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 科技】最近,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在业内引发热议。他提到,去年小米总裁卢伟冰曾专程拜访美的,并展示了一个 PPT,详细阐述了小米未来几年的战略目标——三年内手机销量要做到全球第一;十年之内汽车业务进入世界前五;大家电领域,则要在三年内打进中国前三。
小米的三驾马车
在大众印象中,小米是一家卖手机的公司,而且还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但实际上,小米早已不只是靠手机吃饭了。
2024 年前三个季度,小米营收高达 2569 亿元,其中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增长最为亮眼——季度同比增长 30.5%。换句话说,小米已经成功把自己变成了一个 " 智能生态帝国 "。
小米的打法也很特别。当传统家电还在纠结线下渠道怎么分层级的时候,小米已经用 " 硬件 + 软件 + 服务 " 的模式构建了自己的竞争壁垒。比如它的一款新风空调,定价 2699 元,价格一压到底,直接打破了行业原有的价格体系。同时,它还把智能温控、物联网连接这些新技术带到了中端市场,在原本被美的、海尔牢牢掌控的成熟市场撕开了口子。
冰箱和洗衣机方面,小米的表现也不容小觑。2024 年,它卖出了 270 万台冰箱,同比增长 30%;洗衣机更是卖出了 190 万台,同比暴涨 45%。这些数字背后,是小米对传统家电理念的彻底颠覆。它不再只是卖一台冰箱或洗衣机,而是把这些设备变成了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成为整个米家生态的入口。
家电市场格局将变
中国家电市场正经历着二十年来最剧烈的一次洗牌。2024 年家电零售额突破万亿,但增量红利几乎消失,大家都在抢存量市场。在这场混战中,传统 " 三巨头 " 美的、格力、海尔的命运也开始出现明显差异。
再看格力。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增长瓶颈。2024 年,格力总营收为 1900.38 亿元,同比下降 7.31%。其中,包含空调在内的消费电器业务的营收下滑了 4.29%。尽管海外市场还在增长,但格力过度依赖空调业务的问题暴露无遗。面对小米那种 " 硬件 + 服务 " 的新模式,格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至于海尔,作为冰箱和洗衣机的老大,日子也并不轻松。小米的 270 万台冰箱和 190 万台洗衣机销量,直接冲击了海尔的核心市场。更可怕的是,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科技已经推出了全套智能家居方案,这让海尔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智能化浪潮的变革
小米的崛起,正在引发家电行业的三场深刻变革:
1. 生态融合决定战场边界
小米通过 " 小爱同学 " 连接了 9 亿台 IoT 设备,打造了一个 " 硬件入口 + 软件服务 + 数据增值 " 的闭环。这对传统家电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过去大家比拼的是谁的产品性能更好,现在比的是谁能提供更完整的智能家居体验。
2. 制造业回归本质
很多人以为智能化就是搞点 App 控制、加个语音助手,其实真正的核心还是制造本身。美的的 " 灯塔工厂 " 就是一个例子,它通过数字化改造,把空调生产周期从 12 天缩短到 6 天,良品率提升到了 99.8%。这种极致的制造效率,才是打价格战、拼成本的基础。
制造业的本质并没有变,反而因为智能化变得更加重要。只有真正掌握制造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3. 技术路线之争决定话语权
在空调压缩机领域,小米选择了和海立股份合作,走开放协作的路线;而美的坚持自主研发,压缩机自供率达到 95%。这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哲学:一个是互联网思维,强调协同和效率;另一个是制造业思维,强调自主可控。
这场博弈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未来十年空调产业的技术标准制定权。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有更大的话语权。
写在最后
方洪波说,小米的进入是 " 行业幸事 ",听起来像是客套话,但其实也有几分道理。正是因为有了像小米这样的搅局者,传统家电企业才被迫加快转型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