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50分钟前

百亿蓝海待爆发!葵花药业双线突围撬动“一老一小”医药市场

一家 OTC 龙头在 " 一老一小 " 的战略棋盘上落下关键两子。

8 月 18 日西普会现场,葵花药业一次性亮出聚乙二醇 3350 散、布洛芬混悬液两款即将商业化的新品,两条高景气赛道的供给缺口补齐被同步按下 " 加速键 "。

当前,我国便秘治疗市场长期受限于刺激性泻药的安全隐患与进口药垄断;而精细化育儿浪潮下,儿童退烧药市场面临剂型适配性不足、家长普遍焦虑用药安全等问题。

葵花药业以最新的 " 原研首仿 + 专用剂型 " 组合拳,切入 " 一老一小 " 两大增量人群。两款新药均在三季度展开铺货,补足行业用药的 " 真空地带 ";同时三个品种正处国家药监局审评阶段、三款在研新品稳步推进,把资本市场对公司 " 第二增长曲线 " 的探讨从预期推向业绩兑现阶段。

便秘与儿童退热市场的 " 真空地带 "

外卖续命、久坐修仙、深夜报复性熬夜……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让便秘成为困扰众多成年人的一大 " 难言之隐 "。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便秘患病率在 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 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 岁以上发生率达 22%。

数以亿计的人群都在马桶上 " 渡劫 ",但成人便秘市场却长期受到 " 两头挤压 "。

一头是信息不对称。国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半把肠道当试验田,随手抓起 " 速通药 " 就往肚里灌,而消费市场长期被不甚健康的刺激性泻剂所占领。

传统便秘治疗药物中,蒽醌类刺激性泻药被广泛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一项涉及 1800 例结肠镜检查的研究中发现,32 例结肠黑变病患者均有服用蒽醌类泻药的历史。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不仅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还会让患者产生停药依赖,对肠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尤其是中老年群体肠道功能衰退,对刺激性药物不耐受;职场人群则因作息紊乱,不规律的偶发性便秘频发。他们都迫切需要一种温和且长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真正需要的,是一款吃得久、停得掉的更安全的药剂,而国内这一市场仍处于 " 真空地带 "。

儿童退热市场则是另一种 " 错位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 年布洛芬混悬液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突破 15 亿元,同比增幅达 15.52%,但用药剂型与需求呈现脱节状态。

《中国儿童用药安全白皮书》显示,当前儿童专用化药占比不足 5%,口服溶液剂、混悬剂等适宜剂型不足 10%。《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则指出,我国 14 岁及以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 7.8%,86% 的儿童药物中毒事件发生于家庭用药环节。

低龄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剂量的要求极为严苛,需要服用剂量小且能够精细调节的产品。尤其在退烧领域,市面上主流的布洛芬混悬液在剂量分割上还不够精细,因此而导致的喂药难、剂量控制不精准等痛点。

当成人便秘撞上 " 信息黑洞 ",婴儿退烧遭遇剂型缺口,市场缺的不只新药,更是一把能同时劈开高价垄断与用药盲区的利刃——这正是葵花药业此番 " 一老一小 " 双线破局的价值锚点。

" 首仿 + 独家剂型 " 拉开新市场闸门

不同于常规发布会只 " 秀肌肉 " 的套路,葵花药业此次亮出了一份更详细的研发成果落地清单。

2025 年 3 月,葵花药业迎来重大利好消息,聚乙二醇 3350 散(产品名:科畅)和小葵花将将 布洛芬混悬液两款新品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并迅速在 7 月先后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

前者以国产首仿之势,把成人便秘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进口垄断的橱窗里请进寻常百姓家,也刷新了葵花新药落地的最快速度,为后续产品的快速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后者则用两款剂型的混悬液,替不会说话的婴幼儿补上精准退烧的剂型缺口。

这两张牌的指向一致,都聚焦于同一个关键点——补齐商业拼图。补的正是 " 一老一小 " 两大人群未被满足、却被忽视的临床 " 真空 ",并且市场空间巨大。

先看 " 一老 " 市场,便秘人群已经是线上购药第一大人群。QYResearch 调研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便秘药市场销售收入 37.25 亿元,预计 2029 年可以达到 73.13 亿元,2023~2029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9.85%。

科畅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进口产品在便秘领域的垄断,填补国产渗透性通便药物的市场空白,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了可靠可及的国产治疗方案。

与乳果糖对比,其需要借助肠道菌群代谢才能发挥作用,这一过程不仅会产酸导致肠道 pH 值降低,影响肠道菌群健康,还可能产气,引发胀肚、腹痛等不适症状。科畅则通过氢键结合大量外源性水分,纯物理作用软化粪便,增大粪便体积和重量从而促进肠道蠕动。

文献出处:

1.LeeRobichaudH,ThomasK,MorganJ,NelsonRL.LactuloseversusPolyethyleneGlycolforChronicConstipation.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0Jul7; ( 7 ) :CD007570.doi:10.1002/14651858.CD007570.pub2.PMID:20614462.

2.ATTARA,L MANNM,FERGUSONA,etal.Comparisonofalowdosepolyethyleneglycolelectrolytesolutionwithlactulosefortreatmentofchronicconstipation [ J ] .Gut,1999,44 ( 2 ) :226-320.

从作用机制来看,科畅具有 " 三不 " 特性:不被肠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不经肝肾代谢。这让它发挥作用时既不加重身体肝肾负担,也不产生气体引发腹胀腹痛,只以 " 原型形式 " 与软化后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就好似一辆洒水车,只路过,不停车。

临床试验里,受试者服用科畅仅仅一周,排便频次便从平均 1.5 次 / 周跃升至 4.5 次 / 周;服用两周后,数字继续爬升到 6 次 / 周,粪便形态保持在柔软的 " 香蕉便 " 区间。而当疗程结束、药物停用,受试者仍能维持 52 周以上的正常排便,长期治疗效果更佳。

在 " 一小 " 的儿童退烧领域,葵花药业推出的布洛芬混悬液同样具备开创性。

小葵花将将 布洛芬混悬液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建立了 18 项企业内原料严控标准及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药物溶出释放率 10% 的提升,降低了 0.2% 的杂质含量,并改良了防腐体系,从而确保药效的稳定性,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安心的选择。

作为儿药第一品牌,葵花已占据全国 30% 以上的儿药市场份额,却仍在深耕儿童发热领域,小葵花将将 布洛芬混悬液与小葵花旗下退热家族成员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医用退热贴,协同构建了一套完整退烧解决方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适用于 38.5 ℃以下患者,可预防低烧变高烧;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 38.5 ℃以上患者,可缩短退热时间并预防反复发热;此外,联用小葵花温感变色的医用退热贴还可实现可视化退烧。

目前,两款新药均可全面投入市场销售,将在三季度展开铺货,业绩增长路径清晰可见。

从单点爆品到梯队接力的管线纵深

2024 年以来,中成药 OTC 面临中药材价格上涨、消费疲软及中药集采联动压价等多重不利因素,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

面对阶段性经营压力,葵花药业保持研发投入强度、加快新品研发上市,同时战略推动数智化运营体系搭建、梳理下游渠道库存,用 " 买、改、联、研、代 " 的五字内功,把阵痛期硬生生练成了二次起跳的蓄力期。

在研发方面,葵花药业已成功构建起 " 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 的良性发展格局,研发管线密集推进," 一老一小一妇 " 战略进一步深化,业绩增长动力充足。

除上述两款新品外,葵花还有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口服溶液、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熊去氧胆酸胶囊三个品种正在国家药监局审评阶段;儿童维 D 钙咀嚼片、碳酸钙 D3 片等三款在研新品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中成药领域,葵花药业根据国家第一批经典名方目录,开展了经典名方研发项目开发,同名同方药开发以及中药品种保护(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工作正在进行中,已上市中成药产品(定坤丹、血府逐瘀丸、乌鸡白凤丸)也在二次开发中。

化药板块更是热闹非凡。截至 2024 年底,葵花近四十个在研品种在儿科、成人消化、妇科三条主赛道同时起跑,目前已有部分品种处于放大生产、BE 试验以及注册申报等阶段。

如今,葵花成人药品牌家喻户晓,小葵花儿童药品牌也已成为行业领导品牌。经专业机构评定," 葵花 " 品牌价值 201.56 亿元," 小葵花 " 品牌价值 164.22 亿元。

品牌势能之外,葵花药业进一步构建了完善的自控营销网络。近 30 个事业部级销售单元、400 支省级销售纵队、500 家医药流通伙伴,紧密对接着 8000 家等级医院、诊所,以及超过 45 万家零售终端网点。这让葵花每一次铺货都达成精准投递,而非漫长的市场渗透。

从批文到生产线再到终端货架,葵花药业用一条完备的产品雁阵,把今天的成绩单和明天的想象力牢牢串在一起——上一代稳收现金流,这一代强攻市占率,下一代预埋颠覆力。

从市场反馈来看,近一个月葵花药业的股价呈现上扬趋势,刚刚站上半年线,个股突破半年线通常被视为中期强势的信号,可能会吸引众多技术派资金入场。同时,葵花当前股价乖离率较小,短期回调风险较低,若后续能持续站稳半年线,很可能延续上涨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葵花持续践行高比例分红政策,体现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现金流管理能力。随着新品放量,下半年流感季或带动老品继续走量,业绩正向剪刀差正在出现。

当 " 有葵花的地方充满健康 " 从企业愿景变成可落地的商业增量,葵花药业撕开的不只是原研首仿的垄断裂缝,更是中成药 OTC 企业 " 二次成长 " 的全新叙事。从儿药龙头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商跨越,葵花药业的市值弹性空间,或许才刚刚打开。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