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区县那点事
在青红当道的辣椒江湖里,湖南省衡东县的三樟黄贡椒以一袭明黄突围,成为 " 中国十大名椒 " 之一,也让衡东这座小城因 " 中国黄椒第一乡 " 而名传天下。
这抹金黄不仅是衡东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更是撬动县域经济的金色杠杆——全县黄贡椒种植面积 5 万亩,综合产值破 5 亿元,全产业链带动就业超 10 万人,成为衡东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在湖南这个拥有数百品种的 " 辣椒王国 " 里,衡东三樟黄贡椒是如何另辟蹊径,突出重围的?又是如何超越农产品范畴,演变为带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战略支点?答案藏在湘江回水湾的独特风土里,写在嘉庆年间的贡椒传说中,更烙在 " 辣椒 + 土菜 + 文旅 " 的产业创新图谱上。
敢以 " 贡椒 " 命名的底气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衡东的新科状元彭浚把黄辣椒带到宫廷,皇帝品尝后龙心大悦,便钦点其为 " 贡椒 "," 黄贡椒 " 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敢以 " 贡椒 " 命名,并不仅仅是因为 " 贡品 " 的头衔,更是因为它不可复制的风土密码。三樟镇那片被湘江 " Ω " 型回水湾环抱的冲积平原里,藏着黄贡椒风味的终极密码——富含钙、镁、钾等微量元素的沙质土壤,搭配衡东晚春 20 ℃ -28 ℃的最佳育苗温度和常年充足的日照,形成了其肉厚皮薄、脆辣鲜香的味觉标识。即便在外地引种的三樟黄贡椒,也始终无法复制原产地的风味精髓。
2018 年三樟黄贡椒获得 "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 认证,意味着它在品种、品质、声誉上的独特性得到了官方背书。" 自然禀赋 + 制度认证 " 建立起的双重护城河,形成了三樟黄贡椒不可逾越的产业壁垒。
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黄贡椒产业作为传统农业,仍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科创突围重构产业价值
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衡东三樟黄贡椒产业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曾深陷 " 品种退化、管理粗放、低附加值 " 的发展困境。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产业价值链?
品种退化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首要瓶颈。过去,人们长期依靠自留种导致品种退化严重,抗病害能力下降,品质和产量都有所降低。直到 " 提纯复壮 " 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将黄贡椒品种纯度与抗病害能力提升至 98% 以上,这个困扰产业多年的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传统落后的生产加工技术、粗放管理是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障碍。针对这一问题,衡东加强院地合作,用科技创新突破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难题。由湖南聚味堂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 " 窖藏技术 " 就是科创赋能的一大实践:突破了辣椒储存的温湿、光照、密封方面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黄贡椒长年储存并保持脆、辣、鲜、香的特点。同时,衡东整合种植户、技术专家、加工厂家、销售终端等资源,成立黄贡椒产业发展协会,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代替落后的生产技术,大力推广 "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 的经营模式,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保底收购,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开启了衡东黄贡椒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价值提升困境与产业链短板同样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长期以来,衡东黄贡椒以初级加工品(如剁椒、泡椒)为主,深加工产品占比不高,溢价能力有限,曾被戏言是 " 麻布袋子捆着卖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
衡东县正从多维度发力:一是延伸加工链条,开发即食型、方便型辣椒制品;二是在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计划在辣椒素提取、功能性成分开发等高附加值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真正实现从 " 卖原材料 " 向 " 卖产品 "" 卖品牌 " 的转变。
科技创新为衡东黄贡椒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如何将地域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怎样突破传统农业的边界,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摆在产业人面前的新课题。
黄贡椒的品牌破局与价值跃迁
中国农产品普遍面临 " 有品质无品牌 " 的困境,而衡东黄贡椒的破局之道,在于跳出 " 就辣椒论辣椒 " 的狭隘视角,通过深度绑定衡东土菜这个全产业链超 100 亿产值的超级 IP,构建 " 特色农产品 + 餐饮集群 + 文旅体验 " 的生态型产业体系,形成 " 榕树效应 ",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
作为衡东土菜的灵魂配料,二者可谓真正的 " 黄金搭档 "。从入选湖南名菜的 " 石湾脆肚 " 到家常小炒,这抹明黄不仅成就了衡东土菜的独特风味,更随着土菜产业的蓬勃发展而身价倍增。近年来,衡东土菜在全国餐饮市场异军突起,作为其 " 最佳 CP" 的黄贡椒也顺势成为炙手可热的 " 网红食材 ",实现了销量与品牌价值的双提升。
产业协同效应在餐饮领域体现得尤为显著。随着秦皇食府等湘菜领军企业与产地的深度合作,聚味堂等预制菜火爆销售,直接拉动了鲜椒的需求量。这种 " 基地直供 " 模式既确保了食材品质,又通过市场需求反哺种植端。而遍布全国的衡东土菜连锁店则成为流动的品牌展示窗口,每份 " 衡东脆肚 " 中跃动的金黄椒圈,都是消费者心中的品质印记。
文旅体验则为衡东黄贡椒的品牌溢价提供了更丰沛的源泉。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能把农产品做出 " 文化沉浸感 ",往往能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更高的溢价空间。通过打造辣椒主题节庆、创基尼斯纪录等营销事件,衡东黄贡椒成功实现 " 产品卖点 " 向 " 文化 IP" 的升级。2017 年的 " 万人同剁黄贡椒 " 活动不仅创造了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打响了黄贡椒的品牌知名度,更让这一地方特产完成了从调味品到文化符号的价值跃升,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
从三樟镇育苗大棚里破土的新绿,到北京连锁餐厅灶台边跃动的金黄,再到黄贡椒节上万人同欢的红火——衡东黄贡椒的产业脉络正沿着产业链条不断延展,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铺展出生机。这抹独特的 " 衡东黄 ",不仅让田间地头的耕耘者鼓了钱袋子,更以 " 小辣椒撬动大产业 " 的实践,为农产品产业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未来,这颗承载着乡土智慧与创新活力的黄贡椒,仍将以创新为笔、品质为墨,在产业升级的画卷上继续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