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13分钟前

营收增长 51%,开盘股价下跌,影石创新突破千亿市值之后

作者 | 张子怡

编辑 | 袁斯来

上市不到 3 个月,影石创新(688775.SH)已然成为今年 A 股最受瞩目的公司之一。

过去数周,影石创新股价屡创新高,有投资者在股吧评论影石创新是 "AI+ 全景 + 无人机,三大热门赛道集于一身,太具稀缺性 ",更有投资者将影石创新同寒武纪合称为 " 影后、寒王 "。

影石创新自上市后,股价表现一直不错,市值曾维持在 700 亿元左右。

8 月 28 日晚,影石创新发布了 2025 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 36.71 亿元,同比增长 51.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2 亿元,同比增长 0.25%。

财报发布后,8 月 29 日,截至发稿时间,影石股价来到 326.61 元 / 股,微跌 7% 左右(仍在实时变化中),市值超过 1300 亿元。

在这份营收上涨、净利润微增的业绩背后,影石创新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都大幅上涨,前者同比增长 100.35%,达 5.62 亿元;后者涨幅达 75.46%,达 6.28 亿元。可以看到,研发与销售的花费都已超过影石创新上半年的净利润。

千亿市值背后,影石创新要面对的是更为白热化的智能影像市场,既要直面巨头大疆,也要面对不断涌现的初创公司。

影石防守自己优势赛道同时,也在进攻对手的堡垒,最近密集发布了影像产品 GO Ultra 和无人机产品 " 影翎 Antigravity"。

而作为少数得以上市 A 股的硬件公司,影石在短期内,会有源源不断的弹药。影石显然要抓住这个更上一层的关键时期。

01 借鉴与学习

影石创新正站在行业的转折点。

2025 的一级市场里,智能影像领域赛道的创业变得热门。不少公司都开始做起肩颈以上的挂坠 mini 相机。

36 氪了解到的有,追创创投投资的光子跃迁,其首款影像产品的形态,至少在初期对标的即是 Insta360 GO 系列;前美团技术高管创立的 Looki,其初代产品 L1 定位为多模态 AI 硬件,形态为挂坠相机,对标的人群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有亲子视频记录需求的消费者等,在受众群体上,跟 Insta360 GO 系列的群体有重合度。

至于大疆,早有外媒报道称,大疆研发 Osmo Nano 可能是其最小的运动相机,并计划于 8 月或 9 月发布。毫无疑问,其形态和功能也在对标 Insta360 GO 系列。

过去,影石的 GO 系列作为一个看似小众的产品,显示出惊人的爆发力。影石创新财报显示,2022 年到 2024 年,GO 系列销售收入分别为 1.27 亿元、4.62 亿元元和 9.01 亿元,这种增速在当下的消费电子行业并不常见。

Insta360 GO3 系列 图源 / 影石创新

而且,影石创新发掘出旅游、生活类视频用户这一全新的群体,并完成了用户教育。

影石创新让其他人看到影像赛道的潜力。而在中国,有利可图的硬件生意绝不会缺少跟风者。以运动相机为例,手机厂商多年以来在手机镜头上对供应链产业的培养,已使得影像类产品所需的镜头模组、结构件、电池等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

初创企业短时间难以攻克大疆 Pocket 的云台等技术,也难以突破影石创新全景相机系列的技术壁垒,但足以在珠三角攒出一款形态迷你的相机类产品。

这是贴身肉搏的时代,公司之间的战线在不断变化,影石只能不断加高自己的城墙。

02 是超越还是被超越

GO Ultra 发布于 8 月 21 日,定位为 GO 系列全新旗舰子线。其一改过去 GO 系列 " 拇指相机 " 的超 mini 形态,重量更沉、体积更大。当然,性能也更强悍。

Insta360 GO Ultra 图源 / 影石创新

从配置上来看,GO Ultra 将影石旗舰全景相机 X5 同款的 1/1.28 英寸大底传感器带入 GO 系列,感光面积相比 GO 3S 提升达 221%;其内置和全景相机 X5 同款的 5nm AI 芯片,算力提升 50 倍。因此,画质上能实现最高 4K 60 帧的超高清画质,夜景录像能力也有提升。

续航方面,GO Ultra 称为全球首款搭载叠片电池的运动相机,在长续航模式下,单相机可实现 70 分钟续航,搭配拓展舱续航超 200 分钟。

GO Ultra 主机重量 53g,GO 3S 主机重量为 39g。虽然新一代产品比之前重了 14g,但仍然是目前最轻的运动相机。

在 GO Ultra 设计形态上的改变能看出:过去力求轻巧和性能平衡的影石也在学习 " 妥协 "。

GO 系列的超 mini 形态,注定会约束续航和画质,这是结构上先天的劣势。影石沿袭着拇指形态、四代产品的迭代,或许已经将这款产品性能压榨到极限。GO Ultra 改变过去的 " 拇指 " 结构,释放更多的空间,全面提升性能,或许能更好的应对竞争激烈的影像市场。

这是一种防御的姿态。作为一家承载股民期待的上市公司,影石还必须进攻。

而他们选择去啃硬骨头。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赛道,常年占据 70% 以上的份额。不过,在影石创新半年报中,公司管理层也对无人机业务抱有不少期许。他们认为无人机品类有着上限更高的市场规模,且有很多需求依然没有被满足。同时全景无人机这样一个全新品类,能够做到传统相机和传统无人机无法做到的功能、覆盖更多全新使用场景,能够创造增量市场。

影石创新未来计划推出两个品牌的无人机产品,包括自有无人机品牌和影翎 Antigravity 全景无人机品牌。不过,截至目前该全景无人机产品尚处于公测阶段,仍在解决量产问题,未正式发售。

除了无人机之外,影石创新还有不少在研的新产品,包括新一代穿戴式相机、可穿戴饰品相机、智能飞行机器人、手持便携式 Vlog 相机等等,在研项目达 13 个,预计总投入达 16 亿元。

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硬件企业得以成长的关键。影石创新的研发费用,或许还会持续增长。不过,牺牲部分短期利益,投入到更重、更不可控的技术研发中,是一家硬件企业跨越鸿沟的必经之路。影石创新如此年轻,此时此刻,它的眼前还屹立着太多高山。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