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预设模式终究是基于通用场景预设的 " 标准答案 ",不一定能完美适配每一个人的听觉喜好。
再加上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不同,有人偏爱浑厚的低音,有人则更喜欢通透的高音。
这时,汽车音响的自定义均衡器就成了个性化调音的关键,通过调节不同频段的声音强度,能让音响系统更精准地契合每个人的耳朵。
但是不同品牌的自定义调节难度和自由度的参差还是不小的。
少则只有低音或高音两个频段可以调节,多则数不胜数,让人直呼门槛有点高,难上手。
20Hz-20kHz 是人耳的可见范围,普遍大家在车上能见到的均衡器可以分为 3 段、5 段、或 7-8 段。
有的均衡器会以赫兹频段来进行展示,有的则为了方便理解,用低音、中低音、中音、中高音、高音等等这样的文字更直白地标注。
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进行增益或衰减调节,是汽车音响均衡器的核心作用。
每个频段都对应着声音的不同特质。 低音决定声音的厚度和冲击力,比如鼓点、贝斯的表现。
中音是人声和大多数乐器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听感的清晰度和亲切感。
高音则负责空间感,以及声音的细节与延伸,像小提琴的泛音、镲片的亮泽都依赖于此。
均衡器调节公式
调节均衡器时,首先要遵循 " 适度原则 "。过度提升某一频段容易导致声音失真,比如将低音调得过高,不仅会让音乐变得浑浊,还可能因共振产生杂音。
而且不同的音乐类型,对均衡器调节也有不同要求。
每一种风格的歌曲类型在制作时都会遵循一定的创作逻辑,那么在调音时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调整。
摇滚音乐
对于摇滚音乐来说,调整的核心是适当提升 60-150Hz 的低音频段,增强鼓点和贝斯的冲击力。
同时微调对 3kHz-5kHz 的频段进行增益,让电吉他的音色更锐利。
流行音乐
在流行歌曲中,如果人声不够突出,可适当提升 250Hz-2kHz 频段的增益,让歌手的嗓音更清晰。
同时,调节 1kHz-3kHz 频段,可以让人声更通透。但是如果出现,低频干扰人声的清晰度时,可以适当降低低音部分。
古典音乐
对古典音乐来说,应着重保证中音的自然流畅,适当提升 2kHz-4kHz 的频段,突出小提琴、长笛等高音区乐器的细节。
低音则保持适度或降低,避免掩盖乐器的层次感。
电子音乐
电子乐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型,几乎不使用大家常规认知中的真实乐器进行录制,而是大量的合成器电子合成。
这类歌曲的低频易过量导致失真,需根据扬声器功率调整。
同时可以通过提升高频的泛音,来强化电子音色的 " 未来感 "。
那么这里根据不同歌曲类型给大家总结了一个自定义调节表格,仅供参考。
可以先将所有频段调至默认的 0 刻度,然后逐一微调,每次调整幅度不宜超过 3dB,以免破坏声音的整体平衡。
调整过程中,也可以换到不同的座位试听,确保全车都能获得较为均衡的听感。
写在最后
当然,汽车音响均衡器调节没有绝对的 " 黄金参数 " 或者所谓的 " 标准音质 "。
大多都需要结合具体歌曲的录音质量、编曲复杂度,以及个人审美等等,视情况而定。
关于汽车的音响体验,大家还有哪些方面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