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 赵昊然
7 月第一天,蔚来交出销量成绩单。
6 月,公司三品牌总计交付新车 24,925 台,同比增长 17.5%。二季度整体交付 72,056 台新车,环比一季度大增 71.2%,创下历史第二好成绩。
截至目前,蔚来公司累计交付新车 785,714 台,其中蔚来品牌 725,248 台,乐道品牌 52,623 台,firefly 萤火虫品牌 7,843 台。这一数据验证了蔚来公司三个品牌不同定位的产品,正在各自细分市场逐步站稳脚跟。
在多重挑战叠加之下,蔚来这份答卷的含金量尤为凸显。新能源汽车市场 " 价格战 " 空前惨烈,小米 SU7 的强势入局更吸走了大量关注,环境异常残酷;同时,蔚来主销车型 5566 正处于产品切换关键期;加之 25Q1 财报后遭遇密集恶意唱衰。
然而,蔚来前期投入的价值正加速兑现,成功顶住压力逆势而上,在这场硬仗中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答卷,这样的表现在当前残酷的中国汽车市场大环境下显得格外珍贵。
同样在 6 月," 蔚来世界模型 NWM" 陆续推送到 ET9、新 ES6、新 EC6、新 ET5 和新 ET5T 上。
这标志着蔚来自研的全球首颗车规级 5 纳米智驾芯片神玑 NX9031 的应用性能达到设计目标,充分证明了蔚来芯片团队优秀的芯片设计能力和软硬件工程能力。
很多人说蔚来自研芯片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它身处的战场是全球顶尖、竞争白热化的智能电动汽车的竞技场。
特斯拉 2019 年发布搭载于特斯拉全系车型替代 HW 2.5 的英伟达 Drive PX2,量产 HW 4.0,HW 5.0 预计 2026 年推出,目标算力较 HW4 翻 10 倍,支持 L4/L5 级自动驾驶。
华为自研芯片更是经历了艰难时刻,但却成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它通过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HiSilicon)实现自研道路。
小米也开启芯片研发之旅。
2017 年,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 S1 问世,但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2021 年,小米在决定造车的同时,重启 " 大芯片 " 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 SoC,内部代号为 " 玄戒 "。2025 年,玄戒 O1 发布。
小鹏成立十周年,官宣 " 小鹏图灵 " 芯片在今年 8.23 流片成功。2025.6.11 小鹏 G7 正式发布,搭载小鹏自研图灵 AI 芯片。
事实上,全栈自研其实在构建技术主权。蔚来自研 5 纳米神玑 NX9031,在芯片层可以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从系统层理解,使用蔚来自研的全域操作系统 SkyOS,能统一管理智驾、座舱、车控,避免 " 拼凑式 " 软硬件适配;在算法层,NWM 与芯片深度耦合,实现硬件效率最大化。
无论蔚来销量高低、业绩好坏、股价涨跌、舆论是捧高还是看扁,这些基础建设工作雷打不动地进行着。相似的还有研发,自 2014 年成立以来,研发累计投入超过 600 亿元,从 2022 年开始每个季度研发投入维持在 30 亿元左右,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超过 10000 项。
" 结硬寨打呆仗 "" 日拱一卒 ""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近年来流行的这类商业策略,蔚来是我看到的行动上最接近的一家。
组织风暴
从 2025 年初开始,蔚来在组织管理层面全面引入 "CBU(Cell Business Unit,基本经营单元)" 机制,作为应对多品牌、多项目并行带来的复杂性挑战的核心举措。
CBU 机制的调整本质是将每一款车型、每一个门店乃至每一位销售 fellow 都纳入独立的经营单元视角,通过构建 " 谁负责、谁经营、谁提效 " 的闭环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
过去蔚来以职能部门为主线的管理模式在高并发产品周期下需要因时而变。
新机制则强调前线经营自主性,每一个 CBU 都需围绕 ROI(Return of Investment 投资回报率)目标制定计划、自主核算、自负盈亏。
CBU 机制之外,蔚来同步构建横向 " 车型产品线 " 组织。车型产品线横跨产品设计、研发工程、工业化落地、交付服务、用户运营等五大环节,确保从产品定义到用户体验全过程中各部门统一目标、共担结果。
产品线负责人不仅要推动项目进度,更需统筹各职能口资源,并对车型的全生命周期经营指标负责。比如在新 5566 产品切换过程中,车型线统筹完成 40% 硬件升级、500 余项零部件焕新,营销节奏、交付计划、服务体系也以该组织为中心开展,大幅提升了端到端的整体协同效率。
蔚来 CBU 与车型产品线结合的核心,是建立 " 一个账本 " 机制。即每一个经营单元都需围绕一张完整的投入产出表来运行,从研发投入、配置成本、销售定价,到服务资源占用、渠道促销补贴,均纳入统一核算体系。打破传统 " 只看销量不看成本 " 的 KPI 导向,转向 " 以效益为中心 " 的经营导向。
" 一个账本 " 也意味着蔚来作为一家企业从粗放扩张走向精细运营:一辆车的每个版本、每个配置项、每场活动,都清晰记录其投入与回报,为定价决策、营销节奏提供数据基础。例如新 ET5T 在焕新中即根据用户使用偏好与财务收益预测,优先保留了高配主销版本并取消部分低转化选配,最终实现 " 加配不加价 " 的成本优化路径。
大力开拓下沉市场
在 CBU 与 " 一个账本 " 机制推动下,蔚来同步对旗下品牌的销售体系进行重构,最明显的是对乐道销售网络的调整。
" 其实乐道促销方面基本没怎么动,能达到这个成果,说明产品力非常强。说明我们前期去开门店、招的 fellow 开始成熟,门店成熟和一线 fellow 成熟对销量增长推动作用比较大。接下来,随着乐道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随着门店的成熟、fellow 的成熟,我们相信销量能够稳住。" 李斌在沟通会上说。
此外,蔚来公司推动销售与交付团队一体化,实行更聚焦的区域管理机制,同时大力拓展三四线城市的换电覆盖和销售渠道,完成对下沉市场的触达。多个原蔚来销售网络资源被共享至乐道,后台体系高度复用,有效降低了边际运营成本。
换电站选址也被纳入 ROI 模型进行统一核算,明确 " 建在哪、谁出资、多少销量 " 的完整账本模型。这一机制大幅提升了基础设施投放的精准度与回报率,避免无效投入。
通过机制调整和资源整合,蔚来在保持交付能力增长的同时,显著压缩组织成本,为后续各品牌的盈利转折打下基础。
目前,乐道能用的换电站数量超过 2000 座。据调研数据显示,乐道用户 60% 把换电作为第一购买决策点。
所以蔚来今年做的 " 换电县县通 ",现已有 6 个省级行政区实现,这给乐道进入下沉市场增加了一种新打法。他们在县城当地招销售 fellow,围绕换电站进行用户试驾和销售转化,已开始做试点,据蔚来内部人士说效果不错。
坚定不移的长期投资
过去十年,蔚来对研发投入一直非常坚决,对技术和原创的坚持不是口号。
一个典型例子是首个智能电动汽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 SkyOS。
这套系统最早在 2022 年立项,彼时行业普遍采用安卓改版系统作为智能座舱底座,而蔚来选择从底层架构重构,统一整车智能平台——包括座舱交互、辅助驾驶、整车控制、电池管理乃至语音系统。
SkyOS 基于蔚来自研的 " 神玑 NX9031" 芯片,这款芯片拥有超 1000TOPS 的 AI 算力,支持多传感器融合处理,尤其针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数据的并行处理做了深度优化。
截至目前,蔚来在自研智能硬件、电池包结构优化、NOMI 大模型等多个关键领域均有稳定投入。
2025 年,蔚来正式推出自研世界模型系统—— NWM(NIO World Model),率先搭载于全新 ES6。NWM 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模态感知数据,基于自研 Transformer 架构,实现对道路、障碍物、交通意图的语义级理解。相比传统规则驱动的智驾方案,NWM 具备更强的场景预测与应对能力,支持城市 NOA、自动变道、交叉口识别等复杂场景。
该模型运行于蔚来的神玑芯片上,实现端到端决策闭环。蔚来曾强调,NWM 不是炫技,而是将智驾做成 " 耐用品 " 的开始,体现其对产品长期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视。
从系统、芯片再到世界模型,这些作为蔚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进入收获阶段。
面对稳定上升的销量以及明显转好的财务数据,李斌常说的 " 长期主义 " 恐怕被人误解成借口,实际上,蔚来所坚持的这条道路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也是原创之路。时间已证明,他们仍是行业标杆性的品牌,蔚来给用户带来的创新体验仍是今天很多品牌效仿的典范。
ABR
特别推荐|RECOMMEND
01
02
03
04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