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7 月 16 日讯(记者 李卓玲)北汽新能源仍未走出亏损局面。
日前,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下称北汽蓝谷 ) 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22 亿元到 24.5 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 25.71 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北汽蓝谷指出,一是为应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形势,公司持续强化产品布局,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快速扩张销售渠道,影响公司短期业绩;其次,虽然销量迅速增长,产品盈利能力持续优化,但规模经济尚未充分体现。
为了扭亏,蓝鲸汽车记者从北汽蓝谷方面知情人士了解到,目前内部有三个核心工作,在营销端加速上量,再者是降本,涵盖采购、管理、营销等多个环节,然后还有质量控制," 这三个方面作为比较核心的工作目前都在往前推。"
在上量方面,北汽蓝谷此前明确了以 " 极狐 + 享界 " 为核心的双品牌战略,其高管也在多个场合宣称要 all in 与华为合作打造的享界。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问界大卖,赛力斯在连亏多年后实现扭亏,北汽蓝谷能否复刻这一路径?
all in 享界,北汽蓝谷打响翻身仗
" 北汽 all in 享界,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 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富此前在该公司 2024 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称,北汽蓝谷要在组织架构、资源投入、研发投入、渠道布局、品牌共建等方面,全面发力打造享界品牌,以确保商业成功。
北汽蓝谷在日前发布的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称,北汽蓝谷将持续深化与华为合作,年内推出多款享界新车型,以规模化产品矩阵驱动销量增长,坚定实现品牌向上突破。" 对于享界品牌打造,北汽集团和北汽蓝谷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提升战略执行效能。"
蓝鲸汽车记者了解到,为了 all in 享界,该公司内部已成立享界事业部;研发上,享界品牌研发资金为第一优先级。此外,其年内计划建成数十家享界专网用户中心,重点覆盖 1-3 线城市,还会调动北汽集团渠道资源等。
近日,原鸿蒙智行问界产品总监彭磊也被曝调任享界系列。记者留意到,目前彭磊微博认证已更新为华为智选车产品总监(享界系列)。据接近前述相关车企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这是华为侧的人事变动,车企端实际并不清楚。
作为参考,去年,赛力斯在连亏了 4 个年头后,重新实现年度盈利。
财报显示,2024 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 1451.76 亿元,同比增长 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 59.46 亿元。此前,其从 2020 年开始已连续亏损了 4 年:2020 年净亏 17.29 亿元,2021 年净亏 18.24 亿元,2022 年净亏约 38.3 亿,2023 年净亏 24.5 亿元。
而在赛力斯去年卖出的 42.69 万辆车中,与华为合作的 AITO 问界车型贡献了销量大头。据鸿蒙智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仅问界新 M7 系列去年一年就累计交付新车 19.7 万辆,而问界 M9 发布 12 个月累计大定突破 20 万辆。据悉,赛力斯与华为于 2021 年开启跨界业务合作,共同发布 AITO 品牌,联合推出 AITO 问界 M5、M7、M9 等多款车型,开启一路狂飙态势。
北汽蓝谷同样连亏多年。2020 年 -2024 年,北汽蓝谷分别净亏损 64.8 亿元、52.4 亿元、54.6 亿元、54 亿元、69.48 亿元,换言之,五年累计亏损约 295 亿元。
在 all in 享界背后,北汽蓝谷能否复刻赛力斯实现扭亏,仍待市场考验。
昔日 " 纯电一哥 ",也开始豪赌增程
除了宣称享界需在豪华市场站稳脚跟外,张国富此前透露,根据规划,极狐品牌 2027 年销量目标为 50 万辆,较 2024 年增长超 5 倍,成为主流市场规模担当。
蓝鲸汽车记者了解到,极狐品牌目前已规划了多款增程车型。北汽蓝谷在日前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透露,在极狐后续的车型规划和上市节奏上,该公司针对在售产品会有持续的产品升级和迭代,部分产品后续会推出增程车型,扩大产品线覆盖细分市场。
据前述知情人士透露,极狐增程车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工厂那边也在往前推这个事。蓝鲸汽车记者也咨询了多名极狐销售人士,均被告知极狐目前在售车型均为纯电。
在拥抱增程背后,几年前,北汽新能源还是国内的 " 纯电车一哥 "。据官方 2020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 2019 全年累计销售纯电动乘用车 150601 辆,连续七年位列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而同期的比亚迪,其纯电动乘用车 2019 年累计销量为 14.72 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广汽等多家车企年内也在加速导入增程和插电车型。据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 7 月 15 日发文反思,此前对客户的里程焦虑把握不够精准,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没有抓住这些年增程插混技术高速发展的机遇。在经过充分的洞察和分析后认为:电动化进程中,由于充电基础设施不充分性,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将长期客观存在,增程和插电车型必将与纯电产品长期伴生发展。
不过,相比纯电而言,增程车市场目前的销量占比并不高。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 6 月,国内纯电动批发销量 77.1 万辆,同比增长 39.2%;狭义插混销量 34.8 万辆,同比增长 10.1%;增程式批发 12.2 万辆,同比增长 13.6%。6 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占 62.1%、狭义插混占 28.0%、增程式为 9.8%。
在 2025 年 1-6 月全国新能源车批发结构中,纯电动车占 61.4%,同比增长 3.2%;狭义插混占 29.8%,同比下滑 2.4%;增程式车型占 8.8%,同比下滑 0.8%。
在更多玩家入局增程赛道下,北汽蓝谷如何脱颖而出同样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