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 P7+ 在去年底上市后,月销在 7000 辆上下,算是小鹏在 MONA M03 后的另一个爆款。
但就是这个大爆款,最近却遇到了大量车主反馈,说车子的转向系统有问题。
具体表现在,车子的方向盘变得异常沉重,几乎打不动,同时车机里弹出 " 转向助力系统异常 " 的提示。
一辆在快速路上出问题的 P7+
根据车主们的反馈,转向失灵的核心原因,是这款车的转向机接插件防水有缺陷,长期使用可能会进水,导致转向机短路失效。
要是在路上失灵了,可能出什么事那是真不敢想。。。
就这么严重的一个事情,小鹏的 4S 店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选择在接插件外围打一圈胶,以起到隔水密封作用。
小鹏这次打的胶分为三种,一种是出现问题,去 4S 店修的时候给打的,这主要是较早一批车主。
另一种是问题被发现后,新车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在转向机上打好胶了,我们同事阿伟是今年 3 月底提车的,他的车就是自带了胶。
有很多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发文,4S 店会在保养的时候送你一项底盘整备服务,这个 " 整备服务 " 其实就是给线束打胶。
好嘛,出了事你不告诉我,就只是找个借口,再趁机把问题给堵掉,这换谁来能不生气?
真不好说,哥们。
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有车主查了,店里打的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线束防水密封,但并非专门的线束防水密封胶,在防水性能、耐候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短板。
咱网上冲浪的时候,就看到有车主发现打过的胶水掉了一块。
脖子哥也去咨询了一位修车多年的老师傅马哥,他告诉我这种接插件,把电线接入端子后,里面都会再打上防水胶,P7+ 这个问题可能是这个防水胶没有或者没起作用。
所以,就有了接下来让老车主们更生气的这个事。
如果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地打胶也就算了,结果老车主们发现,最近新生产的 P7+ 不再打胶了,而换了一个新的总成。原来白色的接插件,已经变成了黑色。
但为啥不直接给车主们换件呢?答案也显而易见:光是从车上拆个转向机,就可以让维修师傅拆到头大。因为这意味着你不仅得动方向盘、转向柱,还要拆前轮,动悬挂,费老劲儿了。
有些换了转向机的车主晒出的维修清单里就写得很清楚,换件需要更换转向器总成,这一项得花 4.4 个工时。
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小鹏搞出了让车主们无比愤怒的操作。
至于车质网上,最早是从今年 5 月份开始,就开始有车主投诉转向故障。
有的早期车主想换件,要多次沟通,甚至是投诉之后才答应换。
但是哥们,转向失灵这个事指不定是要出人命的啊。。。他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对有问题的批次产品,进行主动召回。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发现一个华点了。
咱们汽车市场搞了这么多年,不单单是小鹏,还有一堆比这个问题更严重的,比如隔壁那个谁谁,锁了半天功率,最后还是只能把老车主的车拉回去换电池。结果事情都闹到这个地步了,也没见他们发个召回公告。
反观国外市场,车企召回其实还挺常见的,多的时候一天甚至能刷到三四个车企的召回新闻。难道是国外车企更在意消费者?
记不记得那个日系车机油增多的问题?在国外就召回,在国内被各种投诉,但死活不召回,最终熬到了监管介入,才放弃头铁。
能搞出这种抽象新闻,还是国内对车企不召回的处罚力度不够。
我们现在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是 2012 年通过的,里面对车企不召回的处罚,基本是在 100 万以下,远不如美国和欧盟那边罚得狠。
说白了,还是得罚到肉疼,车企们才知道主动召回的重要性。所以脖子哥的建议是加大力度,最起码在这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故障上,一定要保证车企做出妥善的处理。
最后再回到这次小鹏的问题。
这两天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一些车主被店里主动联系,换了转向机,还给了积分补偿。这是好事儿。
但还有很多包括我同事阿伟在内的车主,现在还没个说法。打胶恐怕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希望小鹏能直面问题,积极解决。
毕竟哥们也才刚走起来,想要势头能保持得久一点,不真诚恐怕真不行。
撰文: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