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在睡眠期间,人体大多数系统处于合成代谢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免疫、神经、骨骼和肌肉系统。睡眠也是维持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的重要过程,在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过多或过少的睡眠都会对人带来负面的影响。无论是睡眠不足还是过长,认知能力都会显著下降。今年 3 月,一篇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期刊上的文章通过分析 50 万中老年人的遗传、影像和血液数据,发现短睡眠人群(睡眠时长不超过 7 小时)更易受抑郁、炎症困扰,而长睡眠者(睡眠时长不少于 7 小时)则与心血管风险和大脑结构变化紧密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短睡眠可能直接导致代谢紊乱,而长睡眠更可能是疾病的结果而非原因。
睡眠健康现状:
成年人群睡眠困扰率高达 48.5%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高达 48.5%。《2025 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进一步指出,约 1/4 人群睡眠不足 6 小时,近四成人群存在夜间易醒问题。
睡眠质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饮酒、宵夜、晚间饮茶 / 咖啡以及睡前使用手机都会显著影响睡眠,尤其容易导致晚睡。晚睡不仅带来次日的疲倦,还会打乱睡眠节律,形成 " 慢性睡眠剥夺 ",进而诱发或加重失眠。
Flywheel 数据显示,中青年群体是失眠的高发人群,高线城市和女性的助眠需求尤为突出。许多人在主动熬夜与被动失眠之间反复徘徊,进一步加剧了睡眠困扰的普遍性。
随着公众对睡眠健康的关注度提升,改善睡眠的产品逐渐成为焦点。其中,内服类产品已占据消费者心智高地,推动食品领域不断涌现出以 " 助眠 " 为卖点的创新产品。
睡眠支持原料
据 Future Market Insights 报告,全球睡眠补充剂市场在 2024 年的估值达 76 亿美元,预计 2034 年将增长至 12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5%。从功能性食品到保健食品,其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形式,更取决于背后的功能性原料。
1)药食同源
在市场趋势上,药食同源越来越被食品行业关注。药食同源物质本身因具有食药两用特性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现代研究更是验证了其对睡眠质量和神经系统的积极作用,使其在助眠食品和功能性补充剂开发中具备独特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我国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在助眠类保健食品热门睡眠成分前十名中,药食同源物质占据了一半的榜单。
原料:酸枣仁、灵芝、茯苓、天麻、人参、百合、桂圆等。
酸枣仁是药食同源类助眠物质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成分,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甾体化合物、酚酸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研究表明,酸枣仁能起到镇静、促眠作用,有助于睡眠加深、睡眠时间延长。
酸枣仁膏,以酸枣仁为主要原料,添加山楂、茯苓、百合等,支持睡眠
2)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在助眠领域应用广泛,是天然、安全且被广泛认可的原料类型。它们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缓解焦虑与压力、改善睡眠结构,从而提升睡眠质量。
原料:粉色西番莲提取物、藏红花酸、罗布麻提取物(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缬草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迷迭香酸、柠檬香蜂草、酸樱桃提取物等。
洋甘菊提取物
洋甘菊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温和的镇静剂,常用于缓解焦虑、改善失眠。其镇静作用可能与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相关,这类成分能够与大脑中的苯二氮卓(BDZ)受体和 γ - 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睡眠 - 觉醒周期,发挥催眠作用。此外,洋甘菊浸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褪黑素,这一成分对促进睡眠也具有重要作用。
「おやすみカモミールティー」(洋甘菊茶),该产品添加洋甘菊、丁香、小豆蔻和肉桂,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褪黑素 + 维生素 B6
长期以来,褪黑素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睡眠补充剂。尽管近两年消费者的需求逐渐转向更加天然、健康的产品,但得益于教育的普及,褪黑素依然保持着助眠类产品中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注册保健食品中,添加褪黑素的产品有 123 个,其中与维生素 B6 复配的产品有 59 个。
褪黑素是大脑松果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其它激素和人体生物钟。其被熟知的功能主要是可以改善睡眠。维生素 B6 在体内则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包括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递质与情绪稳定和睡眠调节密切相关。两者结合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对因压力、焦虑导致的睡眠问题有一定帮助。
Natrol 褪黑素睡眠片,添加维生素 B6,帮助快速入睡与长时间睡眠。
4)益生菌
除了上述成分外,近年来,益生菌也逐渐进入睡眠支持领域。研究发现,部分益生菌菌株能够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减轻焦虑,抑郁和压力,并改善睡眠质量,帮助深度睡眠,同时具有改善肠道健康的功能。常见研究方向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特定菌株。
原料:乳酸菌 YRC3780、植物乳杆菌 P8、瑞士乳杆菌 R0052、嗜酸乳杆菌 FB0012、植物乳杆菌 FB0015、鼠李糖乳杆菌 FB0047、长双歧杆菌 R0175 等。
乳酸杆菌
根据现有的研究发现,乳酸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它可以通过增加有益菌、减少炎症相关菌株,改善肠道环境,从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包括 γ - 氨基丁酸(GABA)、血清素(5-HT) 和 多巴胺 等,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焦虑水平和睡眠 - 觉醒周期中起关键作用。
Nella Probiotic,采用 FitBiomics 专利乳酸杆菌菌株制成,经过临床验证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小结
在生活节奏加快和信息化背景下,睡眠问题已成为公共健康关注的焦点。助眠市场正快速发展,从褪黑素到天然原料、益生菌,天然健康的产品应用正成为助眠产业的核心驱动力。
参考资料:
2025 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
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
《2025 夜间睡眠趋势:解码 5 亿失眠人的千亿助眠赛道》
Divergent biological pathways linking short and long sleep durations to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头图地址:https://pixabay.com/zh/photos/woman-asleep-girl-sleep-bed-cozy-2197947/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