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 月 16 日讯(编辑 宋子乔) 机器人初创公司 Dyna Robotics(达纳灵动)今日宣布完成 1.2 亿美元(约合 8.5 亿元人民币)A 轮融资,此轮融资后该公司估值突破 6 亿美元(约合 42.7 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成立仅一年,该公司估值有望飙升五倍。
英伟达、亚马逊、三星和 LG 等行业巨头参与了此次融资,投资者具体包括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的投资基金 Robostrategy、CRV、First Round Capital 领投,Salesforce Venture、英伟达、亚马逊、三星和 LG Technology Ventures 参投。
Dyna Robotics 成立于 2024 年 9 月,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在上海设有硬件研发中心。在今年 3 月,该公司完成了超 2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CRV、First Round Capital 领投,真格基金参投。彼时该公司估值约 1 亿美元。
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为 Lindon Gao、杨世远(York Yang)和 Jason Ma。
其中,Lindon Gao 和 York Yang 一直以来便是合作伙伴,曾一起打造并成功出售智能购物车公司 CaperAl,交易金额达 3.5 亿美元。资料显示,Lindon Gao 自幼随父母从中国移民美国,York Yang 出生于中国杭州,浙大 2010 级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在中国完成本科教育后赴美深造,获取 UCLA 计算机专业硕士;联合创始人 Jason Ma 博士毕业于宾大 GRASP 实验室,曾先后在英伟达 AI、Meta AI 和谷歌 DeepMind 任职,专注于构建机器人基础模型,主导多个突破性算法的开发。团队其他核心成员均来自哈佛、MIT、Berkeley 等著名高校以及谷歌、Nvidia、Aurora、Cruise 等头部科技公司。
Dyna Robotics 目前正研发用于帮助机器人在现实场景中学习和提升能力的 AI 模型,拥有约 30 名员工。今年 4 月底,该公司正式发布第一款全天候、高效且稳定的自主灵巧操作模型 DYNA-1 ( Dynamism v1 ) ,是世界范围内首款可落地于商业场景的灵巧操作基础模型,在质量、速度和稳定性方面有不错的表现。
该公司称,计划利用此次筹集的资金进一步优化其 AI 模型,并部署更多机器人。
该公司的机器人理念与黄仁勋的物理 AI 一致。CEO Lindon Gao 表示,Dyna 不会为机器人编写任务指令,而是让它们通过从环境中获取的数据输入逐渐学习。他表示,通过让机器人融入现实世界,Dyna 的模型能够变得更快、更智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解锁物理 AGI"。
不过,硬件端,该公司目前的重点并非人形产品,据介绍,该公司的固定式机械臂目前已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为餐厅折叠餐巾、为健身中心整理毛巾以及为自助洗衣店处理衣物。
机器人行业融资正如火如荼。根据 PitchBook 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已吸引 121 亿美元投资。
华泰证券表示,目前机器人处于产业趋势投资前期,初期订单数并不构成关键信号,核心在于能否解决人形机器人核心卡点:1)硬件成本高、结构复杂且未定型;2)大脑不够智能。
硬件层面,以国内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入场为基础,伴随特斯拉 Optimus 3 后续发布,硬件成本非线性下降和定型或快速突破。而软件层面,当前模型范式向双系统分层 VLA 收敛,但尚未出现机器人大脑的 "ChatGPT" 时刻。该机构认为后续需重点关注机器人的大脑 "Scaling Law" 的智能涌现,有望真正意义上推动人形机器人的正向飞轮启动,产业开启非线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