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6分钟前

2000 元 / 千字,微短剧 IP 成新焦点,平台多次发布剧本激励计划

文 | DataEye

近日,快手星芒短剧上线 " 星芒创想计划 ",面向全国发起剧本征集活动,通过创新评审机制、现金激励、资源扶持等方式孵化优质项目,打造精品微短剧 IP,单赛道冠军奖金达 8 万元。

目前,各平台都推出了对微短剧剧本的扶持政策,对入选的微短剧剧本提供制作支持和现金奖励。快手对剧本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

本期 DataEye 将解析快手 " 星芒创想计划 ",并分析行业为何越来越聚焦剧本,以及微短剧 IP 化的商业价值。

一、快手 " 星芒创想计划 "

今年以来,快手多次发布微短剧相关的扶持政策。如与平遥国际电影展合作的聚光短剧计划以及今年升级的星芒短剧合作政策。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快手平均日活用户和平均月活用户分别达到 4.08 亿及 7.12 亿,重度用户规模达 1.46 亿。在快手累计上线的超 1000 部星芒短剧中,有 378 部播放破亿。

" 星芒创想计划 " 中,共分有古风、喜剧、家庭、恋爱和逆袭五个赛道。五个赛道均为当下精品微短剧的热门赛道,覆盖面较广,同时在介绍中也备注避免 " 套路化公式 "。

仔细来看,五个品类赛道是快手对爆款的复刻。

以古风赛道为例。古风是快手短剧星芒榜 TOP30 中占比最高的热门题材。这个赛道诞生过《东栏雪》《临夜传》《撒野》《长公主在上》等播放量达 5 亿左右的作品,其中《东栏雪》《长公主在上》等作品是微短剧行业的现象级爆款。

而喜剧赛道中,快手星芒短剧上线了潘长江主演的《进击的潘叔》、谢广坤主演的《广坤骑遇记》、张晓龙、斓曦的《我在大宋开酒吧》等爆款微短剧,播放量均破 3 亿。这一赛道主要吸引明星大咖入局,让微短剧自带关注度。

因此,从 " 星芒创想计划 " 的五个品类赛道可以看出,快手意欲通过五个爆款品类来进一步挖掘细分用户喜好,复刻热门爆款,同时吸引大咖入局,为快手带来话题量并提升微短剧商业价值。

从活动激励来看,此次 " 星芒创想计划 " 中,共有现金激励、资源扶持和奖项背书三方面激励。

其中,计划共设置了 40 万元的现金激励,每个赛道的冠军可获 8 万元奖金,折合千字约 2000 元。

资源扶持中,计划将为优质剧本撮合头部演员与资深制片,提供最高亿级宣发资源扶持。从这一角度看,快手作为平台方,为优质剧本链接资源,包揽项目剧本、制作与发行,能为优质项目兜底。

二、平台越来越聚焦剧本

(一)平台对剧本的扶持力度加大

作为最早布局微短剧的平台之一,快手多次对微短剧创作者发出扶持政策。

就今年以来,除了星芒创想计划外,平台还发布了聚光短剧计划,不断加持创作者,对剧本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聚光短剧计划中,分设的 " 快手磁力引擎短剧单元 " 和 " 快手星芒短剧单元 ",都直接着眼于剧本创作和制作团队。聚光短剧计划鼓励创作者在保留微短剧强节奏基因的同时,创作出突破微短剧传统套路、人设和叙事的剧本,并且在创作过程中秉持正向的精神内核底色。获奖作品将享有至高百万的制作开发投入及资源扶持,并于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期间进行产业试映。

可以看出,平台对微短剧剧本的扶持政策,能精准匹配不同风格创作者的需求,不仅开出重金,也通过电影展的平台来提升作品商业价值与影响力。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快手对微短剧创作者的扶持政策持续加码。

(二)为何平台越来越看重剧本

1、行业视角:微短剧行业回归创作本质,创作者生态的成熟和价值越来越被认可

从行业视角来看,目前微短剧正在回归创作本质。随着行业发展成熟,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观众对套路化内容产生审美疲劳,转而选择精品化内容。2025 年来,《家里家外》《好一个乖乖女》《念念有词》等精品剧爆发后,观众对精品剧的需求直线上升,微短剧从 " 速食 " 升级为 " 正餐 "。由此行业对微短剧剧本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上升,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被看见、被认可,用心创作、能满足观众新需求的创作者及其生态价值凸显。

同时,免费模式的兴起也是微短剧行业愈加注重创作本质的原因。当下,免费微短剧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加大,不再依靠卡点吸引付费,使得观众在看剧时更注重品质。因此,这也在倒推微短剧在创作过程中将重心放在提升剧本品质上。

此外,官方也在推动微短剧创作端走向精品化。自微短剧兴起以来,广电总局对微短剧共计发布了 6 次管理提示,引导微短剧在创作端回归内容本质、坚守文化底线、提升艺术品质。

2、平台视角:剧本可以衍生的内容多样(真人短剧、漫剧甚至游戏),愈发值钱

对平台来说,好剧本的价值很高。

剧本除了被拍成长剧、微短剧外,还可以改编成漫剧等形式。同时,平台还可以在同一种形式里进行翻拍,让剧本成为 IP,以此再产出各种衍生品,提升剧本商业价值。

大量网文小说改编微短剧、电视剧、电影的例子。可以看出,剧本作为优质内容的 " 基因库 ",能持续衍生出多种内容形式,每个形式的叙事节奏等差异化内容能够吸引不同的受众,扩大剧本价值。

快手 8 月 8 日发布的《2025 年快手短剧白皮书》提到,2025 快手星芒短剧精品化战略中,将拓宽内容边界,将短剧 IP 反向拓展至游戏领域,提升内容辐射力与影响力。这意味着当优质剧本发展成 IP 后,能改编到更多的娱乐领域,为平台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因此,快手发布多项政策征集优质剧本,不仅是推动创作者产出优质短剧,也是对后续项目 IP 化的布局。

三、平台宏大野心:微短剧 IP 化商业价值有多大?

不仅快手,当下不少平台也正在布局微短剧 IP,计划通过 IP 化的形式扩大其商业价值。

(一)衍生续集热度高

微短剧 IP 化的商业价值具体体现为衍生续集热度高,如《云渺》《十八岁太奶奶》等系列,推出续集后热度表现突出。

爆款微短剧推出续集将成为下一趋势,这说明微短剧 IP 化有巨大的潜力待开发。在 IP 化中,观众能通过首部作品建立起稳定的角色、背景、剧情认知,形成 " 追剧惯性 "。在首部的质量背书下,用户对衍生续集自带粘性。相应地,衍生续集也会在老用户的自发传播下带来新流量。通常来说,衍生续集能同时吸引新老用户,热度 " 一部更比一部高 "。

总的来看,微短剧 IP 化能有效提升 IP 生命力,将短剧从 " 短期流量 " 变为 " 长期资产 "。在用户追剧过程中,平台也能利用用户对微短剧的路径依赖,提高用户留存时长,这正是提高微短剧 IP 商业价值的体现。

(二)反向推动前作、原著热度

微短剧 IP 化除了能提升衍生续集热度外,还能反向推动前作、原著热度。

一方面,衍生续集在吸引新用户后,能激活新用户对前作、原著的探索欲。IP 化意味着剧情的延伸,虽然新的作品会讲述新故事,但剧情的背景不变,会与前作、原著形成信息关联,同时续集也会回应前作的伏笔,这些联系都会引导新用户向前作、原著溯源,让前作、原著的热度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除了新用户 " 补课 " 外,老用户在新作上线后也会对前作进行二刷,为前作提供播放增量。如情感类的微短剧,CP 粉会从前作中重新找糖嗑。

此外,平台的算法关联机制也会设置关键词关联,用户在搜索新剧时,平台会自动关联到前作、原著,引导用户溯源,从而提升整个 IP 的热度。

平台对 IP 的布局,不仅能带动 IP 商业价值,同时也能有效刺激用户增长留存、提升平台影响力。快手在星芒创想计划中加大扶持力度,征集优质剧本,是对自有 IP 库的补充,也意味着快手嗅到了微短剧行业 IP 化的大趋势并积极入局,吸收原创 IP 并为其所用。而当微短剧 IP 化成熟后,行业也将踏入新的精品化阶段,迎来更规范的发展格局。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