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7 日,中国人民银行以 1.50% 的固定利率开展 900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实现单日净投放 900 亿元。这一举措不仅延续了央行近期的宽松货币政策,更在汽车金融领域引发连锁反应。
在消费端,充足的市场流动性有望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下调汽车消费贷款利率。据测算,若市场利率下降 0.5 个百分点,一辆 30 万元的汽车贷款利息可减少约 1.2 万元。这对于正处于消费复苏期的汽车市场而言,无异于注入一针强心剂。数据显示,3 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5%,其中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 40%,低利率环境将进一步刺激消费者购车意愿。
对车企而言,逆回购操作降低了融资成本。上汽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11.4%,其新能源车型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15%,正是得益于宽松的资金环境。专家指出,车企可借此加速布局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前沿领域,如华为与上汽联合打造的 " 尚界 " 品牌首款车型已计划搭载固态电池技术,续航突破 1000 公里。
然而,市场利率的传导存在滞后效应。当前汽车金融市场仍面临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传统燃油车贷款不良率攀升至 1.8%,部分银行收紧信贷;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贷款需求旺盛,但风控体系尚未完善。央行此次操作能否有效缓解这些矛盾,仍需观察后续政策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