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1分钟前

大疆对手,农业无人机“老二”极飞科技赴港 IPO,CEO 彭斌:寒窗苦读的学子高考交卷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庞宇

图源:视觉中国

9 月 25 日,港交所披露,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极飞科技 ")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当晚,极飞科技创始人兼 CEO 彭斌在微信朋友圈发文称," 十八年创业,今天极飞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就像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刚高考完交卷了。"

一句比喻,道出了这家农业无人机企业重叩资本市场大门的曲折。2022 年其科创板 IPO 折戟,如今时隔 3 年后转战港股,被视作对资本市场的 " 二次冲刺 "。

二次冲刺

极飞科技的资本征程并非坦途。

2021 年 11 月,公司首次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计划募资 15.09 亿元用于广州研发中心建设与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彼时其已手握 230 项发明专利,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超 17%,被市场视为农业科技赛道的重要 IPO 案例。

但这场闯关未能如愿。2022 年 4 月,上交所公告显示,因极飞科技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保荐人撤销保荐,终止对其科创板 IPO 的审核;在此之前,据披露,公司 " 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尽职调查、回复审核问询等工作 ",而向上交所申请中止审核。

市场普遍分析,当时资本市场环境转冷,尤其是科技股估值回调,加之极飞科技自身盈利状况尚未改善,导致 IPO 计划搁浅。同一时期,A 股亦有多起 IPO 项目因财报更新窗口和疫情因素中止或撤回。

彼时的极飞科技,确实尚未摆脱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18 年到 2021 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 3.22 亿元、3.57 亿元、5.30 亿元、4.69 亿元;同期对应净利润分别 -671.74 万元、-3970.32 万元、-6084.55 万元、-8512.29 万元。

尽管如此,冲刺科创板阶段,极飞科技背后已集结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天眼查显示,递表前一年内,极飞科技接连获得重磅融资:2021 年 3 月,获得由高瓴创投投资的超 3 亿元 C++ 轮融资;此前的 2020 年 11 月,获得百度资本、软银愿景基金、创新工场、成为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广州新兴基金等机构合计 12 亿元融资,一度刷新了国内农业科技领域最大一笔融资纪录。

相较之下,IPO 折戟后的三年间,极飞科技的融资节奏明显放缓。据天眼查信息,这期间公司仅有过两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穗开投资,但均未披露融资金额。

据最新招股书,当前股权结构下,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直接持股 29.01%,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再控 13.95%,合计持股 42.97%,为控股股东;联合创始人龚槚钦持 3.38%。外部资本方面,软银通过 SVF 持股 12.86%,百度通过佰山投资持股 6.12%,创新工场旗下 SDF-JF 持股为 4.30%,高瓴旗下珠海纳恒和 JMD HK 则分别持股 2.99% 和 1.99%。

此次招股书并未透露公司估值。据胡润研究院 2025 年 6 月发布的《2025 全球独角兽榜》(统计截至 2025 年 1 月 1 日),极飞科技估值约为 73 亿元,位列第 1183 位,较 2024 年榜单的 71 亿元小幅上调。

对于此次冲击港交所,极飞科技表示,计划将资金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建立新总部用于管理、研究及创新活动等。

与大疆角逐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是程序员出身,其创业故事始于对技术的热爱——他从高中时期开始写程序,待极飞科技成立后,更是亲自担任公司 " 一号程序员 "。

2007 年,彭斌聚集了一群充满热情的科技爱好者(极客)成立 XAircraft 团队。两年后,该团队推出 X450 及 X650 无人机,开创了多旋翼无人机技术。2012 年,极飞科技正式成立,同年发布具革命性的 SuperX 飞行控制系统及 X650Pro 无人机系列,推动民用无人机实现大规模采用。2013 年,彭斌带领团队正式进军农业科技领域。

据彭斌在 2024 年 11 月的媒体采访中回忆,其在创业之初并未锁定农业赛道,而是尝试拓展多种应用场景," 当时什么都想做,结果产品做得乱七八糟,各产品都觉得差一点意思 "。这段经历也让团队意识到 " 把一个产业做精做强 " 的重要性。

他分析称,农业无人机贡献了中国无人机总飞行时间的 98%,是低空经济最大的落地场景:"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抢小的份额?"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营收计,中国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规模由 2019 年的 8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2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29.3%;全球市场则由 16 亿元增长至 5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28.8%。该报告预计,至 2029 年,中国、全球无人机行业将分别以超 30%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109 亿元、248 亿元。

乘行业成长之势叠加低空经济风口,极飞科技在经历多年亏损后,于 2024 年实现扭亏。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 年和 2023 年,公司营收徘徊在 6 亿元左右,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 -2.54 亿元、-1.33 亿元;2024 年,营收一举突破 10 亿元大关,达 10.66 亿元,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则扭亏为盈,达 7040.7 万元。

过去十年里,极飞科技推出 P 系列植保无人机、XP 农业无人飞机,还有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及农场管理系统等。其中,农业无人机是其核心收入来源—— 2024 年总营收的 87% 来自该品类。

与大疆作比较,几乎是极飞科技绕不开的议题。

当前,极飞科技与大疆在农业无人机赛道形成双寡头格局,二者合计占据国内外约八成市场。

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显示,按 2024 年营收计,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无人机、中国农业无人飞机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 17.1%、20.8%,均位列第二;大疆则以 59.0%、63.9% 的市占率稳居第一。

" 行业始终有一个龙头老大,(对我们而言)也是有压力的,我们还是要通过创新来解决,希望有多种产品线支撑,来改变所处的行业现状。" 彭斌此前在采访中坦言。

这种压力,也直观体现在二者曾上演的价格战中。2023 年 12 月 11 日,当极飞科技发布售价低至 43888 元起的新品农业无人机 P150 后,12 月 12 日午间,大疆农业突然宣布,原价 54999 元起的 T60 农业无人机价格直降 8000 元,以此将产品价格拉至极飞 P150 相近水平。

图源:极飞科技港股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亦显示,2024 年,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产品平均售价 4.37 万元 / 台,较 2023 年的 4.84 万元 / 台下降 9.76%;2025 年上半年均价进一步降至 3.75 万元 / 台,同比下滑 9.78%。

未来,随着行业 " 性价比 " 角逐白热化,极飞科技能否在巨头强势挤压下把盈利曲线拉高、拉长,答案还在路上。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