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管财经
专朝对方七寸打——在看到高德地图推出 " 高德扫街榜 ",并将 " 基于真实到店行为 " 这个点专拎出来传播时,老沙脑袋里立马就蹦出了上面这七个字。
针对酒店、餐饮的榜单很多,但它们大多基于用户评价。当看到线下门店拿早餐、饮料换好评时,相关榜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正在面临着拷问和信任危机。
而 " 高德扫街榜 "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制定榜单,并着重将餐饮、酒店业态列出,既能看出其战略针对性极强,又能凸显出酒店行业在本地生活中到店业务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高德背后的阿里,寄希望以 " 掀桌子 " 的姿态,打一场漂亮的本地生活战役。只是,扫街榜能否担此重任,还有待观察。
熟悉高德地图的人士应该看的出来,高德扫街榜身上有着很多 " 必去榜 " 的影子。这个由高德已经连续五年推出的榜单,过去在行业内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那么,这次,高德扫街榜能成功么?
" 行为 " 取代 " 评价 ",榜单会更真实么?
高德 APP 首页," 高德扫街榜 " 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点开进入之后,又分为 " 状元榜 "" 扫街榜 "" 热门打卡 "" 城市指南 " 等类目。
在 " 状元榜 " 中,细分三个业态,分别为必吃美食、必去景点、必住酒店——基本上涵盖了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最为核心的体验场景。
同时,在 " 扫街榜 " 下辖的 " 热门 " 类目,又将酒店单列出来,并细分出高档型酒店、舒适型酒店、公寓式酒店、电竞酒店、度假酒店、温泉酒店等多个榜单。
以上海市为例。" 状元榜 " 中的必住酒店,热度值和综合评分为重要参考标准。第一名为上海前滩香格里拉大酒店。诸多用户留下的 194 条评论,最终留下了 4.7 分的综合评分,而其热度为 98。
根据阿里业务发布会现场传出的信息,"10 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 ",是高德扫街榜的 Slogan。而 " 真 " 又体现在:真导航到店,真熟客常去,真信用评价。
不难看出,可靠是高德扫街榜着重对外释放的核心信息。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后来者,高德扫街榜如何证明自己是可靠的呢?
老沙简单梳理了解到,相对来讲,不同于其他榜单更加关注评价维度,高德扫街榜的评判因素更加多维。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在于,加强用户行为的评判指标的权重。
比如:涉及到用户行为的评判指标——真实导航数、真实搜索数、真实到店数、真实收藏数,而这些数据又可推演用户的特征,包含地域分布、导航里程、专程前往、回头客等。
扫街榜在上述视频中专门罗列了 " 全年的专程前往总里程 ",可绕地球 6079689 圈。这组数据的逻辑也较为简单,专程前往的距离越远,说明该店对于用户的吸引力越强,越能体现该门店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评判因素还包括用户评价的评判指标,这与外界其他榜单基本上大同小异。
不过,该榜单还可通过对用户信用分(芝麻信用),来校对评分的真实性,为评价体系再加一层权威性。
这种榜单评判标准的创新,颇有打七寸的感觉。
过去的各种酒店榜单,更加依赖用户评价。但是,每一个用户在线下到店享受服务时,大概率都遇到过 " 送礼物刷好评 " 的经历。
线下商家每送出一瓶饮料,都是射向相关榜单权威性的一颗子弹。
毕竟,很多消费者已经不再相信单一维度的评价。老沙认为,相对于更加主观和更易左右的评价,用户的一系列行为数据可能更具说服力。显然,高德地图在检索和出行上具有自身的优势。
事实上,高德地图在 APP 首页,用 52 秒的视频,极力对外诠释榜单的上述核心逻辑,就是为了打通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
在这个充满滤镜的年代,信任比黄金都重要。
大厂们痴迷榜单背后是本地生活大战
梳理行业发展便不难发现,这两年与酒店相关的各种榜单纷纷出现。
传统 OTA 平台的酒店榜单无需赘述,这是它们的核心根据地市场。而其他平台也在逐渐加码酒店业态。比如大众点评。其在推出 " 必吃榜 " 大获成功之后,又推出了 " 必住榜 ",这两年在行业内的声量逐渐变大。
其实,关注酒店相关榜单,需将其放置在本地生活的维度来进行探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本地生活正在成为诸多大厂的必争之地。阿里、美团、京东、字节等早已磨刀霍霍。
而本地生活大致可划分为到家和到店业务。简单来说,到家就是外卖业务。前段时间的 " 外卖大战 " 就是大厂竞争到家业务的显性表现。
到店业务,集中表现在餐饮、酒店、休闲场所等。其实,巨头们对于餐饮的争夺更加激烈。毕竟,这是一个市场容量更大、用户需求更加刚需的赛道。
但是,伴随着该赛道的竞争加剧,叠加文旅业态的蓬勃发展,酒店逐渐成为巨头们布局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 " 第二战场 "。
巨头们看似是在做一个公正且不商业化的榜单,但在背后,其实是它们通过榜单影响用户日常检索及其他相关惯性动作,进而影响用户决策。最终,榜单成为巨头们布局本地生活相关业务的巨大导流、引流入口。
因此,凡是拥有海量用户、使用高频且刚需的平台,即便其主攻的不是本地生活,未来大概率也会接入到这一块业务中。
这也意味着,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榜单被陆续推出来。比如滴滴、小红书、抖音、拼多多、微信等。
事实上,目前巨头之间关于本地生活的竞争已经陷入混战阶段。
就在高德推出扫街榜之余,美团旗下的大众点评将正式 " 重启 " 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 B 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 "AI+ 真实高分 " 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结合大众点评此前推出的 " 必吃榜 "" 必住帮 " 等,上述这种动作的对垒意味愈发明显。
目前,业内已有声音指出,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就是剑指美团。甚至,有媒体将扫街榜称之为 " 阿里版大众点评 "。
而在巨头内部,各个板块早已不再各自为战、各扫门前雪了,而是变为统一战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回到高德推出榜单这件事本身,未来的高德,地图导航工具依然是其最重要的标签,但其逐渐会迭代成离开家之外的开放式服务平台。通过海量的用户和流量,转化成更多的生意。其线下流量入口的角色会愈发明显。
高德还需解决很多问题
结合高德扫街榜现有呈现来看,餐饮依然唱重头戏,这与其定位和属性有密切相关。不过,高德要想实现其既定目标,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是用户习惯和理念的改变。
过去,很多人检索信息,习惯使用百度,甚至," 百度一下 " 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但是,当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小红书和抖音检索信息,百度的功能被逐渐分化。
同理,用户对于高德的心智标签还是地图。至少在当下,用户很难将高德与消费关联企业,如何将地图与本地生活的到店服务进行强关联,是高德以及阿里亟需解决的问题。
这既需要时间,更需要平台持续的资金投入进行品牌曝光和实时补贴支持。
尤其是对于酒店业态来说,除了榜单外,高德还需输出更多内容,让用户将检索、预定酒店与高德产生强关联。
据说,高德已经启动 " 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发放超 10 亿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 1000 万客流。期待高德能够更加重视酒店业态,为更多用户带来福利。
第二是自身产品迭代问题。
坦言之,现阶段的高德扫街榜,在覆盖品类方面仍有很大局限。而已有榜单在细分维度上相对较为粗糙。高德需要持续优化榜单呈现形式和内容、检索动作,在用户体验方面进行不断迭代。
长期关注高德的用户应该知道,高德已经连续五年推出 " 必去榜 ",共分为餐厅、酒店、景点、玩乐四个分榜单。不过,其榜单覆盖城市只有 76 座,上榜门店近 4000 家(数据源自 " 高德指南 2025 年度榜单 ")。
只是,这一榜单在业内的声量并不算高。其扫街榜身上依然存在很多 " 必去榜 " 的影子。未来扫街榜如何能够蹚出更有存在感的路子,还需高德团队持续摸索。
第三个如何打造商业闭环。
单纯的导航带来的流量很难与消费直接挂钩。高德需要在强化工具属性之余,增加其消费属性。在此过程中,高德扫街榜有望成为一个抓手,既建立起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信任,又让平台向消费维度提升了转化率。
未来,高德地图大概率会把大众点评那一套技术底座、变现路径以及显性的页面呈现给拷贝过来并加以完善。而在榜单以及榜单背后的本地生活的竞夺,势必也会进一步加剧。
显然,这些变化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