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8 月 28 日讯(记者 陈晓娟)日前,西部证券(002673.SZ)发布上半年成绩单,其业绩呈现出 " 增利不增收 " 的分化特征。
今年上半年,西部证券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 27.89 亿元,同比下降 16.23%,主要受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减少等影响;实现净利润 7.85 亿元,同比增长 20.09%;基本每股收益为 0.1759 元 / 股,同比增长 20.31%。
从业务板块来看,各板块表现分化,投行、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亮眼,自营、资管表现偏弱。其中,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96 亿元,同比增长 134.04%;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42 亿元,同比增长 42.42%;信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70 亿元,同比增长 11.07%;自营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0.24 亿元,同比下降 13.51%;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0.71 亿元,同比下降 10.29%。
今年上半年,A 股 IPO 数量和融资规模同比回升,西部证券投行也有所回暖,同比增长 134.04%,是所有业务类别中增幅最高的。股权类业务上,公司聚焦区域市场,新增英氏控股、族兴新材 2 家企业北交所 IPO 申报,截至目前在审 IPO 项目 5 单。债券类业务方面,上半年,发行公司债券 93 只,同比增长 116.28%;承销规模 394.82 亿元,同比增长 80.09%。
财富信用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8.12 亿元,同比增长 30.19%。其中,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收 5.42 亿元,同比增长 42.42%,上半年新增客户数同比增长 89%,客户托管资产规模提升 8.7%;金融产品业务稳定发展,截至 6 月末公司权益类基金保有量同比增长 36%,权益类 ETF 产品规模同比增长 60%。信用业务实现营收 2.70 亿元,同比增长 11.07%,截至 6 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 95.64 亿元,股票质押业务期末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 29.74 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出资 16.97 亿元、资管产品出资 12.77 亿元,新增落地项目 1 单。
自营投资业务作为占比近 4 成的第一大收入来源,受市场波动影响业绩下滑,上半年实现营收 10.24 亿元,同比下降 13.51%。今年上半年,经纪、自营业务是证券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不同券商在投资能力及策略上差异较大,或是导致出现分化的重要因素。由此来看,西部证券或未能把握住上半年市场 " 好行情 " 提供的机会。
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收 0.71 亿元,同比下降 10.29%。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 395.17 亿元,较 2024 年末增长 10.48%。
子公司业务方面,基金、期货贡献稳定。西部期货实现营业收入 5.3 亿元,其中二级子公司西部永唐实现营业收入 4.84 亿元。西部利得基金实现营业收入 2.01 亿元,公募管理规模 1161 亿元,同比增长 33%;其中,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达 925 亿元,同比增长 26%。
报告中同时披露了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10 元(含税),拟分配现金股利 0.45 亿元(含税)。
此外,市场方面较为关注公司的战略并购进展。8 月 15 日,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对西部证券依法受让国融证券 11.51 亿股股份(占国融证券股份总数 64.5961%)无异议。初步测算,此次交易完成后,西部证券总资产预计突破 1200 亿元、净资产预计超 300 亿元,资本实力与行业排名都将迎来变动,但最终成效仍需取决于后续业务整合效率、风险管控及市场环境变化。
西部证券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后期,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上述股份的相关手续,并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除了外延式并购,西部证券还在发力 " 出海 ",拟斥资 10 亿元设立香港子公司,以推动国际业务发展。需关注的是,去年 8 月才计划撤销国际业务部的西部证券,如今又要以香港子公司身份抢市场,也折射出其在港股复苏周期中抢占跨境业务的紧迫感。(蓝鲸新闻 陈晓娟 chenxiaojuan@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