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存款降息潮来袭,5 月 20 日起,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招行、光大在内的主要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其中,五大国有银行活期及一年期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下调 5-15 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邮储银行及招行、光大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于同日下调存款利率。
其中,邮储银行 3 个月、6 个月、1 年期、2 年期、3 年期、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别为 0.65%、0.86%、0.98%、1.05%、1.25%、1.3%;招行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 0.65%、0.85%、0.95%、1.05%、1.25%、1.3%;光大银行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略高,分别为 0.7%、0.95%、1.15%、1.2%、1.3%、1.35%。
中国金融业步入低利率时代,各家机构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在逆境中突围。在银行业普遍降息的背景下,招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其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2025 年一季报显示,招行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达 51.80%,显著高于行业水平。较高的活期存款占比降低了资金成本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使招行在降息周期中受影响相对有限。此外,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客户黏性及差异化服务能力,招行通过多元化产品体系和线上线下协同的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巩固存款业务竞争优势,维持稳定的低成本负债结构。
招商银行 2025 年一季报曾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降以及 ROA 和 ROE 下滑的多重压力下,这家零售银行标杆企业正面临增长挑战。一时间,关于招商银行增长放缓、零售业务模式光环褪去的声音甚嚣尘上。
然而,在短期业绩波动的表象之下,招商银行长期积累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布局仍值得关注。正如平安证券所言," 短期承压不改业务韧性,关注股息配置价值 "。国信证券也指出," 客群优势依然是公司最重要护城河 "。
短期承压:多重因素交织下的阶段性调整
麦肯锡认为,银行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今天的零售银行业务不仅面临息差持续缩窄的盈利压力,更面临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竞争压力,以及市场环境转变对零售业务带来的挑战。银行需要重塑自我,从自身优势出发识别和焕新零售业务数字化价值主张,着力打造能够引领市场的新业态。
招商银行一季度业绩的下滑,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同时也有招商银行自身主动调整的因素。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25 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调整尚未结束,出口增长也面临压力。这些因素都对银行的经营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企业贷款需求减弱,个人消费和投资意愿下降,从而影响了银行的收入增长。
行业竞争的加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推进,银行业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革。新兴金融业态凭借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持续分流传统银行存贷汇业务;同时,同业机构为争夺优质客户资源竞相推出优惠方案,进一步压缩银行利差空间。在此背景下,招商银行同样面临盈利承压的经营挑战。
招商银行自身的主动调整也是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招商银行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加大了对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等新兴业务的投入。这些业务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短期内可能会对传统业务的收入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67.83 亿元,同比增长 10.45%,占营收总额的 8.10%,显示出招商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的积极布局。但同时,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6.07 亿元,同比下降 16.60%,主要是受投资市场波动及管理规模变动影响。
此外,招商银行在一季度还积极优化信贷投放,信用卡余额较年初下降了 3.28%。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影响了利息收入,但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提升资产质量。一季度末,招商银行不良率为 0.94%,较年初下降 0.01 个百分点;逾期率为 1.38%,关注率为 1.36%,较年初分别提升了 0.05 个百分点和 0.07 个百分点。这表明招商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依然保持稳健。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稳定在高位,为 410.03%,较年初下降了 1.95 个百分点。公司口径下,一季度新生成不良中 60% 来自于信用卡贷款、34% 来自于其他零售贷款。测算的信用卡贷款和零售贷款 ( 不包含信用卡 ) 年化不良生成率分别为 4.29% 和 1.75%,较行业依然处在较好水平,反映了公司客群资质优异,风控严格。
零售根基稳固依旧
尽管一季度业绩承压,但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根基依然稳固。作为国内零售银行的龙头企业,招商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积累了深厚的优势,其品牌影响力、客户基础、服务网络和产品创新能力,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招商银行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基础是其零售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招商银行始终坚持 " 以客户为中心 " 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招商银行 " 品牌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品牌之一,拥有庞大的忠实客户群体。一季度,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达到 2.12 亿户,较年初增长 0.95%,管理零售总资产达到 15.57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4.30%,客群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些数据表明,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基础依然坚实,为其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招商银行的服务网络和产品创新能力也是其零售业务的重要优势。招商银行拥有广泛的营业网点和自助设备,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能够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线下服务。同时,招商银行还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招商银行的 " 掌上生活 "APP 已经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信用卡管理平台之一,提供了丰富的信用卡服务和优惠活动。此外,招商银行还推出了 " 朝朝宝 " 等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财富管理服务。
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模式也具有较强的抗周期能力。与对公业务相比,零售业务更加分散,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虽然企业贷款需求减弱,但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依然存在,这为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提供了发展空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这表明其零售业务模式依然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财富管理转型加速
国内息差缩窄大环境下,零售银行营利性日益承压,利润重塑与价值创新迫在眉睫。财富管理是招商银行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也是其业务转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招商银行不断加大对财富管理业务的投入,积极构建财富管理体系,提升财富管理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ROE(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近年来,受息差持续收窄及中间业务收入下滑等因素影响,银行业 ROE 水平呈下降趋势。截至 2024 年末,18 家全国性银行的平均 ROE 已从 2019 年的 11.73% 降至 8.74%。ROE 超过 10% 的全国性银行数量也从 2019 年的 16 家减少至 2024 年的 4 家。其中,六家国有银行的 ROE 均维持在 10% 左右;股份制银行 ROE 则呈现明显分化态势,招商银行表现突出,其 ROE 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尽管 2024 年招商银行 ROE 有所下降,仍高达 14.49%,在行业内遥遥领先,展现了其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卓越的经营管理水平。
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基础不断扩大。一季度,招商银行的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 547.47 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 4.56%, 其中,私人银行客户 176588 户,较上年末增长 4.43%。这些数据表明,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基础依然坚实,为其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招商银行积极引进和培养财富管理专业人才,构建了专业的财富管理团队。同时,招商银行还加强了对财富管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推出了丰富的财富管理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招商银行的 " 私行服务 " " 家族信托 " 等高端财富管理服务,已经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麦肯锡认为,只有积极推动自身变革、拥抱数字化机遇,才能令传统银行在零售业务中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在经营环境不确定的当下实现逆境突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管理需求的增长,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招商银行凭借其深厚的零售业务根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力,有望在财富管理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佣金净收入的较快增长,已经显示出招商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的积极布局和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财富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其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其新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