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锋网 50分钟前

被曝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 6 月,罗马仕深夜发声:没倒闭;格力高管放话:世界最好的空调一定是格力;传字节两年半造出千台机器人

要闻提示

1. 被曝已通知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 6 月,罗马仕深夜发声:没倒闭

2. 字节被曝两年半造出千台机器人,长期目标是具身智能

3. 格力高管放话:世界最好的空调一定是中国的格力,格力钛的车绝对不起火、不爆炸

4. 字节多维表格 AI 产品负责人王翛离职二次创业

5. 荣耀方飞回应苹果做折叠屏 iPhone:荣耀折叠屏已经接近无人区,非常期待同台竞技

6. 造车新兵「星空计划」工厂明年竣工,首款车 2027 年投产

7. 微软大裁员引 Xbox 员工不满:一边告诉我们这是盈利最强的一年,一边却启动了裁员

8.TikTok 对美国电商部门启动新一轮裁员,官方回应称 " 做出艰难决定 "

今日头条

被曝已通知全面停工停产,工资只发到 6 月,罗马仕深夜发声:没倒闭

7 月 4 日消息,罗马仕在充电宝自燃、召回事件发生后,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日前有报道称,罗马仕员工透露 7 月 1 日开始内部已经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正式公告还没出,员工工资只发到 6 月份。对此,罗马仕官微深夜发文辟谣,称 " 没有倒闭,感谢关心。"

同时罗马仕还表态:定将努力解决所有朋友、用户及合作伙伴的一切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有网友在评论区表示,辟谣挺快但客服都是已读不回。罗马仕官微回复称,这是因为近期用户咨询量比较大,并强调本次召回计划长期有效。官方称:" 请给我们一些时间,都会努力解决的。"

根据公告,罗马仕召回 2023 年 6 月 5 日— 2024 年 7 月 31 日期间制造的部分罗马仕 ROMOSS 牌移动电源,涉及部分 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 型号,三款产品共计 491745 台。针对召回原因,罗马仕表示,由于部分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极少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热现象,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燃烧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7 月 2 日,罗马仕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由雷杏容接任。针对法定代表人变更等事宜,罗马仕方面曾回应称公司正在安排整改,先梳理内部,公司全部精力都聚焦产业链自检,为新品做准备。(快科技)

国内资讯

字节被曝两年半造出千台机器人,长期目标是具身智能

7 月 2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字节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台。他们在 2023 年完成了 200 台量产目标,之后年量产数超 100% 增长。该机器人研发团队,也从 2023 年夏天的约 50 人左右,扩充至目前的约 150 人。目前字节已量产的机器人形态是轮式物流机器人,或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没有用于分拣的机械臂,主要用途是在仓库、产线上运输包裹与零件,能自主学习、规划路线、移动到目的地。

据悉,字节的物流机器人,目前主要服务于抖音电商仓等字节自己的业务,同时也已拿下一些外部客户,如顺丰、比亚迪电子,在生产基地内运输零件与加工好的商品。报道称,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字节机器人团队的远期目标是挑战具身智能。字节研发、生产物流机器人主要也是为了探索具身智能:进入真实场景,获得一些数据,也获得反馈和落地的手感。

报道还透露,张一鸣今年拜访了一些早期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和产业链公司。" 在他这个级别的企业家里,很多人已经不会见这么早期的创业者和这么小的公司了。他还保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想了解新东西的学习意愿。" 一位投资人评价。此前有媒体曝料,字节旗下 Seed 团队将招募多个机器人相关业务的一号位,包括机器人产品负责人、机器人工程技术负责人,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这一系列动作表明,Seed 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领域加速布局的决心。(晚点 LatePost、IT 之家)

格力高管放话:世界最好的空调一定是中国的格力,格力钛的车绝对不起火、不爆炸

日前,在 2025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交流现场,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回应了空调行业卷友商的企业有哪些的问题。朱磊直言,不是能讲不能讲的问题,你就看谁在价格上始终是坚挺的,那这个就是跟格力选择了同样道路的企业,反之就是在卷,做卷的比比皆是。

朱磊表示,全球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中国都是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但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冰箱品牌,你可能会说卡萨帝或任何(品牌),但你不会说一个中国品牌;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洗衣机品牌,你可能会说任何(品牌),但不会是一个中国品牌。" 但是全世界最好的空调品牌,你去调研会发现它是中国的格力,这就是答案。"

朱磊还表示,好多朋友不了解格力的车,不知道格力的车在哪,北京的公交车 70% 都是格力的,天安门前跑的最漂亮的大 1 路就是格力的车。据介绍,格力车用的格力钛电池,电机、电容、电控、电池、指控系统全都是格力的,包括车体的设计也是格力自己设计的。" 我们格力钛的车是绝对不起火、不爆炸的,唯一一款,全中国唯一的一个。" 朱磊说。(快科技)

字节多维表格 AI 产品负责人王翛离职二次创业

雷峰网独家获悉,字节多维表格 AI 产品负责人王翛已于近期离职,将投身于 AI 硬件创业。多名人士透露,某顶流投资机构已确定投资王翛的创业项目。

2020 年,王翛创立了北京态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名称为明雀,定位为新一代对外连接的无代码协同 SaaS 平台。成立当年,明雀便拿到了金沙江创投、初心资本、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参投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并于次年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 Pre-A 轮融资。而后因种种因素,明雀于 2024 年 9 月出售给亿欧,后者是一家专注科技 + 产业 + 投资的信息平台和智库。交易完成后,王翛加入了字节于 2020 年上线的多维表格。随着王翛投身于 AI 硬件创业,一级市场也在密切关注。

不同于 SaaS,目前 AI 硬件处于早期阶段,很多产品还在试水试错。AI 硬件赛道细分且潜力大,但也涌入了各类大厂和小厂玩家,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较为激烈。本文作者长期关注智能硬件和创新 3C,欢迎添加微信 ydinitialheart 互通有无。

荣耀方飞回应苹果做折叠屏 iPhone:荣耀折叠屏已经接近无人区,非常期待同台竞技

日前,荣耀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新一代折叠屏旗舰 Magic V5 等新品。在发布会后的群访环节,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回应如何看待苹果进入折叠屏市场。方飞表示,最早荣耀进入折叠屏这个领域的时候,其实也是真的是一穷二白,我们没有任何一张图纸,我们出来之后,我们希望用折叠屏来表达产品研发团队的一种精神。

方飞称,实际上荣耀一直也希望有真正的对手,走到今天,我们认为可能快接近无人区了,苹果的加入对我们是一种激励,我们非常的欢迎、也非常的期待跟苹果一起同台竞技。

据爆料,苹果将在 2026 年推出首款折叠屏 iPhone,内屏预计为 7.8 英寸,外屏为 5.5 英寸,后置双摄。该机将使用 Touch ID 电源按键,而非 Face ID,以节省内部空间,手机展开厚度为 4.5 毫米,折叠状态在 9 毫米至 9.5 毫米之间。苹果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认为,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售价在 2000 美元以上,甚至可能在 2500 美元以上,预计将吸引众多苹果的忠实粉丝。研究机构 Canalys 预测,2026 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快科技)

造车新兵「星空计划」工厂明年竣工,首款车 2027 年投产

雷峰网独家获悉,星空计划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工厂竣工,2027 年投产首款车型。该车型定位高端新能源 SUV,截至今年一季度仍处于造型设计 DEMO 阶段。公开资料显示,星空计划成立于 2025 年 1 月,全称为 " 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

今年 3 月 20 日,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了《04FX-0002 单元 G01、G03、G04 街坊控规调整》的公示,其中一则名为 " 星空项目 " 文件显示,星空项目用地规模合计 41.44 万平方米,所属工厂临近特斯拉储能、宁德时代工厂。雷峰网了解到,星空项目实际是星空计划的汽车工厂,今年下半年,其团队成员将从苏州转移至上海办公。

继国家发改委提高造车门槛后,包括星空计划在内的新造车公司已难以获得汽车独立生产资质。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星空计划或将借用上汽的生产资质。类似情况还有极石汽车,后者利用北汽的生产资质与工厂造车。该人士透露,不同于其它公司,星空计划首款车型优先面向海外市场,随后转向国内市场销售。招聘软件猎聘显示,星空计划正招聘海外销售总监、海外渠道开发经理、汽车平行出口商务总监等职位。

本文作者关注新能源汽车,更多未披露消息可添加 tz--hh 微信了解。

徕芬前研发总监江军前创业,瞄准户外赛道

雷峰网独家获悉,徕芬前研发总监江军前正在创业,计划瞄准户外赛道,目前正在和投资机构密切接触中。江军前于今年年初离开徕芬,离开原因与公司业务调整和变动有关。多位业内人士向雷峰网透露,徕芬近两年陆续进行高层调整,管理层大换血。新研发总监刘璇加入徕芬之后,不少工程师从徕芬离开,流向追觅等其他公司。刘璇此前在苹果工作过,入职徕芬后主要参与剃须刀的产品研发。

在徕芬时期,江军前曾参与主导过高速吹风机和电动牙刷两个产品的研发。2024 年,徕芬计划实现 60 亿营收,实际上只完成了 40 亿,其中相比 2023 年增长的 10 亿主要为电动牙刷所贡献。加入徕芬之前,江军前曾在某传统家电公司担任研发,在家电、个护领域经验丰富。

以低价见长的徕芬,随着剃须刀产品的发布,风格逐渐苹果化,用力摆脱 " 戴森平替 " 标签的徕芬,到底经历了什么?本文作者长期关注徕芬等个护品牌和 AI 硬件企业,欢迎添加微信 Yolanda_Zuu 互通有无。

比 Model Y 便宜 6.47 万!全新小鹏 G7 上市:19.58 万起,搭载 3 颗自研图灵 AI 芯片

7 月 3 日晚,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全新 AI 智能家庭 SUV ——小鹏 G7。新车共推出 602 长续航 Max、702 超长续航 Max、702 超长续航 Ultra 三个版本,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 19.58 万元、20.58 万元和 22.58 万元,上市即刻可以交付。此外,小鹏 G7 带来了无忧礼、交付礼、置换礼、复购礼等多重上市权益。

小鹏 G7 以 " 全球首款 L3 级算力 AI 汽车 " 为核心卖点,Ultra 版搭载 3 颗自研图灵 AI 芯片,算力达 2200TOPS,支持复杂场景决策与本地化 AI 模型运行;Max 版标配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满足 L2+ 级智驾需求。更惊艳的是与华为联合开发的追光全景 AR-HUD,以 87 英寸超大画幅、1920 × 1080 分辨率实现 " 光毯式 AR 车道导航 ",将虚拟指引直接投射于真实路面,结合 AR 防抖、畸变矫正算法,解决行业眩晕痛点。

G7 以 " 技术普惠 " 策略切入 25 万级市场,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小米 YU7 乐道 L60,极氪 7x,智界等竞品。以特斯拉 Model Y 为例,起售价为 26.35 万元(焕新后驱版),四驱版更高,直接 31.35 万元。对比之下,小鹏 G6 顶配比 Model Y 入门版还要便宜近 6.47 万元,如果算上 Model Y 选装 FSD(完全自动驾驶)的 6.4 万元,那差价可达近 13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小鹏计划四季度推出增程版车型,售价或下探至 20 万元内,意图覆盖更广泛用户群体。G7 的发布被视为小鹏抢滩 L3 级自动驾驶的关键落子。(电动内参、电车界)

重磅!京东正式入局 " 造车 ",瞄准传统 4.2 米货车的替代市场

7 月 2 日,在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京东物流首次发布了其自研的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 VAN,这标志着京东正式入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该车型以 24 立方米载货空间(当前行业最大)、400 公里满载续航及 L4 级公开道路自动驾驶能力为核心卖点,瞄准传统 4.2 米货车的替代市场。

据实测数据,VAN 在电商仓储、冷链运输等高频率场景中展现颠覆性优势。运营成本压缩 60%:通过无人化驾驶免除人力支出,结合电费与油费价差实现;装载效率提升 40%:超大货仓适配标准物流箱,单次运载量相当于 3 辆普通货车;调度智能化:接入京东物流 " 智能大脑 " 系统,全局运力分配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目前,京东已在北京、广州等 30 城启动试运营,预计 2026 年完成超千台车辆规模化部署。

VAN 的发布被视为刘强东构建 " 汽车生态 " 的关键拼图。此前 5 月,京东注册 "Joyrobotaxi" 商标(欢乐机器人出租车),覆盖运输工具、科学仪器等 9 大类目,显露自动驾驶出行野心。(电动知家)

MiniMax 开源模型登上全球第二,创始人:第一次感觉到大山不是不能翻越

7 月 3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在官网和开源平台 GitHub 上,上海国产 AI 独角兽 MiniMax 抛出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 MiniMax-M1。该模型在权威评测榜单已位列全球开源模型第二。

M1 发布当天,MiniMax 创始人兼 CEO 闫俊杰在朋友圈写下:第一次感觉到大山不是不能翻越。M1 一登场,即在权威评测榜单中位列全球开源模型第二,仅次于 5 月 28 日发布的 DeepSeek-R1-0528。不过从细分项来看,M1 在长文本处理、工具调用等方面形成碾压级优势。

据悉,M1 支持高达 100 万 token 的上下文输入能力,相当于可以一次性处理整部《三体》英文原著,这一性能达到 DeepSeek 同类模型的 8 倍,甚至可与谷歌最新闭源模型 Gemini2.5Pro 相媲美。其强化学习阶段仅投入 53.5 万美元,远低于行业常规的千万级研发成本。(快科技)

小红书辟谣被阿里收购:系谣言

7 月 3 日,在社交媒体上,有消息称,内部消息称,小红书马上要被阿里收购了。对此,有媒体向阿里巴巴和小红书双方进行求证,小红书方面表示,以上信息为谣言。阿里方面截止发稿未回应。早在 2019 年,就出现了针对阿里将收购小红书,且阿里系 HRG 已经进驻该公司的相关传言。对此,小红书高管曾公开表示,是造谣,已发函至谣言的源头,将追责到底。

公开信息显示,从 2013 年创立至今,小红书一共获得 7 轮融资,其历轮投资者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天图投资、真格基金和中信资本等,累计融资额超 9 亿美元。近日,据外媒披露,金沙江创投一份标注为今年 3 月的内部文件显示,小红书估值已跃升至 260 亿美元,较 2023 年底的 170 亿美元增长超 50%,并超过其 2021 年创下的 200 亿美元历史峰值。(新浪科技)

长安汽车将在欧洲建厂,已启动选址评估工作

7 月 3 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设厂,以支撑其在当地的销售布局,目前已在评估选址。长安欧洲市场、销售与服务负责人 Nic Thomas 在伦敦近郊参加深蓝 S07 电动 SUV 试驾活动时表示:" 我们下定决深耕欧洲,在欧洲、为欧洲生产。目前我们正推进本地化制造方案。"

Thomas 透露,虽然暂时无法公布建厂时间,但长安对销量已有信心,因此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今年 3 月,长安宣布将在欧洲 10 个国家推出电动车型,Thomas 本人也负责长安在英国的业务。他表示,深蓝 S07 将于今年在英国开售,预计 9 月开始交付。据汽车行业分析师 Felipe Munoz 统计,2024 年长安全球销量突破 220 万辆,位列全球第 16。Thomas 还表示,长安去年在中国以外市场售出 60 万辆车,今年的目标是提升至 100 万辆。

与比亚迪、奇瑞等车企一样,长安正加入越来越多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行列。比亚迪和奇瑞已公布在欧洲本地建厂的计划:比亚迪正于匈牙利兴建电动车工厂,奇瑞则与当地合作伙伴 Ebro 在西班牙设厂。同日稍早,吉利也宣布将进军英国市场,首款在当地上市的车型将是纯电 SUV EX5。(IT 之家)

华为高管:我们的乾崑智驾比特斯拉 FSD 更安全

7 月 3 日消息,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李文广表示,特斯拉 FSD 在道路感知和车辆控制方面是行业标杆。而华为也在向这一方向努力,且在投入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后,能力上不会与特斯拉有太大差距。不过,李文广认为,虽然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在现阶段表现出色,但未来自动驾驶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会大幅提高,纯视觉路线能否持续发展存在疑问。

李文广提到,华为坚持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其核心目标是 " 减少事故、释放时间 "。在 L2 阶段,纯视觉能力可以满足目标,但为了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和安全性,多传感器融合是必要的 " 安全兜底 "。华为今年二季度发布的乾崑智驾 ADS 4 在安全性上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应对恶劣天气和小物体目标物方面表现更好。

李文广还提到,主动安全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华为在悬空障碍物、负向高度刹停等方面已取得进展,但仍需在误踩油门对护栏、树木等障碍物的响应能力上继续研发。目前,华为 ADS 4 分为多个版本,其中旗舰版具备高速 L3 能力,并引入了世界引擎和世界行为模型,可实现全模态感知,适用于多种复杂场景。(快科技)

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副总裁李柯回应

7 月 3 日,据外媒报道,比亚迪已搁置了在墨西哥建设大型工厂的计划,原因是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周二在巴西巴伊亚州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仍有意在美洲扩张,但对于新投资目前暂无时间表。

" 地缘政治对汽车产业影响很大," 李柯表示," 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思考他们在其他国家的战略。我们希望等局势更明朗之后再做决定。" 去年 9 月有报道称,比亚迪曾积极为墨西哥工厂选址,并考察了三个地点,但后来停止了选址,以等待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李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比亚迪仍计划扩大其生产布局,但由于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目前尚不清楚何时会作出相关决定。李柯称,一旦投产,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工厂每年可生产 15 万辆汽车,并计划在大约两年后将产能扩大至 30 万辆。该工厂将对从中国运来的半成品车辆进行最终组装,预计不到两个月后将开始商业化生产。她还表示,公司已有计划未来再次将该工厂产能翻倍,但未透露更多细节。(凤凰网科技)

国际资讯

微软大裁员引 Xbox 员工不满:一边告诉我们这是盈利最强的一年,一边却启动了裁员

7 月 3 日消息,微软最新一轮大规模裁员后,Xbox 各开发团队内部气氛空前紧张。本次调整波及整个游戏部门,裁员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人。据外媒报道,一位匿名员工对微软游戏 CEO 菲尔斯宾塞的内部邮件表达不满。这封邮件在裁员之后发出,开头还 " 夸耀 " 了一番 Xbox 在用户规模、游戏数量和总游玩时间方面创下纪录。

这名员工直言:" 我真的很愤怒,菲尔一边告诉我们这是 Xbox 盈利最强的一年,一边却启动了裁员。我不知道他觉得我们应该为哪一点感到骄傲。" 该人士还透露,Halo Studios 正与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多家外包工作室合作,但团队内部对此并不看好。"Xbox 现在的开发节奏感觉已经落后好几年了,结果就是大量时间和资源被白白浪费。" 这位员工透露,微软似乎正在极力推动 AI 替代人工岗位的计划。" 他们真的是竭尽全力想用 AI 代理替掉尽可能多的工作。"

微软在 AI 领域的大手笔投资早已是公开秘密,而这种人机替代的担忧也已酝酿多年。这位员工对目前团队正在开发的一款《Halo》新作也并不看好,质疑其是否能达到应有的完成度:" 现在几乎没人对产品质量感到满意。大家情绪紧绷,动员大会不断,想靠鸡汤硬把游戏推出来。"

对此,微软游戏工作室负责人 Matt Booty 指出,这一系列调整是为了重新分配资源、聚焦战略重点,以便让团队在变化中的游戏产业环境下实现更大成功。他强调:" 每一个项目和团队都代表着多年的努力与创意,这些决定并非轻率做出。" 他补充称,微软的整体产品策略没有改变。目前我们有超过 40 款作品在开发之中,今年秋季仍有新作发布,2026 年也有不少重磅作品在筹备。(IT 之家)

TikTok 对美国电商部门启动新一轮裁员,官方回应称 " 做出艰难决定 "

7 月 3 日消息,据外媒报道,TikTok 将再次裁减其美国电商部门 TikTok Shop 的员工,这是该团队自 4 月以来的第三次裁员。" 随着 TikTok Shop 业务的不断发展,我们会定期审查运营,以确保长期成功,"TikTok 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已做出艰难的决定,调整我们团队的部分人员,以更好地与战略优先事项保持一致。"TikTok 没有回应关于有多少人被裁的问题。

在过去几个月中,TikTok Shop 的美国业务经历了一系列变化,该部门未能达到内部销售目标。此前报道,TikTok Shop 在 4 月削减了部分工作岗位,并在 5 月实施了第二轮裁员。TikTok Shop 美国团队还使用与中国有关的管理人员替换了在西雅图附近雇佣的美国员工,目标复制母公司字节跳动在亚洲的电子商务成功。

尽管经历了诸多调整,TikTok 电商依然是 TikTok 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字节跳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点发展业务。去年,TikTok 电商在包括德国和西班牙在内的五个欧洲国家上线运营。目前,TikTok 在美国的未来仍不明朗。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将字节跳动剥离 TikTok 美国业务的截止期限延长到了今年 9 月中旬。(IT 之家、凤凰网科技)

美国取消对华 EDA 出口限制,三大芯片软件商恢复对华供货

北京时间 7 月 3 日,据外媒报道,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巨头西门子表示,根据公司收到的美国政府通知,美国已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

特朗普政府已解除了至少部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要求。根据西门子的声明,美国商务部已通知公司,其在中国开展业务已无需再申请政府许可。西门子在声明中称,已恢复了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权限。

据此前报道,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与安全局在今年 5 月向几家主要 EDA 供应商发出信函,要求它们停止向中国客户销售芯片设计软件。另外两家 EDA 巨头新思科技、楷登电子也已证实解除了限制,正在恢复客户的访问。美国商务部尚未就此置评。新思科技、楷登电子的软件被广泛用于设计各种产品,从为英伟达、苹果等公司打造的顶级处理器,到电源调节器等简单组件。(IT 之家)

945 万元!AMD CEO 苏姿丰涨工资了,还有 2.4 亿元股票奖励

7 月 3 日消息,根据 AMD 向美国证券委员会 ( SEC ) 最新提交的文件,AMD 董事长兼 CEO 苏姿丰博士将获得 132 万美元 ( 约合人民币 945 万元 ) 的基本工资,以及价值 3300 万美元 ( 约合人民币 2.36 亿元 ) 的股票期权奖励。基本工资将从 7 月 1 日起开始计算,苏姿丰也由此成为 AMD 薪酬最高的高管。股票期权将在 8 月 15 日发放给苏姿丰,2028 年行权,具体取决于她作为 AMD CEO 的业绩表现。

第二高的是 AMD CTO Mark Papermaster,基本工资 87 万美元,股票奖励 1000 万美元。排第三的是 AMD CFO Jean Hu,基本工资 80 万美元,股票奖励 850 万美元。

苏姿丰于 2014 年 10 月 8 日担任 AMD CEO,当时的 AMD 可谓内忧外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低谷,市值只有 20 亿美元,现金流几近枯竭,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11 年后,AMD 的市值已经高达 2250 亿美元,是老对头 Intel 的多达 2.3 倍。(快科技)

富士康要求数百名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

7 月 3 日,针对富士康要求数百名中国大陆工程师撤离印度 iPhone 工厂的报道,天风国际证券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这件事的影响几乎可忽略,因为富士康印度 iPhone 工厂的中国大陆员工回国早就规划好了,苹果也完全知情。

日前,外媒报道称,富士康已要求数百名中国大陆工程师与技术人员撤出印度 iPhone 工厂,返回中国大陆,这是对苹果在印度扩大生产努力的一次打击。报道指出,已有超过 300 名中国大陆员工已经离开印度 iPhone 工厂。目前还不清楚富士康为何要让中国大陆员工回国。

郭明錤对此在 X 上发文称,中国大陆员工回国这件事的影响几乎可忽略,原因有三:首先,富士康在印度 iPhone 工厂的中国大陆员工本来就很少;其次,富士康在印度 iPhone 工厂的产能是由中国台湾地区员工 ( 例如来自富智康民生厂 ) 建立的,而不是大陆员工。他最后指出,在印度 iPhone 工厂的中国大陆员工陆续回国是早已规划的,苹果也完全知情。截至发稿,苹果、富士康尚未回应此事。(凤凰网科技)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