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 " 金九银十 " 传统旺季,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出现回暖迹象。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TOP100 房企单月实现操盘口径销售金额 2528 亿元,同比增长 0.4%,环比增长 22.2%。
从企业表现来看,9 月百强房企中有 72 家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 45 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 30%,包括华润置地、建发房产、中国铁建、电建地产、邦泰集团、中建东孚等。即使是头部阵营,TOP10 房企中也有 7 家销售操盘金额环比上升。
"9 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正增长,主要受季节性因素、核心城市限购政策放松以及房企新规产品加推等因素的带动,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同比也实现了正增长。" 国盛证券分析师金晶表示。
累计业绩方面,据中指院统计,2025 年 1-9 月,TOP100 房企销售总额为 26065.9 亿元,同比下降 12.2%,降幅较 1-8 月收窄 1.1 个百分点,回暖态势初显。
不过,头部房企规模分化仍较明显,销售额突破千亿的房企仅 6 家,与去年同期持平;销售额突破两千亿的房企仅 1 家。
具体排名上,保利发展以 2017 亿元销售额稳居行业第一,绿城中国、中海地产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为 1785 亿元和 1705 亿元,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万科分别以 1544 亿元、1406.6 亿元、1002.9 亿元位列第四、第五以及第六。
销售端回暖的同时,房企拿地积极性也有所提升,尤其是 9 月份,部分房企通过收购形式获取大规模土地,推动拿地总额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
中指院数据显示,2025 年 1-9 月,TOP100 企业拿地总额 7278 亿元,同比增长 36.7%,增幅较 1-8 月扩大 8.7 个百分点。
从新增货值来看,头部房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位列前三。2025 年 1-9 月,绿城中国以 1175 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 1010 亿元,位列第二;中海地产以 952 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三。
" 目前,土地市场仍以央国企为主导。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 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亦有一定投资强度,如滨江集团拿地金额位居前十,邦泰集团也进入拿地金额前二十。" 中指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记者。
金晶表示,拿地和销售表现优异的依然是头部国央企和少量混合所有制房企及民企,品质房企有望在未来的格局中更加受益。
政策层面,9 月多个核心城市继续优化需求端政策,为市场注入动力。例如深圳继续放宽非核心区域限购,将盐田、大鹏纳入 " 不限购 " 范围;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深圳、河南等地则拓宽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支付购房税费及住房装修等。
" 不过,从市场实际表现看,除核心城市出现一定修复外,多数城市楼市仍相对平淡,整体仍面临调整压力。" 刘水表示,短期内政策将延续宽松基调,以 " 止跌回稳 " 为目标,推动已出台政策加快落地。
他预计,核心城市新房供应将温和改善,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但更多城市新项目供应有限,市场分化格局仍将延续。
光大证券分析师何缅南进一步指出,2025 年,随着前期一揽子房地产政策的持续落地,地方政府楼市调控自主性提升,区域分化和城市分化进一步加深,部分高能级核心城市有望获益于城市更新,实现城市结构优化转型和内涵式发展,逐步实现 " 止跌企稳 "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