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羽绒服出厂价已逼近千元 "" 月薪两万,却买不起一件羽绒服 " ……在社交平台上,到处都是对羽绒服价格的吐槽。而线下渠道里,更是几乎已经很难找到千元以下,且品质良好的羽绒服。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20 年,我国羽绒服平均单价由 438.6 元涨到 656 元。2023 年,羽绒服平均售价普遍上涨至 500 元到 800 元。
到了 2024 年,羽绒服价格再度上涨,其中终端销售均价在 0-500 元、1000-2000 元以及 3000 元及以上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价在 1000-2000 元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相较于上年同期提升最为明显,上升了 1.82 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在 "1 吨鸭绒从 17 万涨到 58 万 " 的成本暴涨之下,羽绒服的价格真的只能一路上涨了吗?
暴涨的羽绒
近几年,羽绒的价格一直在走高。
羽绒金网数据显示,自 2024 年初以来,羽绒的价格一直走高,并于当年夏天到达了最高点。按新国标羽绒服装 90% 绒子含量标准,自 2023 年 1 月初至 2024 年 11 月底,白鸭绒与白鹅绒的价格已分别从约 350 元 / 公斤和 700 元 / 公斤,涨至约 500 元 / 公斤和约 1100 元 / 公斤。
相较之下,2025 年夏天的羽绒价格涨幅并不显著,主要原料的价格均较去年高位有所回调。而白鸭绒和灰鸭绒的价格从 10 月开始出现了显著的攀升。


而影响羽绒价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供应量的下降。由于近几年养殖行业进入了猪周期的低谷。猪肉价格偏低,让消费者更多的购买猪肉,从而降低了鸭肉和鹅肉的消费需求。而当鸭鹅宰杀量下降了,鸭毛和鹅毛这些副产品的供应量也便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分会数据显示,近年来肉鸭出栏一直呈现回落态势,五年来复合增长率下降了 12.2%。中国畜牧业协会水禽业分会副秘书长程好良在《我国鸭产业的现状及趋势展望》报告中提及,2025 年 1-9 月商品代鸭苗均价 1.87 元 / 只(同比降 1.88 元),毛鸭价 3.46 元 / 斤(同比降 0.54 元),分割产品多环节亏损。
此外,2022 年执行的服装新国标的和寝具新国标,也从质量和成本角度,降低了羽绒的产量,且提高了成本。在 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新国标中,将 " 含绒量 " 修改为 " 绒子含量 ",即将废料部分去除,只计算绒子的占比。提升了羽绒质量的同时,也显著推高了羽绒的价格。
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果今年冬天出现极端低温的天气情况,那么今年的羽绒行情将大概率进一步上扬。
也正因羽绒成本的一路走高,让如今的羽绒服也变得越来越贵。
根据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对全国主要羽绒产区多家优质羽绒原料企业的报价统计分析,近两年符合羽绒服国家标准 90% 绒子含量的普通白鸭绒价格每千克约为 420 元至 550 元,同样标准的白鹅绒价格更高,每千克约 840 元至 1200 元。
据此计算,一件填充了 150g 绒子含量 90% 的白鸭绒羽绒服,其原料、辅料和人工费用总计不低于 126 元,而对于填充更优质的鹅绒,且工艺更加优良的产品来说,更是很难将成本压低至 300 元以内。
高价还是平价?
虽然打工人年年都说买不起羽绒服,但很多国产羽绒服品牌却是在高端化、品牌化模式下得以飞速发展的。
这其中,波司登作为羽绒服领域的龙头品牌,正是通过 " 涨价 ",方才实现突破性成长的。
在 2017 年以前,仍然遵循传统路线的波司登面临着严峻的经营挑战。由于样式老化,营销方式落后,主力产品仅为 500 元的波司登,一度处在库存积压额度高达 20 亿元,关店超 8000 家的险境,站在了破产的边缘。
而 2018 年,随着加拿大鹅进入中国市场,并掀起了羽绒服高端化叙事的序幕,给波司登带来了转型的启示。
这一年,波司登一边在纽约时装周完成了首次海外走秀,另一边则开始了大幅涨价,从过去主力产品价格在 500 元左右,大幅提升 30%-40%,将单价拉升至 1000-1800 元。
明星矩阵、联名全球顶流 IP、助力南极科考、以科技加持羽绒服制作工艺……一系列组合拳下来,不仅扭转了品牌形象,更带动波司登的业绩一路上涨。
2024/25 财年报告显示,波司登营收 259.02 亿元,同比增长 11.58%;净利润 35.14 亿元,同比增长 14.31%。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实现稳定和高质量的增长,经营溢利增速连续 8 年快于收入增速。
不仅仅是波司登,高梵也是经过多次转型,最终在高端赛道成功站稳脚跟的。2020 年,创立多年的羽绒服品牌高梵决定砍掉鸭绒产品线,主打 2000 元价格带,聚焦于时尚户外的 " 高端鹅绒服 " 方向。通过积极亮相国际高端秀场,并从爱马仕、Dior、Loro Piana 等国际大牌挖设计师团队等方式,提高设计水平,还在产品中加入非遗苗绣、云锦等更符合中国市场审美的特色。
这也给高梵带去了显著的增长。2024 年双 11,高梵的交易额增长高达 107%,全渠道卖掉了 5.1 亿人民币,在近一年的鹅绒服市场占有率里,更以 11% 位居榜首。并实现了全年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 50 亿元大关的成绩。
与此同时,雪中飞、雅鹿、鸭鸭等传统高性价比品牌,也纷纷推出了售价在 1000 元乃至 2000 元以上的产品线。
贝恩咨询的报告指出,在 2000-5000 元价格区间的服装品类中,国产品牌份额从 2020 年的 15% 增长至 2024 年的 28%。而另一方面,国际高端品牌如 Moncler 和 Canada Goose 在中国市场维持高溢价,这就为国产品牌的中高端产品布局提供了机会。
不过,伴随着国内服装市场的内卷,国产羽绒服通过涨价带来的增长势能是否能够持续,仍然需要拉长时间线。
在小红书上,# 拒绝品牌溢价 的话题已经获得超过 5000 万次流量,以及 40.9 万次的讨论。
而此前有消费者发现,其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购买的阿迪达斯羽绒服,实际上为雪中飞代工产品,从而引发 " 不如直接买雪中飞,何苦中间赚差价 " 的一系列吐槽,或许也是当下消费情绪的一种体现。
当一款售价 579 元,蓬松度 600+,鸭绒绒子含量 80% 的阿迪达斯短款羽绒服,与售价 519 元,680+ 的蓬松度,绒子含量为 90% 的雪中飞羽绒服放在一起时,品牌光环已经很难说服今天的中国消费者了
也正因如此,雪中飞作为波司登旗下中端羽绒服品牌,近年来涨势良好。此外,根据波司登 2024/25 财年报告,截至 3 月 31 日,该集团的贴牌加工管理业务收入约为 33.73 亿元,占整体收入的 13.0%,较去年同期上升 26.4%。
作为冬天最重要的一件衣服,从某种程度上说,羽绒服已经跳出了简单的保暖功能,具备了较强的社交货币属性。但是面对今天愈发理性的消费市场,如何平衡面子和里子?怎样在性价比和品牌价值之间做出选择?这不仅仅是消费者需要做出的选择,更是每一个品牌都将面对的考验。(作者 | 谢璇,编辑 | 房煜)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 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