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车企都在学习丰田,并且希望成为丰田?这次,我们走进了雷克萨斯位于日本九州和田原的两座工厂,一起来看看在如今的时代,匠人精神对汽车制造到底有哪些意义?本期节目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九州工厂
对人的精益化改造
雷克萨斯九州工厂的开放体验区,这个地方可以通过官方渠道预约参观,你可以体验到很多九州工厂培训产线工人的一些小环节,比如要在 90 秒内,用非惯用手折一只折纸猫;用肉眼鉴定汽车覆盖件的公差是否符合标准;给三十几个颜色相近的色块,按照颜色排序,不能出错。没有练习过的话,真的很难一次性通过。
在制造业,有个传统的思维惯性,就是希望通过对于设备的精益化改造,来提升效率以及提升质量。但这个思路并不完全适用于九州工厂,因为九州工厂由三个工厂组成,最早的宫田工厂,在 1992 年就开始运营了,三十多年的生产历史,让有些设备的升级,会受到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鼓励 " 拉线 "
的雷克萨斯工厂
有在汽车工厂生产线工作过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一个说法,叫做 " 拉线 ",就是生产线的每个工位,都设有一个安全拉绳或者按钮,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人就可以立即拉动绳子来报警或者暂停生产线。
而在九州工厂,丰田居然是鼓励产线上的员工拉线的。在质量管理这个领域有一句话,叫做 "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丰田鼓励员工这样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看到的问题消灭在当前的位置,不让问题继续流向下一个工位,这就像搭乐高一样,某一步拼错了,一定会影响到之后的某一步,到时候再找问题,就复杂多了。
东西方
quality 理解差异
在九州工厂的最终检查区,每台车都要经过 1,800 项的检查,这个过程不仅有最新的检测设备参与,还要有经验丰富的检测工人来参与。整车的每个缝隙,每个漆面,所有检测程序,都是在人工干预下完成的,雷克萨斯说,这样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而通过这次雷克萨斯工厂的参观,我们发现东西方对这项内容的理解,其实并不相同,也就是说,雷克萨斯认为的质量不等于 quality,而是略高于 quality,带有很浓烈的东方哲学。
我认为,在雷克萨斯的理念中,质量可以分成两块内容:一个叫质量,另一个叫品质。
质量是什么?就是最终产品在设计好的质量标准范围之内就可以,在公差值的范围,在缺陷值的范围就允许,但品质是什么?品质就是最终的产品质量过关还不行,还要有各种感官都很好的质感,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要非常舒服。而这个过程,一定是离不开人的。
对于现代汽车制造而言,把控质量的方式,大家都是差不多。大到数据存储系统,小到工人手上的扭力记忆扳手,各大车厂都有成熟的质量管理系统,雷克萨斯的九州工厂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工人,并且还要建立复杂的匠人培养机制呢?这就是原因,把品质问题,也融入到质量问题里,设备做不到的事情,让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去完成。
匠人指导
设备升级方向
参观完雷克萨斯九州工厂,我们在雷克萨斯另一座工厂,田原工厂,见到了雷克萨斯的两位匠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感受到,自动化将来一定是制造业的大趋势,但是,所有自动化的进程,一定都需要有人来设定行为方式和最终目标。
以涂装车间的喷漆为例,为什么雷克萨斯依然保留着工人不断地训练手工喷漆的能力,因为即便是改用机械手来执行," 怎么操作 " 也是需要人的经验来赋予的。这相当于匠人精神,从生产线上的工人,逐渐转移到了自动化设备上。
所以,匠人本质上就是帮助生产线提高精度和品质,并且积累经验的一个载体。
在全球豪华车市场,雷克萨斯之所以能够突破西方豪华品牌的统治,能够顺利打入美国市场,并且在中国市场也拥有这么多保有的用户,其实跟整个生产制造体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写在最后
2027 年,雷克萨斯中国工厂就要落成了,这座全新的工厂,相比拥有几十年历史的九州工厂和田原工厂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工厂中,雷克萨斯依然会我们提到的匠人精神,以及工人的价值,全部融入进去。如此以来,这座全新工厂在硬件上会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软件上会有丰田顶级的生产制造理念,而匠人们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入会融入到全新的设备之上,未来制造业的人机共生体,也许雷克萨斯的上海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
人在汽车制造行业扮演的角色,注定是在自动化、科技化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如果你也和我们一样,对汽车行业的变革式发展满怀憧憬,欢迎大家到 B 站关注《童济仁汽车情报所》,我们会在每周五与探讨一个你可能感兴趣的新话题。大家有任何意见与建议,也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
入驻媒体平台
商务联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maggie@neuesmedia.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