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果刺客 " 今夏不割了,最新鲜的水果怎么送才物美价廉?
随着国产替代化的加速,荔枝、樱桃等曾经的 " 水果刺客 " 因供应过剩、物流成本下降等因素价格跳水,西瓜、蜜桃等日常水果回归亲民价位,消费者的网购热情彻底被点燃,纷纷下单期待足不出户就能 " 尝鲜 "。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2025 年第 26 周(6 月 23-29 日)全国 6 种重点水果批发均价为 7.35 元 / 公斤,环比下降 2.5%,其中西瓜、葡萄、香蕉跌幅显著,西瓜跌 6.3%,巨峰葡萄跌 5.3%,香蕉跌 3.4%。第 27 周(6 月 30 日 -7 月 6 日)价格虽小幅回升至 7.39 元 / 公斤(环比涨 0.5%),但同比涨幅收窄至 3.9%。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浮出水面:如何确保水果 " 枝头到舌尖 " 的新鲜度?毕竟再新鲜的水果烂了都是一个味。
在这场线上水果狂欢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有以下三大巨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以多多买菜为代表的社区团购,以京东、顺丰为首的冷链巨头,以及物流网络为基础的 " 三通一达 "。
在这场线上水果消费热潮中,这三者模式上的差异不仅决定了消费者的 " 水果自由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生鲜这个万亿即时零售赛道,谁更具话语权。
01
社区团购价格下沉了,服务没跟上
自美团优选于 6 月 23 日在全国多地宣布关停后,一线城市的 " 水果自由 " 都是本地仓给的,在更偏远的小城镇想吃到新鲜水果,还得看多多买菜的。
目前多多买菜以 " 预售 + 集采 + 次日达 " 模式在三四线下沉市场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核心优势在于极致压缩中间环节,即从产地或大仓直供社区,低价策略直击价格敏感型用户。
家住农村的木木表示:" 我家老宅在纯正的村里,去镇上骑摩托车都要 10 分钟,京东快递都无法保证次日达,但多多买菜只要晚上 11 点前下单,第二天就能提货。"
这种覆盖广度,让它成为下沉市场线上购果的核心选择。对于价格敏感型用户而言,能用市场价的一半买到一盒樱桃,这种诱惑实在难以抗拒。同时,多多买菜 " 坏了退 " 的便捷售后政策,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售后保障。
然而,极致的低价必然伴随着某些环节的牺牲,首当其冲的便是品质。
黄雨莎发现社区团购的品控一直不稳定," 有一次买 2-3 斤的紫甘蓝给了多半斤,但是最近一次买荔枝也被坑了,10 元 2 斤的荔枝缺斤少两不说,大部分都有霉点,像是专门捡菜市场旁边没人要的垃圾烂果。"
此外,社区团购还被曝收到的商品与宣传图片存在显著差异。此前有网友吐槽道:" 商品详情明明写的是红宝石甜桃,送到手跟红和甜谈不上半毛钱关系,找客服理论说以实物为准,如果有坏果可以赔付,真是把自己气笑了。"
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买到的并非稳定的品质,而是一场 " 品质赌局 " 的入场券,赌赢了血赚,赌输了就退钱。
社区团购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服务的 " 不确定性 " 来换取价格的 " 确定性 "。它深刻洞察了下沉市场用户对价格的核心需求。然而,当消费者最初被低价吸引,逐渐对品质产生要求时,这种模式的短板就会凸显出来。若长此以往不加改进,可能让用户对平台生鲜产品 " 便宜没好货 " 的刻板印象越来越深。
02
运输损耗率低至 0.1%,京东顺丰 " 贵即正义 "?
在生鲜物流领域,顺丰冷运与京东冷链凭借 " 全链路温控 "" 零破损交付 " 的标签,一直是各大水果店和消费者网购的首选。
京东冷链依托智能监控系统,宣称运输损耗率可控制在 0.1% 以下;顺丰则通过 " 仓储—运输—配送 " 全链路服务,累计运送 630 万吨特色农产品,二者共同塑造了 " 选我们就是选时效与品质 " 的认知。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 年冷链物流十大品牌排行榜》显示,顺丰冷链与京东冷链占据了冷链发货的首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标准,是消费者与商家在追求品质时,首先想到的 " 金字招牌 "。
2025 年 6 月京东物流还开启了 " 大连——北京大兴 " 樱桃全货机专线,新鲜樱桃运抵北京后,将第一时间分拨至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核心城市,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最快次晨或次日送达,拼的就是速度。
尽管京东物流在生鲜运输领域投入显著,但其服务承诺与部分用户的实际体验还是有不小的距离。此前京东快递视频号直播卖水果时,背景横幅上赫然写着 " 发樱桃,找京东快递 ",但从一些消费者反馈来看,效果不甚理想。
肖越在京东上买了樱桃从山东烟台寄到云南保山来,选择生鲜特快并支付 60 元费用,快递员却错误改成了普通文件类的标快还不退差价,且在未通知本人的情况下,包裹还遭遇快递公司多次无故退件,导致运输时效大幅延误。
最终,樱桃全部软化发霉,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尽管保价为 500 元,樱桃实际价值 400 元,加上 60 元快递费,合计损失 460 元,但京东物流仅同意赔付 50 元,与实际损失相差悬殊。
还有广东的谭宏反映,他通过京东冷链快递将刚采摘的荔枝寄给父母,尽管又是冰袋又是泡沫保鲜,但打开包装时明显感到内部热气聚集,荔枝已因高温闷捂出酸味,问客服回应称个人寄件是没有冷链的。向平台申诉后,对方仅承诺 " 会有人处理 ",然而后续上门处理的快递员却称 " 这个地区走的都是普通车,他们也没办法 "。
另一边顺丰为保障 2025 年水果寄旺季,进一步升级物流体系:以鄂州航空枢纽为核心构建 " 国内干线网 + 国际辐射网 + 地面衔接网 " 立体运输网络,设置多个独立自动化中转场,创新使用 " 产地集货发运 "" 大客户串点直发 "" 港车整车直发 " 等模式,保证生鲜产品的安全与时效。
尽管同样布局完善,但顺丰的冷链也常常被质疑专寄跟普寄搞混,低温冷藏运输是 " 摆设 "。
商家吴玲表示,上个月她通过顺丰特快从绍兴寄往大同的新鲜杨梅,八盒杨梅装两个泡沫箱全都变质流水,打开更是一股酒味,向平台问责,客服直说外包装没有损毁,就没有赔付的依据,现在将近 35 度的天,一个箱子里放俩冰袋能起到什么作用?
" 自 13 日申请理赔后,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直至后期才有客服简单询问情况,但理赔拖了大半个月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经过此次事件后,吴玲对顺丰冷链不太放心了。
不仅批量运输存在问题,个人寄送场景同样暴露出服务缺陷。
水果店商家杨晗从无锡寄往东北的两箱水蜜桃,因明显挤压导致全部损坏。顺丰官方以 " 外包装完好 " 和 " 未超过预期送达时间 " 为由拒绝担责,这与购买运费险时 " 坏包赔缺重包赔 " 承诺相悖。
生鲜物流的高昂成本其实是行业普遍痛点,由于需全程冷链支持,其单程运输成本已达普通快递的 3-5 倍,这直接催生了商家的退货限制策略。
当生鲜商品出现损毁时,商家通常会拒绝承担退回运费,给用户赔付红包或是再寄一箱,核心原因在于返程的冷链费用不能享受规模效益减免,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只会 " 雪上加霜 "。
当京东、顺丰这两大行业 " 双雄 " 都频频暴雷,高端冷链市场的信任基石已然动摇,其他的物流就更不用提。品牌溢价与高昂运费带来的 " 全程温控 " 和 " 安心送达 ",本应是 " 好运 " 而非 " 赌好运 ",而非问题就 " 踢皮球 " 或让消费者 " 自认倒霉 "。
冷链服务的本质,不应是一场概率游戏。
03
不是京东顺丰买不起,三通一达更有性价比
在探讨今年的 " 水果自由 " 时,我们无法绕开一个庞大而又有些 " 面目模糊 " 的群体——以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为代表的 " 通达系 " 快递公司。它们不像多多买菜那样直接面对消费者,也不像美团京东那样自带高品质光环,但它们却是这场水果流通革命中,不可或缺的 " 运输主力军 "。
三通一达 " 在生鲜,尤其是水果运输领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广度和成本。这是它们最核心也是最难以被复制的特点。如果说顺丰和京东的物流网络是连接各大城市主动脉的 " 高速公路 " 和 " 高铁 ",那么 " 三通一达 " 的网络就是遍布全国的 " 省道、县道、乡间小路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深入肌理的 " 毛细血管 "。
三通一达网点可以去往乡、镇,甚至村一级。这意味着,当广西的荔枝、山东的樱桃、陕西的猕猴桃成熟时,快递员可以直接在产地设点收货,第一时间将水果从枝头揽入物流体系。这种 " 产地直发 " 的能力,从源头上极大地缩短了水果的运输。
以韵达为代表的 " 三通一达 " 企业,在生鲜物流领域探索出一套成本优先的优化路径。以广西南宁西乡塘高新网点为例,该韵达网点针对西瓜等易损农产品采取了系列流程优化措施:通过 " 客户仓库直打包装车后直发南宁分拨中心 " 的模式省去网点中转环节,减少损失可能发生的流程。
在打包环节,韵达方面主动给客户提供了专业的包装建议,并为客户特别优化定制西瓜专用的材料。此外,韵达特别为水果专门开辟了水果快件卸货口,网点卸车,伸缩机直接就能伸到车厢内部。
上述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揽收时效,更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转搬运,以此降低破损率。目前该模式已从西瓜拓展至圣女果、贝贝南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多数合作客户持续续约。韵达的实践折射出 " 三通一达 " 的共同生存逻辑,即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流程优化满足基础的生鲜运输需求。
" 三通一达 "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度下沉的物流网络,可触达全国四五线城市、县城乃至农村地区,成为下沉市场消费者网购水果的主要甚至唯一选择。依托陆路运输为主的模式,其成本远低于顺丰等采用航空运力的企业,这使得 "20 斤荔枝包邮 60 元 " 等低价生鲜快递成为可能。
作为伴随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崛起的物流基础设施," 三通一达 " 已成为千万水果商家的第一选择,无需自建物流即可将产品销往全国,提供 " 触手可及的性价比 " 服务。" 便宜、覆盖广 " 的标签,精准匹配了单价不高、重量较大的大众水果运输需求。
然而,在专业冷链物流领域," 三通一达 " 存在明显短板。
其提供的绝大多数生鲜寄递服务,仍依赖 " 泡沫箱 + 冰袋 " 的被动式物理降温,而主动制冷的冷链车。这种模式保鲜效果有限,特别是在夏季长途运输中,冰袋融化后泡沫箱易沦为 " 焖烧罐 ",导致水果变质风险剧增。
尽管各家均尝试推出冷链服务,但要实现顺丰式的网络化冷链车、冷库及中转场覆盖,需巨额重资产投入,这与其低成本运营的商业模式存在根本冲突。对于他们而言,全面冷链化意味着彻底改变盈利模型,这在当前竞争格局下难以实现。
随着市场对生鲜品质要求提升," 泡沫箱 + 冰袋 " 的简易模式势必要面临转型,如何在成本控制与保鲜能力间找到新平衡点,如探索区域化冷链网络、与专业冷链企业合作等轻资产模式,将是 " 通达系 " 在生鲜物流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下单第二天就能吃到新鲜的岭南荔枝、新疆杏干、龙泉蜜桃,谁能满足这个 " 小小的愿望 ",自然就选谁了。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