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6 月 30 日讯(记者 孙煜)6 月 29 日,锦江酒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若成功上市,锦江酒店将成为国内首家 "A+H" 双上市的酒店集团。
从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看,锦江酒店提到,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告诉蓝鲸新闻:" 虽然过去几年,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仍处于亏损,但公司看准了当前海外扩张的机遇,从公司 2024 年的运营数据来看,境外酒店的毛利率水平高于境内酒店 "。
境外酒店业务连续五年亏损
锦江酒店的海外扩张之路始于 2015 年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此后相继收购铂涛集团、丽笙酒店集团,陆续拓展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市场。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4 年末,锦江酒店在境外共有 1171 家酒店,其中 773 家位于法国、128 家位于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270 家位于亚洲(不包括中国)、非洲及美洲。其中,绝大部分为卢浮酒店集团旗下酒店。
从锦江酒店在境外业务的经营情况看,2020 年以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显示,2020 年 -2024 年分别亏损 1.06 亿欧元、5811 万欧元、2632 万欧元、5350 万欧元、5689 万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锦江酒店的境外业务虽然处于亏损,但境外酒店的毛利率高于境内酒店。招股书显示,2024 年海外酒店的毛利率为 41.9%,国内酒店的毛利率为 36.9%。
为何毛利率高的海外业务仍处于亏损?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告诉蓝鲸新闻:" 欧洲等海外市场,酒店单价高,因此毛利率较高,亏损大概率是管理出现问题。" 据他介绍,此前有文旅企业海外收购后,放任当地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数年后才发现,当地高管存在发放高额薪水、日常经营中不讲究经济效益的情况。
另一方面,杨怀玉告诉蓝鲸新闻:" 锦江酒店海外直营酒店占比高于国内,直营模式需承担租金、折旧、人力等固定成本,在经济波动中抗风险能力弱。此外叠加人工成本、欧洲能源价格等的上涨,经营成本高于收入。"
在锦江酒店 6 月 21 日召开的一季度业绩会上,锦江酒店董事、首席财务官艾耕云介绍了今年海外门店的升级规划," 今年卢浮将加大资产处置力度,继续处置亏损及低绩效酒店资产,资产处置后回笼的资金将用于卢浮优化资产布局,并投入到能够有较高回报的重定位酒店项目 "。据悉,卢浮计划对 80 家重定位酒店进行装修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法国。
一季度扣非净利下滑 57%
截至 2024 年末,锦江酒店旗下已开业酒店突破 1.3 万家,客房规模超过 121 万间,覆盖全球 55 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酒店数量最多的连锁集团,旗下酒店超九成为特许经营及管理酒店,拥有锦江之星、维也纳国际、锦江都城等 40 多个酒店品牌。
杨怀玉告诉蓝鲸新闻:" 锦江酒店希望加大出海力度的原因之一,是国内酒店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从酒店业过去一年的整体经营情况看,酒店之家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酒店 ADR(平均每天房价)为 200 元,同比下降 5.8%;OCC(入住率)为 58.5%,同比下降 2.5%;RevPAR(每间可售客房收入)为 118 元,同比下降 9.7%。
具体到锦江酒店的经营指标,以公司门店数占比超过 99% 的有限服务型酒店为例,2024 年 RevPAR(每间可售客房收入)为 157.47 元,同比下滑 5.78%;ADR(平均每天房价)为 240.67 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1.19 元;OCC(入住率)为 65.43%,上年同期为 66.36%。
酒店关键经营指标的下滑,也导致锦江酒店在 2024 年业绩的下滑。公司财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 140.63 亿元,同比下降 4%;归母净利润 9.11 亿元,同比下降 9.06%;扣非净利润为 5.39 亿元,降幅达 30.32%。
今年一季度,锦江酒店并未迎来业绩拐点。公告显示,锦江酒店一季度营收 29.42 亿元,同比下降 8.25%;归母净利润 3601.21 万元,同比下降 81%;扣非净利润 2661.45 万元,同比下降 57.29%。
锦江酒店解释说,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主要是本期酒店物业处置收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收益金额同比有较大下降,以及营收规模下降等共同影响所致。
加码海外业务,能否成为锦江酒店的业绩增长的 " 解药 "?周鸣岐告诉蓝鲸新闻:" 随着国内酒店企业的逐步发展,出海成了必然之举,欧洲、美洲酒店市场竞争压力较小,仍存在市场空间。"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则表达了不同观点:" 海外市场的经营不确定性更高,能否带来新的增长仍不确定。相比陌生的境外市场,在更熟悉的境内市场打造差异化或成本领先的优势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