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今年的动作是越来越多了。
这两天,福特宣布了个不小的事儿,他们要在上海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这个公司会负责福特乘用车和皮卡车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
而且这次福特动作很快,新公司刚宣布成立,马上10 月 1 日就要开始运营。
为啥这么说呢?给大伙儿交代下背景。
大家知道福特之前卖车基本上都是通过合资品牌来弄的,福特现在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
这几位也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了。江铃早在 1995 年就和福特搭上钩,福特经典的大面包全顺,就是江铃福特生产的。不过那会儿它俩其实没有合资,而是福特入股江铃,所以可以看到全顺的屁股上写的是 " 江铃汽车 "。
那个时候,外国车企在中国有两家合作方很正常,像什么大众、丰田、本田也都是。
福特这俩合作,本来定位区分也比较开。长安福特主要做家用车品类,那些年福特在国内的销量大头都是长安福特贡献的;江铃福特这边是从商用车切入。
但是,福特在中国的好日子没过上太久。
2016 年,福特卖了 127 万辆,这成为了它的巅峰。之后,因为新品断档,点错技能树,导致竞争力下降,福特销量疯狂下滑。到 2019 年,只卖了 56 万辆,才三年时间就跌了一半多。
但四代福克斯换了三缸机,直接把自己给埋了。2021 年,这车只卖出了 2.25 万辆。
既然长安福特这边卖不动了,那不妨捞捞江铃那边。正好江铃也是早就想搞 " 商转乘 " 了,毕竟乘用车市场大,利润多得多。
新公司不再是做面包车的了,而是只卖乘用车,包括 SUV 以及皮卡车型。他们还专门建立了独立的乘用车销售渠道 "Family Space 家空间 "。
比如说它出的领界这款车型,大家发现这其实是停产的江铃驭胜 S330 的换壳车。外面挂着福特标,里面搭载的 1.5T 发动机却来自江铃。
再就是长安福特本来已经投放了一堆 SUV,江铃福特再搞这些车型,不可避免会撞上。比如江铃福特的领裕这款车,是一台 4.9 米长的中大型 SUV,而隔壁长安福特的锐界,也是这个尺寸的产品。
最后的结果是,长安福特那头还是卖不动,江铃福特这边也没做起来。根据江铃汽车的财报数据,2022 年至 2024 年,江铃福特的净亏损分别为 1.06 亿元、8.39 亿元、6.77 亿元。
所以要我说,以福特现在的体量,它就根本不需要两家合资公司。
丰田大众他们搞俩合资是因为本身品牌力强,车型多,体量大,才能做到 " 一车两吃 "。但福特本来在中国的业务已经缩减成这样的,还得把精力一分为二,两家合作方还各有各的小算盘,可不就难受吗。。。
直到现在,才终于是定了下来。目前长安福特有 270 多家 4S 店,江铃福特有 110 多家,以后就都统一到一个销售公司,再也不用内部厮杀了。
这就对咯,收缩、整合的动作才是合资现在最应该做的,你看人家隔壁马自达早就做完了,之前的一汽马自达撤掉,门店全都并入长安马自达。而且马自达还和长安合作造的电车 EZ-6,已经是它卖得最好的车型了。
哥们知道以前传统油车那些盘子,在新能源时代以及自主品牌大崛起的背景下,越来越保不住了,福特自己弄的电马也是根本打不过新势力们。所以它只好换了思路,把之前藏着掖着的烈马、游骑侠 Ranger 这种玩乐车,大方引入国内,并且本地化生产。
现在的整合渠道,把分散的资源形成合力,也给后续新品铺好了路。就看后面,福特能不能继续端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车型了。
撰文: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