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5小时前

达美乐“ 30 分钟必达”完美叙事下,暗藏裂痕

文 | 全球财说,作者 | 潘妍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在全销售渠道提供 "30 分钟必达 " 承诺的比萨公司," 达美乐比萨 " 品牌中国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01405. HK)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持续亏损多年,于 2024 年才实现盈利。

" 披萨一哥 " 在华水土不服

凭借 "30 分钟必达 " 承诺,达美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掌握美国超 90% 的比萨外卖市场,并逐渐走向英国、印度、日本等地区,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披萨品牌。

但作为达美乐十大国际市场之一,中国却成为达美乐难以完美攻占的市场,始终落后百胜中国(09987.HK)特许经营的必胜客。

截至 2024 年末,达势股份在中国运营着 1008 家门店,数量仅次于印度、英国。2025 年一季度该数据进一步增至 1105 家,而在 2022 年达势股份 IPO 时期,达美乐在中国地区的门店尚未超过 500 家。

作为达美乐品牌中国运营商,随着门店网络快速扩张,2022 年至 2024 年,达势股份营收额由 20.24 亿元增至 43.14 亿元,年复合增速可达 45.99%。以 2024 年中国市场比萨销售额计,达美乐排名第二,仅次于必胜客。

但规模扩张并不等于吸金能力的提升,单从盈利能力来看,达美乐在中国的发展远远谈不上优秀。

结合历史已披露数据,2019 年至 2023 年,达势股份呈持续净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达 11.77 亿元,直至 2024 年才首次实现年度盈利,净利润为 5519.50 万元。

与常年超 70% 的毛利率水平相比,2024 年达势股份 1.28% 的净利率可以称为在 " 弯腰捡钢镚 "。

达势股份的盈利困境,源于特许经营商本质是在替别人打工。

首先是高昂的授权费,随着达势股份持续扩容,每年向达美乐集团缴纳的授权费也在升高,不断蚕食利润。

2020 年至 2024 年,达势股份向达美乐集团缴纳费用(门店特许经营费、特许权使用费、软件许可费及年度升级费用)累计金额分别为 2824.2 万元、5010.2 万元、6194.2 万元、1.49 亿元。

其中,2024 年达势股份门店净增数量创新高,净增 240 家新店,公司向达美乐集团缴纳费用同比增长 43.27%,金额近乎当期净利润额的 3 倍。

其次,相比达美乐集团其他国际市场通过加盟商赚钱,可在供应链大做文章。达势股份作为运营商,仅拥有特许经营权,无法开放加盟,所以旗下千家门店均为直营,日常运营成本可想而知。

根据达势股份财报披露,公司的运营成本包括以薪金为基础的开支、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使用权资产折旧、厂房及设备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可变租赁付款、短期租金开支、水电费、广告及推广开支、门店经营及维护开支及其他开支等。

2020 年至 2024 年,达势股份运营成本分别为 10.66 亿元、14.76 亿元、18.16 亿元、26.31 亿元、36.90 亿元,占各期收益比重由 96.38% 降至 85.54%,边际效应虽有所显现,但成本比重仍过高,成为达势股份此前难以盈利的关键。

"30 分钟必达 " 是优势还是桎梏?

从运营成本结构来看,除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外,员工薪酬开支为主要成本支出。2020 年至 2024 年,达势股份员工薪酬开支占收益比重分别为 42.5%、43.7%、38.8%、38.64%、27.12%。

而达势股份的人工成本之所以较高,在于为其贡献近 5 成营收的外卖业务需雇佣大量的专职骑手,以确保 "30 分钟必达 " 承诺。达势股份多次强调,高峰时段店员亦需充当骑手进行配送。

不过,相较于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送餐平台,达美乐骑手配送效率劣势显著,即返程时空载,难以高效分摊人工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曾在国际市场被达美乐奉为市场份额收割利器的 "30 分钟必达 " 承诺,来到外卖业务十分发达的中国市场,时效吸引力已被大大削弱。

为提高配送服务优势,达美乐在赔付方面下足本金,即承诺若订单超时,平台会自动赔付消费者一张免费的 9 寸披萨劵,搭配任意产品即可下单。

假设推算,原材准备并进入烤炉约费时 2 分钟,烘烤时间最少 8 分钟,再花 1 分钟出炉质检包装,留给骑手至多 20 分钟的配送时间,按照达美乐 2-3 公里配送范围时间尚算充裕。

但仍有消费者反映,达美乐的 "30 分钟必达 " 承诺存在披萨券循环、骑手提前点击送达等现象。" 连着迟到三次,一直用赔付的披萨券点餐 "、" 送餐超时了,没有赔券,因为骑手提前点击送达 "。

为确保准时,达美乐门店开始缩窄配送辐射区域,导致周边顾客下单率大大减少。

有消费者反映,距家最近约 2 公里左右的达美乐门店,骑乘时间在 10 分钟之内,但却被划分至不可配送区域范围。" 如果想吃需定位在小区对面马路,吃了两次之后嫌麻烦干脆放弃 "。

对于以上现象,虽品牌方强调为小概率事件,但仍为其看似完美的 "30 分钟必达 " 叙事留下一丝裂痕。

可预知的是,身处低门槛、高复制性的休闲快餐赛道,除配送时效的故事外,达势股份仍需加速门店布局,以确保份额优势。

如何做好 " 本土化 " 经营?

不过,观察达势股份的门店网路布局却发现,公司目前门店网络较为集中,选址谨慎。

截至 2025 年 3 月末,达势股份超千家门店覆盖 45 个中国城市,仍有不少空白市场未被开发。对比规模远超达美乐的必胜客来看,截至 2024 年末,旗下 3724 家门店已触达超 800 个中国城市。

这也造成达美乐披萨进军中国市场近 30 年时间,且每年支出不少资金在广告投放上,但仍有部分地区消费者对这一品牌感到陌生。2022 年至 2024 年,达势股份广告及推广开支金额三年累计达 4.94 亿元。

除开拓新市场带来的高昂运营成本,达势股份新店选址与供应链建设不无关联。据了解,达美乐中央厨房将做好的面团配送至各门店,门店接单后手工揉制拍成饼底,以供后续加工。

截至 2024 年末,达势股份在中国共建设 4 个中央厨房,分别在三河、北京、东莞、上海,主要服务于华北、华东及华南地区。供应链建设的局限,成为达美乐在中国西部及东北部长期空白的根结所在。

为确保日后中央厨房以及新市场建设,达势股份需拥有强大的资金储备。截至 2024 年末,达势股份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 10.69 亿元,尚可覆盖账上 2 亿元的短期借款,以及 2.49 亿元的应付账款。外加 2024 年公司成功扭亏,似乎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无法忽视的是,达势股份准备 " 突击 " 的时间节点,恰好是中国披萨市场的行业寒冬。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 年,中国现制披萨市场规模增速由上一年的 8.0% 降至 4.2%,增速创近 5 年新低。

在此背景下,达势股份进行本土化菜单调整,2024 年将核心菜单精简至 32 款产品,但每月推出 2 至 3 款本土化新品,如金沙咸蛋黄嫩鸡披萨、小龙虾酥香嫩鸡披萨等中国消费者偏爱口味。

对比来看,必胜客选择布局 " 披萨 +" 业态,并深耕下沉市场。2024 年,必胜客对标 " 平价意餐 " 品牌萨莉亚推出 "Pizza Hut Wow 乐享店 ",餐品主要为披萨、意面、炒饭、小吃,价格则位于 10 元至 30 元之间。

必胜客正不断向平价靠拢,让强调 " 性价比 " 的达美乐开始产生危机。

2024 年末,必胜客喊出 " 一价到底 " 的口号,将比萨、小食、饮料等 30 款主线产品价格下调,如 9.9 元起就能有饮品和甜品。根据百胜中国披露,2024 年必胜客售价低于 50 元的披萨销售额按年增长 50%。

" 护城河 " 优势正逐一被攻克,2024 年好不容易完成扭亏的达势股份,能否在门店快速扩张下持续盈利,《全球财说》将持续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