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乐居财经 41分钟前

全球 3D 打印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的价值预计 2030 年将达 86.6 亿美元

瑞财经 王敏 6 月 30 日,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易加增材 ")科创板 IPO 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董超、余启东,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

招股书显示,易加增材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主要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级增材制造(3D 打印)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降低增材技术的工业应用门槛,让 3D 打印走向直接制造,是全球范围内技术水平先进的工业级增材设备制造商之一。

增材制造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核心硬件和辅助运营系统,中游主要为增材制造设备和相关服务制造商,下游为增材制造应用领域,主要为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科学研究、消费电子等领域。根据艾瑞咨询的《中国 3D 打印行业报告》,国内增材制造应用市场以工业级应用为主,约占 70%。

在整体产业链中,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技术壁垒和专利集中在中游设备厂商,增材制造设备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此外,设备制造商负责在产业链中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设备和服务,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产品更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并进一步整合其他产业链环节。增材制造设备的成本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成本结构和竞争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和技术驱动的应用中,因此设备在整个增材制造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航空航天领域对金属增材制造的需求尤为旺盛,是增材制造技术较早进入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最广和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

增材制造行业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且未来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 Straits Research 的分析,全球 3D 打印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市场的价值为 2021 年为 13.5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86.6 亿美元。在该市场分析公司的最新报告中,预计该行业将 2022 年至 2030 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26.1%。推动市场扩张的因素是航空航天供应链中对 3D 打印零件的接受度提高以及 3D 打印的优势,以及加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按应用划分,市场分为飞机、无人机和航天器,其中飞机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主要应用于飞机、飞船、火箭等精密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已经成为锻造、铸造等传统制造方式的补充,目前锻造、铸造等传统市场已有超过千亿元市场规模,金属增材制造作为其有效补充,预计可实现其中 20-30% 的技术替代。目前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领域渗透率较低,尚有待进一步提升空间,在军队化建设、民用航空市场、商用航空市场等均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乐居财经

乐居财经

速度·角度·深度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