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 AI 赋能者也是 AI 应用者,大摩认为阿里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在 5 月 13 日的报告中唱多阿里,称考虑到 AI 需求激增的背景,阿里作为 AI 赋能者(云计算)和采用者(特别是电商领域)的双重身份,其云业务收入增长及利润率可能有潜在的上行空间。
大摩表示,阿里云是中国唯一一家为外部客户提供大量 GPU 容量的主要云服务商,预计收入增速将在 2026 财年加速至 25%,将直接受益于爆炸性增长的 AI 推理需求。同时,作为 AI 早期采用者,其电商市场份额可能企稳,并在即时零售领域开辟新市场。
大摩进一步表示,阿里当前 26 财年 12 倍 PE 估值极具吸引力,目标价 180 美元,SOTP 估值达 200 美元,上升空间 36-51%。按照 SOTP 模型,对淘宝天猫集团应用 8 倍 EV/EBITA 估值,对云业务应用 5 倍 EV/ 销售额估值,得出基本情景下 SOTP 估值为每股 200 美元。
AI 赋能者:独特的外部客户 GPU 服务提供商
摩根士丹利认为,阿里云(AliCloud)有望受益于激增的 AI 推理需求。随着 DeepSeek 在 1 月份引发市场关注,AI 推理需求急剧增长。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主要互联网公司大幅增加了资本支出用于 AI,重点从模型训练转向推理(推理、多模态)。
报告表示 :
阿里云(AliCloud)在中国云服务市场占据独特地位,是唯一一个能够为外部客户提供大量 GPU 容量的云服务提供者。与腾讯和字节跳动等其他主要云服务提供商不同,阿里巴巴的云业务战略重要性在于其专注于外部客户,这使其在当前 AI 推理需求爆发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显著优势。
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巴巴的云业务收入增长将从 2025 财年第三季度的 13% 加速至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 18%,并在 2026 财年达到 25%。
AI 采用者:电商 AI 赋能潜力尚未反映在股价
作为一个 AI 早期采用者,阿里巴巴正将 AI 功能整合到其现有的超级应用程序(淘宝、高德地图、钉钉、夸克)中。报告认为阿里巴巴通过利用其庞大的专有电子商务用户数据具有竞争优势,这将能够通过更好的抽成率和广告转化率带来进一步的收入提升。
摩根士丹利指出,阿里巴巴拥有庞大的专有消费数据和广泛的使用场景,可能在电商市场份额企稳和 / 或提高抽成率方面带来上行空间,这一潜力尚未被市场完全定价。报告目前预计阿里巴巴 2026 年 GMV 和 CMR 增长分别为 4% 和 6%,但尚未考虑 AI 对电商的提升作用。
淘宝已经推出了多项 AI 功能,包括 AI 试穿助手(根据用户身高体重推荐产品)、基于通义模型的 " 淘宝 AI 问 "(试验版)以及面向商家的 AI 运营支持平台。
抓住即时零售机遇,开拓 2 万亿市场
摩根士丹利报告还提到,阿里巴巴正在进入一个即时零售市场,预计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 万亿元人民币(约 267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这代表着 2030 年总零售额的 3.3%(2024 年为 1.4%)或在线零售额的 9.9%(2024 年为 5.1%)。
值得一提的是,与京东的外卖服务通过大量补贴推出不同,阿里利用淘宝流量和饿了么的即时配送能力,增强其快速商务产品,同时不影响淘宝天猫集团的盈利能力和饿了么的收支平衡路线图。摩根士丹利继续预计淘宝天猫集团的 EBITA 在 2025-2028 财年将有 1% 的年复合增长率,而本地服务将在 2026 财年实现 EBITA 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