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Tech 星球 > 点击右上角 " ··· " > 设为星标

文 | 任雪芸
封面来源 | 豆包 AI
克隆一个 " 数字分身 ",已经从科幻走向日常,且门槛越来越低。
只需提供一段本人视频,AI 技术便能精准采集样貌、声音、动作、表情等核心特征,1:1 复刻出与真人高度相似的数字人。这些 " 数字分身 " 已能承担多重角色,既能代替真人主播在直播间带货引流,也能化身客服实时响应咨询,成为覆盖多场景的实用工具。
回溯数字人发展,2019 年,数字人 " 晚玉 " 率先登上直播舞台,拉开行业商业化序幕;此后,柳夜熙、希加加、度晓晓、翎 _LING 等各具风格的虚拟数字人相继涌现,逐步丰富了生态。
如今六年过去,在大模型与 AI 技术的持续迭代赋能下,虚拟数字人的技术成熟度大幅提升,应用场景也突破了早期的娱乐展示边界,深度渗透至电商、客服等多个行业,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
在美团、京东等主流平台的直播间,数字人主播早已不是新鲜面孔,他们像真人主播般熟练介绍产品亮点、拆解优惠机制,甚至能 " 人味儿 " 十足地实时回答消费者的各类疑问,互动流畅度与真实感丝毫不逊于真人直播。
在刚刚过去的 " 双 11",百度称,83% 的商家在本次双 11 活动中使用过数字人进行开播。京东探索研究院数据显示,数字人直播服务超 4 万家品牌商。
随着应用渗透率的持续攀升,数字人赛道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资本与企业的入局节奏同步加快,行业新一轮的激烈角逐已拉开序幕。
从数百万到百元,人人都能拥有一个数字人
一位女装店老板告诉 Tech 星球,自己既要对接面料供应商、跟进打版细节,又要全程盯紧工厂生产进度,日常精力严重透支。对她而言,引入数字人直播是她缓解销售压力的期待,目前已产生明确的尝试意向。
另一位餐饮店店主也表达了相似诉求," 看到美团、京东等平台上,很多同行靠数字人直播带货收效明显,节省了不少人工成本,还能实现全天不间断开播,我的确也有尝试的想法。"
即便生意规模有限,这些中小企业主对新技术的接纳意愿并未打折。
一位数字人服务商告诉 Tech 星球,自己日均能接到 10 余条咨询,咨询者多为服装店、餐饮店等中小企业主,且大多带着直播带货、全天开播、降本增效等明确业务场景诉求。
灵犀深智联合创始人贾春鑫则更精准地指出:" 现在的数字人直播对于企业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数字员工。"
中小企业主的尝试意愿高涨,核心在于拥有一名数字人员工的门槛正大幅降低。从过去动辄数百万元的定制成本,快速下探至千元甚至百元级的价位。
早年间,数字人曾是大企业专属的 " 高奢 " 配置。百度智能云 AI 及应用产品中心副总经理刘倩曾公开披露,百度布局数字人之初,第一代产品的单个制作成本高达 500 万至 600 万元。
而如今,随着技术迭代与行业竞争加剧,数字人价格已进入 " 平民化时代 "。上述服务商直言,当前单个数字人制作成本已下探至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千元和万元级的产品早已成为主流。
硅基智能招股书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其标准产品定价通常介于 5500 元至 25000 元之间,进一步覆盖了中小商家的预算范围。
价格之外,灵活的合作模式也降低了中小企业主们尝试的门槛。Tech 星球通过多家数字人企业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服务模式已形成多元选择:既有定制服务、付费订阅,也有平台代运营等形式。
对于中小商家而言,无需一次性投入高额成本,可根据自身直播带货、日常运营等实际需求,结合预算自主选择高性价比方案。
而针对大型企业更复杂的业务场景与深度合作需求,厂商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定价可达百万级,形成覆盖从中小用户到大型企业的全场景定价体系。
玩家涌入,数字人同质化竞争
近期,因百度世界 2025 大会上罗永浩数字人的亮相,数字人赛道再度掀起热潮。
百度在现场设置了特色互动展区,观众可与现场的罗永浩数字人实时连麦。据到场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该数字人不仅能对各类问题快速响应并精准作答,其动作、表情、神态更与罗永浩本人高度复刻,甚至能精准识别博主的衣着搭配,就像隔着屏幕和老罗视频通话。
回溯早期发展阶段,数字人在智能交互、动作精准度、形象拟真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当时的数字人更像程序化的机器人,多采用录播式播报,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体验较差 ",一位数字人行业销售向 Tech 星球透露。
但他表示,如今的数字人直播早已脱离 " 对口型 + 录播 " 的初级阶段,实时互动、动态回应等功能已相当完善,完全能满足中小商家的直播需求。
贾春鑫向 Tech 星球进一步解释:传统数字人的核心就是唇动技术,一段语音进来后驱动嘴型同步,面部以外的肢体动作等都是提前录制好的内容,相当于 " 提线木偶 "。
而近几年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数字人技术注入了两大关键能力。首先,是让数字人有了 " 灵魂 ",能够自主与外界进行声音和语言维度的交互;其次,是肢体语言的动态生成,完全可以根据对话内容,同步生成匹配的表情、肢体动作,甚至实现与外界场景的互动。
" 正是这两大能力,让数字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应用场景将会变得非常广泛,也将成为主流的交互体验形式 ", 贾春鑫补充道。
技术破壁的背后,是多元玩家的集结,他们共同推动了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
当前赛道已形成三类核心玩家梯队:以百度、腾讯、阿里、网易、科大讯飞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和商汤科技、小冰公司等人工智能服务商,以及灵犀深智、硅基智能、Tiamat 等聚焦垂直领域与特定应用场景的企业。
不过赛道火热的同时,大量玩家的涌入也带来了新的行业痛点:技术门槛被快速拉低,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突出。
作为 2024 年中国数字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硅基智能的招股书数据便直观暴露了行业共性挑战。
招股书数据显示,其毛利率呈波动下滑态势,在 2023 年达到 45.8% 的峰值后,2024 年降至 34.3%,2025 年上半年进一步滑落至 31.6%。
客户结构同样不容乐观,报告期内客户总数从 573 家缩减至 289 家,而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却从 2022 年的 16.6% 飙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64.4%,大客户依赖度急剧攀升,抗风险能力显著减弱。
数字人如何做到 " 更像人 "?
" 只要不是用直播的形式播放数字人的录播,平台一定不会封直播间 ",上述一位数字人服务商销售称。
但事实上,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对于数字人直播的规则不一,且均已出台相应规范措施。
抖音规定,使用虚拟人直播需先在平台注册虚拟人形象,直播时须由真人驱动实现实时互动,禁止纯 AI 驱动互动,且虚拟人直播必须进行显著标识。快手要求商家使用数字人直播时,仅可采用平台提供的数字人能力,且直播内容不得在短时间内高度机械重复。
腾讯视频号则更严格,其在《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中,明确禁止使用虚拟数字人等非真人形式进行代播。
平台规则的严格性,在实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位数字人供应方告诉 Tech 星球,在抖音开展纯数字人直播极易被封号、限流。
为避免封号,就得打造一眼真的直播间,比如通过提示用户加灯牌等方式模拟真人互动。
今年上半年的诸多案例,更印证了合规风险的真实存在。不少商家公开称,自己花费数万元购买的数字人产品,开播不到一个月就因 " 直播违规 " 被平台多次封禁,前期投入近乎打水漂。
除了合规难题,数字人现存的体验短板也不容忽视。
一位尝试过数字人直播的餐饮商家向 Tech 星球反馈," 如果只是随手刷直播间,不仔细分辨,的确不能很快察觉出这是数字人在直播,但如果你仔细去辨别,数字人与真人主播之间的区别便会显现。"
贾春鑫也表示,灵犀深智旗下的秒播 AI 数字人直播,大概相当于专业真人主播 8 成的功力,已经超过了普通的素人主播,但还需要继续进化。
关键还是体验突破,提升 AI 的直播能力。所以现阶段也决定了数字人的核心定位,并非直接替代专业主播,而是以提效降本为主要价值。
正如贾春鑫所言," 数字人直播的首要作用是提效,当真人直播难以实现预期投资回报率,或受限于时长无法全天开播时,AI 数字人可以作为有效补充,填补直播时段空白、降低运营成本,获得额外的增量收益。"
不过,百度通过罗永浩数字人的公开亮相,或许将会是数字人赛道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让数字人具备更高阶的智能交互能力、更贴近真人的表达与反应逻辑,或将成为数字人赛道突破当前瓶颈,实现下一阶段跨越的关键节点。

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更新



Tech 星球小助手 | 微信:miniworl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