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18分钟前

谁读懂了中芯国际的收购预案?

9 月 8 日晚,在停牌 6 个交易日后,中芯国际宣布复牌,并公布了收购中芯北方的交易预案。

次日,中芯国际 A 股股价下跌 10.26%,中芯国际港股股价却收涨 0.17%,期间最高涨幅甚至超过 4%。

那么,A 股和港股资本市场为何对这起交易态度迥异?

" 国家队 " 并未离场

交易背景方面,中芯国际原本就持有中芯北方 51% 的股权,并将中芯北方按子公司核算。简单来说,中芯北方 51% 的净利润会计入中芯国际的归母净利润,由中芯国际股东享有。

本次中芯国际则要收购中芯北方剩余 49% 的股份,这样中芯北方的所有净利润都会由中芯国际股东享有。

中芯北方剩余 49% 的股份,原本由国家集成电路基金(32%)、集成电路投资中心(9%)、亦庄国投(5.75%)、中关村发展(1.125%)、北京工投(1.125%)等五家国资背景企业持有。中芯国际本次收购完成后,这五家国资背景企业也会同步退出中芯北方股东行列。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五家国资背景企业套现离场。

从交易方式来看,中芯国际采用了换股交易的形式,即以自身增发的股份,换取五家国资背景企业持有的中芯北方的股份。因此,交易完成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集成电路投资中心等将会成为中芯国际的股东,锁定期为 12 个月。

本次交易预案中还披露了中芯北方的核心财务数据。具体看业绩数据,中芯北方 2024 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 129.79、16.82 亿元,2023、2024 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62.04、63.4 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约 8%,是比较典型的现金牛资产。

公告截图

就具体的交易价格来看,中芯国际在预案中并未披露交易的总价(增发股份数 * 增发价格),但披露了交易的单价(增发价格),其中增发价格按定价基准日前 120 个交易日的 A 股交易均价(92.75 元 / 股)的 80% 计算,为 74.20 元 / 股,这个价格比 A 股中芯国际停牌前的收盘价低近 35%。由于本次交易的总价还未完全确认,因此也暂无法确认收购的市盈率水平。

为何港股、A 股走势迥异

上市公司在股价上升通道发行股份往往会被资本市场视为利空,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 暗示股价可能被高估、可能会稀释每股收益(EPS)、增发价格折扣带来心理压力位。

对中芯国际而言,其增发股份主要购买的是子公司少数股权,并非新规划的投资项目,不完全符合 " 高位套现圈钱 " 的动机。因此,市场对中芯国际的这个增发收购预案,更多还是聚焦于是否会稀释每股收益,以及增发价格折扣带来心理压力。

从心理层面而言,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集成电路投资中心等愿意以 74.20 元 / 股的价格接受中芯国际股票,意味着这些公司认为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价位,对中芯国际 A 股股东而言,这个价格低于当前股价,港股股东则恰恰相反,因此也使得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对中芯国际的这份收购预案态度迥异。

再来看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简单来说,不考虑股份加权影响,每股收益 EPS= 增发后归母净利润 /(增发前股份总数 + 增发股份数量),其中增发股份数量 = 交易总额 / 增发价格。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交易总额越低、增发价格越高,EPS 就越不容易稀释,甚至还可能出现提升 EPS 的情况。

对中芯国际 A 股的投资者而言,本次 74.20 元 / 股的增发价格,明显低于中芯国际 8 月 29 日宣布停牌时 114.76 元 / 股的收盘价。尽管目前交易总额还不明确,但这个相较收盘股价偏低的增发价格已经先对 A 股投资者造成了冲击。

而在港股市场,港股中芯国际股价一直较 A 股存在折价,9 月 8 日晚,港股中芯国际的股价仅 58.15 港元 / 股。因而对港股市场投资者,中芯国际 A 股的增发价格属于高价,反而会被解读为利好 EPS 的提升。

但正如前文所言,由于本次交易的对价还并未确定,仅在已知增发价格的背景下,尚不能明确判断对 EPS 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按前述的简易 EPS 计算方式估算,若使公司 2024 年对应的 EPS 保持不变,那么中芯国际需要以 74.20 元 / 股的价格增发约 17.8 亿股的股份,对应交易总额为 1320 亿元,对应中芯北方整体的估值近 2700 亿元,收购的静态市盈率约为 160 倍。

考虑到中芯北方属于成熟制程的晶圆厂,现金流较为稳定,公司的低资产负债率也说明近年并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支出,难以给予高估值定价,因此收购对价大概率会低于前述测算金额。也就是说,本次收购对中芯国际股东的 EPS 而言大概率是拉升作用,如果交易对价显著低于前述测算价格,对 EPS 有较为明显的提振作用,那么本次收购对中芯国际而言就仍有可能会反转为利好。

相关标签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