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4小时前

六座特斯拉,搅局国产新能源

文 | 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作者 | 思原,编辑 | 茯神 九黎

没有发布会,没有长篇大论,特斯拉仅用 "Model Y L,金秋见 " 几个简短的文字,在 7 月中旬确认了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车型,即将到来。

图 / 微博

当特斯拉 Model Y L 带着 6 个座位和加长的轴距来势汹汹,不少人将其视为对国产新能源的 " 降维打击 "。

但翻开中国家庭用车市场的竞争图谱会发现,面对这位 " 迟到的选手 ",零跑、理想、问界、腾势等本土品牌早已构筑起坚固的城墙壁垒。这场看似激烈的对抗,实则更像是国产新能源主场优势的一次实力验证。

今年下半年的车市,注定会看到各家品牌在中大型 SUV 赛道拼得火热。那么,特斯拉的 Model Y L 到底用意在何?国产阵营真的慌了吗?国内家庭用车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特斯拉 " 补课 " 大六座

想要预判特斯拉 Model Y L 会对家庭用车赛道带来的影响,就需要了解 Model Y L 的发售背景和产品力表现。

自 2019 年的 Model 3 和 2021 年的 Model Y 之后,特斯拉已经很久没有推出重磅新品,所谓的焕新版也只是在外形上进行略微改动。再加上国产新能源车企的崛起,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由盛转衰。

去年特斯拉交付了 178.9 万辆新车,虽然仍是一份出色的成绩,但相较 2023 年却下降了 1.1%。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为 38.41 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3.5%。

颓势已显,特斯拉急需一款新产品来提振销量。而在国内市场,大空间的新能源 SUV 一直很受消费者青睐,所以中国特供版的 Model Y L 便成了寄予厚望的 " 杀手锏 "。

从目前的曝光以及工信部的申报信息来看,这款 Model Y L 绝非简单的 Model Y 拉长版,也并非北美市场推出的 7 座版,特斯拉的工程师们可以说是进行了一番 " 大手术 "。

公开信息显示,Model Y L 的车身总长来到了 4976 毫米,比 Model Y 长了 179 毫米,轴距达到了 3040 毫米,增加了 150 毫米,甚至比 Model X 还要长。同时,车身高度也增加了 44 毫米,达到了 1668 毫米,宽度则保持不变。

这使得车内空间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第三排,终于摆脱了 " 应急小板凳 " 的尴尬调侃,能够满足成年人的短途乘坐需求。

从数字的变化上可能感知不强,但通过侧面对比图来看更为直观,体现在车身的后半段。首先是 Model Y L 几乎所有的拉伸都集中在 B 柱之后,后车门的长度被明显放大;然后是 C 柱的位置显著后移,与原版 Model Y 紧凑、动感的溜背姿态不同,Model Y L 车顶线条的下滑趋势更为平缓,呈现出一种更舒展、更稳重的形态。

这也意味着,Model Y L 的出现,不是一次投机取巧的拉长改款,也并非一次锦上添花的配置升级,而是一次必要的车身架构调整。属于在充分理解国内市场需求后,设计出的一套系统性产品解决方案,并且即将被投入到一场真刀真枪的市场博弈之中。

特斯拉 Model Y L 的核心升级,本质上是对中国家庭用户 " 空间焦虑 " 的痛点反馈。但这步棋国产车企们早已走完,特斯拉也不再是以开拓者的身份面对同行,而是作为攻方试图分一杯羹。

国产新能源的 " 守卫战 "

早在三年之前,以理想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便开始加码大 6 座市场。最近两年,理想 L9、问界 M9、腾势 N9、领克 900 等一些列 9 系产品,以及黑马零跑的 C16 等等,很多国产新能源车企都已完成了迭代更新,并且将家庭场景需求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甚至可以说已经把 " 大六座 " 卷成了 " 移动三房一厅 "。

从空间上看,20 万级别的零跑 C16 实现了 3301mm 实际可用空间,第三排通过后翻式电驱设计,1.8 米的乘客也可舒展乘坐;从生态上看,理想 L9 的 " 小主人模式 " 构建儿童专属生态、问界 M9 的鸿蒙座舱实现 " 全家智能平权 ",这些都是基于中国家庭用车市场的多年经验所得。

过往的产品设计理念中,国产新能源品牌是在迎合消费者,而特斯拉则在扮演教育用户的角色,从屏幕换挡、门把手设计、单踏板模式等众多细节便可看出。Model Y L 可能会有新的模式、新的理念,但未必适合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因为对于家庭用车场景的用户来说,被理解或许比被教育更为重要。

另外,一款产品最终能否成功,定价策略也是关键。虽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预测,Model Y L 的价位将在 20 万至 30 万元这个极具杀伤力的价格段之间,但从产品和商业逻辑的角度看,Model Y L 的技术蓝本是目前售价 31.35 万元的长续航版 Model Y,这应是其定价的基准。

在此基础上,车身结构的加长、新增的第三排座椅,以及潜在的内饰升级,综合来看,至少会带来 3-5 万元的成本与价值提升。这意味着,新车的最终售价落在 33.5 万至 36.5 万元的区间内,才最符合商业逻辑,也就是 35 万级别。

但无论定价多少,不能忽视的是,国产新能源旗下的产品系列,几乎覆盖了所有价格段,从 20 万级的零跑 C16 到 50 万级的问界 M9,每个价格段都有若干强劲的产品,形成了 " 全价位包围 "。这种布局让特斯拉 Model Y L 恐怕难以找到价格突破口。

只是对于售价在 30-40 万价位的蔚来乐道 L90、腾势 N8、问界 M8、理想 i8 等同级别产品来说,Model Y L 的定价可能会给其带来压力。

去年的中国六座 SUV 市场,卖得好的几乎都是混动技术路线,但今年也不乏多款纯电 6 座 SUV 发布。不得不承认,特斯拉选择纯电路线切入家庭市场,势必会将纯电 6 座 SUV 的蛋糕做大,但难免也会让其他国产品牌感到担忧。

不过,一些国产车型的本土化创新早已与特斯拉甩开差距,但需要正视的是,作为全球电车龙头,后者仍是不能小瞧的劲敌。

" 家庭战场 " 将进入白热化

特斯拉 Model Y L 的入局,与其说是一个 " 威胁 ",不如说是给家庭用车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最近两年,这一细分赛道正在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排六座的大型 SUV 不仅成为了市场的新宠,更被众多品牌视为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家庭用车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并在激烈竞争中提升毛利的战略性选择。

这一切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问界 M9 和理想 L9 的成功无疑是这一场变革的引爆点。这两款车型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撕开了全尺寸 SUV 的市场缺口。

据 J.D. Power 的调研显示,2024 年超过半数消费者购车时的首要考量已经变为了空间因素,而全尺寸 SUV 正是这一需求的完美答案。需求端的推动,才让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 成为家庭用户增购或换车的首选。

车内的第三排恰是这个 " 新买单理由 " 的核心体现。不过用户的新鲜感会很快过去,等到第一波家庭用户开过、坐过、吐槽过后,第三排就不再是车企之间你有我无的差异,而会成为做得够不够好的评判标准。

下一阶段,第三排必须具备持续价值,也就是如何让一个座位,从感性吸引转向理性留存。 在这场家庭用车市场的博弈中,特斯拉 Model Y L 的入局既是挑战,也是行业升级的催化剂。随着市场竞争从 " 有没有第三排 " 转向 " 第三排好不好用 ",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深度绑定将成为那个胜负手。

无论 Model Y L 最终产品力、定价如何,它的存在本身,就足以迫使所有定位在 30 万以上的六座以及七座 SUV,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价、配置和市场策略,以应对这个自带品牌光环和成本优势的强大对手。这场 " 家庭战争 " 的终局,或许不是谁打败谁,而是所有玩家共同将六座 SUV 的标准抬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安全性方面,车辆的碰撞防护能力和主动安全系统会不断升级,为家庭成员的出行保驾护航;在舒适性方面,座椅的材质和包裹性会更加优化,车内的隔音效果和空调系统也会更加出色;在智能化方面,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会更加成熟,让家庭出行更加轻松和便捷。

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竞争也会逐渐激烈,那些不做改变、不积极应对的车企可能会相继出局。随着消费者对家庭用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能够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紧跟市场趋势的车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对于国产新能源品牌来说,优势在于对本土化创新的深耕,深入了解中国家庭的需求变化,不断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劣势也十分明显,就是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摆脱 " 性价比 " 的标签,向高端市场进军。

特斯拉则需要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在产品设计和服务方面进行更多的本土化改进。只有真正理解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才能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过去,微型车和中大型 SUV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品牌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全尺寸 SUV 市场因其相对空白,产品难度也大,一跃成为品牌们眼中的新蓝海。

随着特斯拉 Model Y L 的到来,可以说直接让中国家庭用车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无论是理想、问界、蔚来、零跑这些新势力,还是深蓝、蓝山这些 " 厂二代 ",谁能够在这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找到独特价值,谁才能在大六座这个赛道持续领跑。

参考资料:

特斯拉中国官方产品信息

理想、鸿蒙智行、蔚来、零跑官方产品信息

董车会,《特斯拉 Model Y L,用 6 个座位杀入中国 " 家庭战争 "》

董车会,《三排六座混动大 SUV,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版本答案」》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