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时代财经 17分钟前

存取超 5 万元,不用再登记?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将至!专家:反洗钱监管并未放松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昕迎

金融领域的反洗钱监管拟再度升级。

近日,央行等三部门联合起草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办法》"),并于 8 月 4 日~9 月 3 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 1 月 1 日,新修订的《反洗钱法》正式施行,此次征求意见稿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应运而生。文件指出,《办法》是为了预防和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金融秩序而制定。

从总体内容来看,《办法》首先划定了需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范围,又对金融领域客户尽职调查流程、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提出多项操作规范,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制度指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取消现金存取业务尽职调查相关表述

事实上,早在三年半之前,监管部门就曾发布过一版《办法》。与 2022 年版《办法》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的部分细则有所变化调整。

2022 年 1 月,《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第 1 号发布)》发布。上述文件在第二章第十条中明确提出," 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 5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彼时该条规定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 个人存取现金超 5 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 " 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认为此举让存取款手续更为繁琐,给业务办理带来麻烦;也有网友认为这会侵犯居民的隐私。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曾在当时回应称,从统计上看,目前我国超过 5 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取业务笔数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 2% 左右,《办法》第十条的规定总体上看对客户办理现金业务影响较小。金融机构执行该规定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现金存取款业务,业务便利程度亦不会受到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最新的征求意见稿中,已取消针对 5 万元现金存取款需 " 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 " 的相关表述,现金存取业务的尽职调查要求有所降低。

对此,资深金融政策专家周毅钦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征稿》中删减,体现出金融监管部门在平衡反洗钱与便利公众金融服务之间做出的调整。此前规定引发市场关注和一定争议,在执行中也给部分民众带来不便,此次调整更加务实。"

不过,他同时强调称,这并不意味着反洗钱监管放松,"《办法》在其他方面强化了客户尽职调查总体要求,要求对‘明显异常’的大额交易加强审查,与反洗钱国际趋势接轨。"

时代财经注意到,除了现金存取业务,对于银行机构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人民币 5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等业务,新版《办法》仍有相关规定。

" 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办法》指出。

截至目前,《办法》仍在征求意见阶段,能否真正施行尚未可知。不过征求意见稿同时指出,拟将自施行之日起同步废止之前的相关文件。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