达 23.03 亿元。

从招股书披露的港股上市前股东架构来看,创始人团队王文彬及其兄弟王文礼分别持股 25.38% 和 20.38%;机构股东中,天津长峰(IDG 资本关联方)持股 6.87%,天图兴华持股 4.74%,成都新津(新希望集团关联方)持股 3.00%;福建七匹狼及其关联人士旗下的泉州百应、晋江百应成分别持有 2.61% 和 1.95% 股份;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也以 1.07% 的持股比例位列股东名单。

茶企为何上市难?

在转道港股前,八马茶业曾在 2021 年 4 月向深交所申请于创业板上市,不过在 2022 年 5 月撤回了上市申请。同年 8 月,八马茶业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后于该年 11 月接获中国证监会的一轮问询,并于 12 月回复有关问询;但到了 2023 年 9 月,八马茶业再次撤回上市申请。

2025 年 1 月,八马茶业正式向港交所发起冲刺。不过,由于递表六个月内未通过聆讯,根据港交所相关规定,八马茶业的招股书一度自动失效。而后,八马茶业通过更新招股书,再次 " 激活 " 上市程序。

实际上,茶行业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在福建茶企天福于 2011 年成功登陆港股后,虽然福建的安溪铁观音、华祥苑,河南的信阳毛尖集团,四川竹叶青茶业都曾冲击 A 股,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 2023 年 12 月,才有云南茶企澜沧古茶成功登陆港交所。

" 普洱茶第一股 " 澜沧古茶最新的财报显示,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1.195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 1.951 亿元同比下降 38.75%。,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亏损 2890 万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 510 万元。

截至 13 日收盘,澜沧古茶报收 3.04 港元 / 股,相较于发行价 10.7 港元 / 股,已跌去 71.59%,当前公司总市值仅为 4.56 亿港元。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八马茶业前期上市的波折反映出茶企标准化和盈利模式难以匹配 A 股严苛要求,那么其港股上市在估值方面或同样面临挑战。与新茶饮行业不同,传统茶叶行业缺乏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在港股的整体估值是偏低的。

而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新消费日报《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将为八马茶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通过上市,八马茶业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推动其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不过江瀚同时指出,八马茶业的快速扩张为其带来了规模效应,但同时也埋下了品控管理的隐患。加盟模式虽然有助于快速拓展市场,但总部对加盟商的管控不足可能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因此,如何在保持快速扩张的同时加强品控管理,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

上交所科创板电报,股市行情报道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