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13小时前

时隔 10 个月,沪指攻克 3674 点!券商首席:行情不止于此

经过一段时间的小步慢跑后,今日盘中,沪指正式突破去年 "924" 行情创下的阶段高点 3674 点,并保持至收盘。与此同时,今日,两市成交量也在近阶段首次突破了 2 万亿大关,显示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那么,如何看待此次突破的意义?对比去年 "924",此轮行情呈现出怎样的新特征?行情后续的演绎节奏是否将进一步加速?站在目前时点,应更加关注哪些行业,未来市场风格是否会有所转向?

今天,多家券商的相关行业首席分析师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

突破 3674 点引发市场热议

截图自:国金证券今日发出的海报

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金额变化 截图自:Choice 数据

8 月 13 日大盘放量上涨,沪指正式突破去年 "924" 行情创下的阶段高点—— 3674.4 点,并创出 2021 年 12 月下旬以来的新高,逼进 2021 年创下的 3700 点一带。

全天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 2 万亿元。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年内只有 4 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 2 万亿元,除了今日外,其余 3 个交易日均出现在 2 月。不过,今日的成交量较去年 "924" 期间仍有差距。

对于此次突破前高,某头部券商策略首席较为乐观地指出:" 自 4 月 7 日以来,我一直讲没有二次探底,中国股市会有新高。今天上证突破 3674 点,中国股市也不会止于此,7 月份以来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

不同于 "924" 行情的快涨,今年 6 月以来,A 股市场呈现出近年来不多见的连续稳步慢牛走势。那么,推动市场持续稳步上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程强今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指出,近期行情强势源于流动性 + 基本面 + 政策面的共振。

"一是流动性宽松充裕。2025 年的流动性呈现出‘多路资金共振’的格局,近期沪指连续刷新年内高点,杠杆资金加速进场,两融余额重返两万亿大关,为 2015 年 5 月以来首次。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正在加速入市,一季度权益投资余额增加 3604 亿,同比增 92%,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长钱’支持。此外,全球流动性环境出现拐点预期,未来有望缓解新兴市场的外部压力。

二是基本面更加夯实。2025 年上半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预计达到 5.3%,增速比 2024 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 0.3 个百分点。中观上,A 股市场处于盈利周期的底部区域,增收不增利有望迎来改善。库存周期显示当前处于 ' 主动去库存 ' 向 ' 被动去库存 ' 过渡,库存连续 3 个月回落。高端装备制造业率先进入复苏周期,装备制造业的 8 个行业中 4 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结构上,产业动能实现新旧转换。随着国家‘反内卷’持续深化,传统行业正在经历供需侧的再平衡,而以 AI、创新药、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三是政策托底力度显著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打好政策 ' 组合拳 ',政策协同性显著增强,2025 年 7 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华福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师周浦寒则表示:" 流动性是行情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两融余额再度突破 2 万亿元关口,创下十年来新高。此外,‘反内卷’预期也是重要支持,‘内卷’行业有望通过整治低价无序竞争、退出落后产能等方式,促使价格回升,修复自身盈利能力,此前相关行业涨幅明显。叠加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世纪工程’开工、海南自贸港封关、WAIC 2025 开幕、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等利好接力,涌现出较多的结构性机会,共同助力市场走强。"

本轮行情大消费板块明显 " 滞涨 "

虽然大盘点位已超出去年 "924" 最高点,但此轮行情的特征较 "924" 时期有所不同。

某大型券商策略首席认为:" 首先,上一轮基本全部是政策的预期,这一轮的话,一来整个基本面的改善是比较顺畅的,经济和上市公司的盈利修复速度都挺快;第二,从增量资金的角度来看,上一轮基本上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这一轮个人投资者和中长期资金相对比较均匀,所以整个行情也走得更稳健一些。"

程强则表示,虽然当前点位与去年高点相差不多,但驱动内核已从政策脉冲刺激转为 " 长期制度优化、政策‘组合拳’ + 流动性宽裕、长钱入市 + 经济复苏、产业升级 " 三位一体的健康结构。其认为,后市持续性或将更佳。

此外,本轮行情,驱动大盘的主力板块较 "924" 也有所不同。

据 Choice 数据统计,去年 "924" 期间,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前 10 的行业分别为美容护理、计算机、非银金融、电子、电力设备、传媒、医药生物、国防军工、通信、食品饮料。

相比之下,今年 6 月以来,涨幅排名前 10 的行业分别为通信、有色金属、电子、综合、国防军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钢铁、传媒、医药生物。

由此来看,去年 "924" 期间,曾作为行情主力的大消费板块在近期表现较弱。

今年 6 月以来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表现

据 Choice 数据统计,今年 6 月以来,食品饮料、美容护理、家电行业等大消费行业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倒数,与 "924" 时期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对此,东吴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苏铖向记者表示," 今年仍然看到消费整体承压态势,提振消费有待更大领域落实,6 月单月社零里面餐饮仅增 0.9%,这是非常低的一个数字,虽然受短期 ' 限酒 ' 影响比较极端,但也反映了真实消费力和消费意愿处于低位。"

后市有望呈现 " 慢牛 " 格局

随着市场突破前高,目前市场乐观情绪渐浓。在今日采访中,多家券商的相关首席就行情后续的演绎节奏表达了看法," 慢牛 " 是主流观点。

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花小伟向记者表示,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但当前 A 股的估值仍然不贵。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深交所创业板与上证所主板 A 股平均市盈率处于近 15 年的 50% 分位数以下,深交所主板估值偏贵处于 67% 分位数;上证所科创板则处于上市以来的 55% 分位数。

在他看来,后续股市机会仍然较大,有望成为新的 " 财富锚 "," 在当前其他大类资产收益率不佳的大背景下,已经体现了较好的财富效应的股市估值仍然不高,叠加政策层面的持续鼓励呵护,我们认为后续股市仍然具有较好的机会,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百姓新的财富锚。"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些券商还对后市给出了点位的判断。上述头部券商策略首席预计," 上证指数今年内的高点在 3800-4000 点,未来的行情也会更全面。"

而在一片看多声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程强向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已具备基本面(产业升级、技术突破)、资金面(长钱主导、多路资金共振)、政策托底(强监管护航、政策 " 组合拳 ")三大慢牛基石,但仍需警惕流动性结构分化与外部政策反复。

分析师:未来行情或仍偏成长

尽管今日大盘强势站上新高,但从市场内部来看,上涨个股和下跌个股家数都有 2000 多只,因此结构性依然重要。

今年来," 小微盘 + 银行 " 的组合收益率较高。那么,这类结构接下来是否仍然有配置价值?还是风格会有所转向?

对此,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大多表示,未来的行情可能仍然偏成长。

周浦寒指出," 结合低位挖掘与产业逻辑,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成长行情扩散的相关行业,如国防军工(航天装备、军工电子)、医药生物(医疗器械)、AI(半导体、计算机设备、IT 服务、互联网电商、数字媒体、广告营销)、汽车(汽车零部件、乘用车等)。"

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则认为,当前来看,大盘成长和中小盘成长短期相对大盘均可能占优;A 股短期将延续慢牛趋势,可能继续震荡偏强,短期建议继续逢低配置科技成长和周期。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标签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经济数据提前公布,事实新闻一手掌握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