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 20分钟前

券商从业人员变局:分析师突破 6000 人

2025 年前三季度收官,券商从业人员结构性调整逐步清晰。这场小规模变迁背后,既折射出券商对研究、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的战略倾斜,也凸显行业从 " 人海战术 " 向 " 高质高效 " 转型的深层逻辑。

分析师在今年三季度正式突破 6000 人。对于人数的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才储备逐步释放。券商研究业务早年存在较大人才缺口,经过数年培养,此前处于实习或助理阶段的研究人员陆续通过资格认证,正式纳入中证协注册名单;二是券商逆势加码研究。部分特色券商加速布局研究所,如华源证券加大招聘力度,财达证券则全新组建研究所,为分析师队伍注入增量。

中证协保代人数在今年三季度回暖。今年 6 月底 8450 人,最新为 8530 人。今年以来,保代人数其实是逐渐下滑的,上半年就减少了 300 多人,但在第三季度人数出现回流。记者了解到,这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保代考试在今年三季度放榜," 一般经纪业务 " 的转为保代资格,另一方面确实是由于政策暖风以及受益于股债市场活跃度提升,券商投行业务整体回暖态势明显,需求侧驱动人才侧的变化。

较之保代与分析师的增长,还有一个增长的是投顾人数。截至前三季度末,券商投顾人数已达 8.4 万,延续财联社此前《投顾人数逼近 9 万,5 年多增长 3 万人,财富管理言必称投顾》中提及的增长趋势。在买方投顾思维主导下," 全员投顾 " 转型持续推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纪人队伍持续缩减,季末仅余 2.5 万人,这一 " 一增一减 " 完全符合行业预期。

不止岗位类别,部分微观变化也在发生中。

一是,券商资管子陆续展业,券商外部招聘与内部人员调整进行中,比如国信资管、长城资管、华福资管等等。

二是新的注册主体出现,比如由瑞信证券更名而来的北京证券,今年开始展业的法巴证券,最新设立的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吸收华英证券)等。

关于券商从业人员的变迁,财联社已在今年 8 月中旬发布的《官方权威发布:证券从业者呈现十大核心变化,或有青年人储备不足问题》报道中,有过比较全面的梳理。整体而言,一方面,券商从业人员队伍进入存量盘整阶段,行业正从 " 人海战术 " 向 " 高质高效 " 人才战略转型,一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的积极进展。

回顾过去四年的变化,四年来行业积极调整各业务线人员结构,基本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且更加注重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动态平衡。人力资源战略分化,头部证券公司增员增效,中小证券公司减员降本。这种分化使头部证券公司可通过增加人力投入助力其迈入国际一流投行队列,中小证券公司则可利用减员降本所争取的时间进行差异化、特色化转型。

看点一:超 20 家券商分析师增员,2 家大减

人员的变化,其实也就是行业业务的变化,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加速,以及对研究、投行业务人员投入增加。

先聚焦分析师群体,在券商分析师增员方面,国泰海通增员数量最多,达到了 127 人,这与公司研究所正在整合并吸纳人才有关。此外,中信证券在研究业务上的布局依然强劲,增员 40 人,展现出较强的人才吸纳能力。作为大头部,中信证券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业务资源,持续吸引到一定数量的分析师加入。

远不止此,东方财富和国金证券也有不错的增员表现,分别增加了 35 人和 34 人。兴业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财通证券、华源证券、长江证券、国盛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开源证券、国海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华西证券、中泰证券等 17 家券商分析师都有增员。

在减员方面,部分券商分析师出现净流出的情况,包括德邦证券、国投证券、浙商证券、东方证券、华安证券、华宝证券等。其中,德邦证券以及国投证券分析师今年以来减员比较多,都超过了十位。

看点二:有 40 家券商保代人数有所增长

在保代增员方面,部分券商表现突出,除了国泰海通、国联民生等券商正在整合外,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和开源证券也有一定规模的增员,分别增加了 22 人、12 人和 10 人,逐步扩充保代团队。这些券商虽然增员数量相对较少,但也在稳步加强保代力量。前三季度,共有 40 家券商保代人数有所增长。

在保代减员方面,部分券商面临人员流失情况。中信建投证券也有较大幅度地减员,减员了 63 人。此外,世纪证券、方正证券、北京证券、国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中原证券、西部证券、东兴证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以及中金公司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员。

看点三:10 家券商投顾增员百人以上

证券经纪人下降,投顾大幅增加的趋势依然鲜明。记者统计,前三季度有 80 家券商投顾人数有所增长,其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中金财富证券、东莞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方证券、国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 10 家券商投顾增员都在百人以上,尤其是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更是人数超过了 300 人。

也有国信证券、兴业证券、国投证券、财信证券、中信证券(山东)、粤开证券等部分券商投顾有所减少。整体行业在投顾人才上的打法还是比较一致,以增员扩招为主。

与之相对应的,中证协此前研究表明,证券行业通过压缩低附加值岗位、强化高价值服务能力,实现了人力成本降低与经营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可以预测这种结构性缩减还将持续,并推动经纪业务向高附加值持续迈进。

券商经纪人持续 " 消失 "。今年前三季度就有 81 家券商经纪人出现减少。金融街证券(原恒泰证券)、华源证券、天风证券、江海证券、长江证券、国投证券、银河证券等 7 家券商减员比较突出。

看点四:哪些券商增员突出?

基于上述,回顾今年前三季度,暂不考虑国联民生、国泰海通这类处于整合期的券商,部分券商增长比较突出。根据 Choice 数据,东方财富证券增员 617 人,扩容比较突出,东莞证券、招商证券分别增员 284 人和 283 人,紧随其后。

国金证券、麦高证券、申港证券的增员人数依次为 267 人、242 人、218 人。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增员人数分别为 119 人和 111 人。西南证券、华林证券、万联证券的增员人数分别是 104 人、103 人、101 人。开源证券、中邮证券、华鑫证券、甬兴证券、浙商证券、首创证券的增员人数依次为 84 人、69 人、54 人、47 人、40 人、35 人,也位居前列。

看点五:哪些券商减员比较突出?

包括传统经纪业务受互联网冲击、投行业务竞争加剧、监管政策变化以及公司自身战略转型等,部分券商减员较多,符合行业现阶段的规律。

具体来看,国信证券(便于统计与理解,国信证券人数包括资管子)减员 521 人,减员规模较大;中金公司减员 408 人,紧随其后。兴业证券减员 400 人,中信建投证券减员 388 人,这两家头部券商的减员动作比较明显。此外,国投证券减员 314 人,广发证券减员 293 人,东方证券减员 270 人,天风证券减员 256 人,银河证券减员 245 人,减员态势也比较多。

华福证券减员 210 人,恒泰证券和华源证券均减员 146 人,国新证券减员 142 人,在减员队伍中占据一定位置。中泰证券减员 135 人,江海证券减员 132 人,德邦证券减员 125 人,中原证券减员 124 人,东海证券减员 117 人,财通证券减员 112 人,这些券商也正在减员。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