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人气太火爆,火到把刹车片都给烧了?
就在前几天,小米发布会刚结束的时候,有媒体就连夜拉了 YU7 到天津 V1 赛道,和小米 SU7 、特斯拉 Model Y 、智界 R7 以及极氪 7X 搞了个同台竞技。
结果跑完一看,YU7 虽然圈速第一,但前轮刹车处火苗呼呼往外窜,刹车盘温度高达 600 多度,这一下就被网友们喷惨了。
拿出其他几个车的切片一对比,哎,小米 YU7、SU7 都冒火了,智界 R7 也冒烟了,结果就 Model Y 啥事没有,大伙儿一看,果然手机厂只懂营销,哪懂什么造车嘛。。。
真要买车,还得是 _____。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嘛?如果我放出这张图,你又该如何应对呢?车圈顶流的 BBA 一样也是会着火的嘛。甚至你去看 F1 比赛,也经常会有这种冒火的镜头。。。
具体为啥,咱们先看看小米在公众号发布的第 163 期答网友问里是怎么回应的,这里说的很全面。
首先,刹车起火这件事,本质上是媒体操作不当。
你拿一辆没改装的家用车去跑赛道,还没跑散热圈,肯定是更容易刹车片起火的。一般来说,跑赛道都需要 1 圈暖胎圈、1 圈飞行以及 1 圈散热圈,但这回为了测盘温,就没有去跑散热圈。。。
如果你喜欢看 F1 ,你肯定会发现,一些职业赛车手在练习赛或者排位赛的时候,都会按暖胎圈 + 飞行圈 + 散热圈三连的跑法。就算你技术好,对车有信心,也顶多多跑几圈飞行圈,不可能丢掉散热圈。
比如在 F1 正赛里,赛车手要连续跑 50 多圈,开头和结束依然要有一个暖胎圈和一个非正式的散热圈,而且在赛车手去维修站之前,也会特地降低时速跑一段路用来散热。
就像你在校运会狂冲 1000 米以后,肯定不是直接坐地上,而是沿着跑道继续走一走,不然脑袋贼疼。汽车在全力跑圈后,也需要慢慢开一圈,给刹车系统做个完整的风冷,让刹车片逐渐冷静下来。
如果你这时候直接一个刹停,就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方面外部靠近空气的地方虽然冷了,但内部的热量还在聚集,就更容易起火,甚至越烧越旺。
另一方面,因为内外温差太大,很可能就导致刹车盘结构破损,甚至整个废掉。
所以大聪明们真别出给刹车盘浇冷水的歪主意了,汽车最好的散热方式,就是减速再跑一跑。
一般来说,刹车片分为有机、低金属、半金属、陶瓷纤维、碳纤维等等。前面三种,就是按刹车片材料里金属和树脂的比例来分的,这个低金属,就是金属比例比较低,只有在 10%-20% 之间。
树脂等有机材料就多了,自然不太能抗热,更容易烧,而且相比半金属,低金属的制动力也不够强。但好处是,能减少刹车时的振动和噪音,对刹车盘的磨损也更小。
这不是一个高低贵贱的问题,而是一个取舍的问题,并不是说材料里多加点金属,或者全用碳陶就能体现车企的良心。
你自己要真用了赛道级刹车片,就知道这玩意儿多膈应人,在低速的时候,噪音就够受的了,所以小米的用料其实没啥毛病。
其次呢,就算刹车着火了,也未必影响性能。
有眼尖的朋友已经发现了,虽然没跑散热圈,但是 YU7 跑了半圈飞行圈前轮就开始火光四溅,说白了,就是一边烧一边跑的,只不过最后不跑散热圈彻底加重了火势。
要知道在赛道上,怕的不是起火,而是失控。这才是性命攸关的事情。
之前堂主开小米 SU7 上墙的时候,咱们就盘过这个事儿。当时,堂主是把刹车片都给磨没了,直接开出赛道。。。和当时相比,现在这个 YU7 只是刹车着火,刹车功能一切良好,这才哪到哪。
除了堂主这样把刹车片磨没的,一般刹车失控就是因为热衰减。
这是说,当刹车片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导致刹车片里的树脂碳化、金属熔化等等,摩擦力会逐渐消失。虽然都是因为高温,但这和刹车起火真不是一个原理。
起火只代表刹车里的可燃物被点燃,但这个温度不一定就到了热衰减的门槛,本质上还是得看材料。大伙儿别只看到刹车起火就怕了,真正可怕的问题,得用你的脚感来体会。
总之,上面这些问题对于专业汽车媒体,以及专业赛车手,不可能不了解,但它们还是没有规范操作,也没有在视频里解释,而是选择了流量最多的打法,这就有点不礼貌了。
你看它在视频底下给的回复就知道,其实作者对这事清楚的很。结果硬是让一个赛道圈速测评,变成比谁温度高,谁不起火。。。
至于小米刹车起火这件事,到底会不会影响到大家日常出行?会不会开着开着就刹车失灵了?
哎,当然是不会的。YU7 为了拿这个第一,需要频繁的极限刹车,导致了刹车盘温度超过 600 ℃ ,所以容易起明火,而其余几个车测下来也有 400 ℃ ,有的冒烟,有的啥事没有。
不管表现如何,总之都是比较极限的状态。
一般咱们对刹车的要求,主要还是舒适和静谧,顶多考虑的是耐用性,日常使用并不是问题,大伙儿真不用太担心。
而大家这么关心 YU7 刹车起火,原因就是小米卖太好了,你换一个品牌,可能整个车着了也没人在乎。
着了事小,热衰了可就麻烦了。
撰文: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