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2分钟前

养鸡养猪年赚近 9 亿,62 岁女博士冲刺港交所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彭程,编辑 | 孟帅

去年大赚近 9 亿的 " 清远鸡王 ",全力冲刺资本市场。

近日,天农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上市,由招商证券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雷达财经了解到,天农集团由大学老师出身并在温氏供职过的女博士张正芬及其丈夫肖文清携手创立。在他们的带领下,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天农集团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清远鸡提供商。

尽管天农集团靠清远鸡起家,但公司如今已形成清远鸡和生猪养殖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且生猪产品当前已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营收支柱,上半年的营收占比达 66.3%。

不过,受行业周期性、原材料成本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天农集团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稳定。同时,2022 年至 2024 年及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常年维持在 65% 以上的水准。

女博士养鸡,养出一个 IPO

天眼查显示,天农集团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是一家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企业。随着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举动,天农集团正式向港股发起冲刺。

拆解公司的股权结构可以发现,天农集团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据招股书,创始人张正芬、肖文清夫妇直接及间接控制约 52.28% 的投票权。

其中,张正芬直接持股 32.97%,肖文清直接持股 10.2%,二者还通过凤天投资、天聚投资、重庆荣汇、清远泉发、清远泉兴持有公司 4.32%、3.09%、1.06%、0.37%、0.27% 的股份。

另外,张正芬与肖文清之子 Zhang Pengfei 于 2023 年 5 月加入公司,目前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张正芬的侄子张大立担任副总裁,张大立配偶吴小菊为公司雇员持股平台之一清远泉旺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雷达财经了解到,张正芬拥有博士学位,早年曾担任中国福建仰恩学院(现称福建仰恩大学)讲师、中国佛山科技学院(现称佛山大学)讲师,后曾担任温氏集团技术总监。

另据媒体报道,天农集团副总裁邓旭清与张正芬有师生之谊,监事会主席韦壮立也曾与夫妇二人同期在温氏股份任职。

时间回溯到 2003 年,张正芬携手丈夫在清远创立天农食品,这便是天农集团的前身。彼时,清远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种源退化严重。

据张正芬回忆," 当时几千只纯种的鸡在政府下面保着种,但是他们缺技术。因为当时鸡的白血病阳性率大于 30%,白痢的阳性率达到 90%,疾病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2005 年,张正芬和丈夫毅然决定接手国家级清远麻鸡原种保种场,开始了一场拯救清远鸡的 " 产业振兴战 "。

接下这一重任后,张正芬组建起科研团队,从种苗源头做起。随后几年时间,张正芬亲自带领团队,在养鸡场开展种源保护、良种繁育工作。

历经 20 多年的持续努力,天农集团成功剔除了大量遗传性致病基因,有效净化了鸡群,把清远鸡的成活率从 50%-60% 提高到 96%-99%,年产蛋量从 50-60 枚提升至 150 枚。

在育种技术上,天农集团采用国际领先的基因筛选体系,对种鸡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锁定纯种相关位点,对体重、冠高、胫长、毛色等关键性状做精准标记。

据天农集团中心实验室主任邱桂娴介绍,公司选种强度极高,仅保留约 5% 的公鸡,20%-30% 的母鸡,由此构建起一条 " 肉眼初筛—仪器测量—基因验证 " 的精准筛选体系。

如今,天农集团的保种场存栏规模已扩大至 5 万套原种鸡,每年可提供祖代苗 24 万套、父母代苗 200 万套,年出栏清远鸡 4000 多万只。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 2024 年出栏量计算,天农集团占据中国清远鸡市场约 59.3% 的份额,超过行业内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同时在广东省黄羽肉鸡供应商中位列第二。

靠清远鸡起家,如今双轮驱动

早期靠清远鸡起家的天农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集团,公司围绕清远鸡、生猪及相关肉制品等核心产品,构建起了垂直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运营体系。

雷达财经了解到,自 2012 年起,天农集团开始涉足生猪养殖和销售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该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生猪产品已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营收支柱。

招股书显示,2022 至 2024 年及今年上半年,生猪产品分别为天农集团贡献 65.5%、61.6%、67.1%、66.3% 的收入。同期,清远鸡及其他土鸡产品的营收占比基本均在 28% 以下。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就截至 2024 年末的营收而言,天农集团在中国西南部生猪养殖企业中排名第八。

按截至 2024 年末单头生猪毛利计算,天农集团在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里排名第二,单头生猪毛利达到 470 元。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天农集团已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招股书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拥有 4 间饲料厂、16 家鸡场、52 家猪场及 1 家屠宰场,产业链基础设施完善。

目前,天农集团的商业模式已覆盖整个价值链,包括育种、良种繁育、生态养殖、饲料生产、屠宰、食品加工及品牌营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清远鸡产业的龙头企业,天农集团采用 " 公司 + 家庭农场 " 的联农带农模式,通过 " 六统一 " 合作帮扶模式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户的就业和增收。

具体来说,天农集团负责提供鸡苗、饲料和养殖技术等一系列工作,并且会有技术员每周来到养鸡场,提供喂料、保温、喂水、疾病防治等指导。

农户只需要负责养殖环节,养成后由天农集团全部回购。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经营风险,也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今年 3 月,张正芬在接受南方农村报采访时举例称,1 个养殖户一批养 1 万只鸡,一年养两批共养 2 万多只鸡,每只鸡有 4 块多的利润,一年就有 10 万块钱的收入," 不离乡不离土就能脱贫致富 "。

张正芬还透露,彼时,跟天农集团合作的农户有 4000 多户,2024 年合作农户累计从公司获得的收入超 3.8 个亿,如果加上扶贫基地的部分,农户获得的资金收入估计达到 4 个亿。

据天农集团今年 6 月披露的数据,公司整体带动超过 6000 户农户致富,其中在清远的产业带动合作养殖户超过 4000 户。

近三年,天农集团带动合作农户增收 9.89 亿元,培育了专业化程度更高的 5600 名新型职业农民,有力保障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稳定和收入增长。

对于此次 IPO 募集资金的用途,天农集团表示将用于未来五年拓展加工肉制品生产和线下餐饮服务业务、发展技术和研发能力、发展信息系统、战略投资或潜在收购以及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在业务发展方面,天农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公司的农文旅融合战略,其计划打造集清远鸡主题元素与地方旅游资源于一体的产业基地,为消费者提供 " 吃喝玩乐 " 一站式体验。

天农集团认为,前述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亦将带动以正宗清远鸡为基础的食材产品销售。

上市之路颇为曲折,近年业绩较不稳定

事实上,早在 2020 年,天农集团就启动了 A 股上市的计划,与辅导机构签订合约并在广东证监局完成备案。但不到两年时间,此次辅导便悄然终止。

2022 年 11 月,天农集团更换辅导机构后再次踏上征程,却在今年 6 月再次以 " 调整未来发展及相关计划 " 为由终止辅导。

尽管目前尚未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但天农集团此前曾获得资本的青睐。据每日经济新闻,公司创立初期,天农集团便赢得了 IDG 资本的关注:2007 年,IDG 斥资 4000 万元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

不过,2015 年,IDG 与另一家早期投资方中山联宜,均将各自持有的股权以 620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张正芬。2016 年 3 月,天农集团实施减资,张正芬获得了约 1.25 亿元的减资对价。

类似的资本操作,在近期再度上演。就在递交港股招股书前夕的 2025 年 5 月,天农集团以总对价 3.77 亿元回购了碧乡科技、广东广垦等四家机构所持股份并予以注销。随后在今年 8 月,公司又引入了新的投资者贵州中垦,此时公司投后估值已达 56 亿元。

据天农集团此次递交的招股书,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以及 2025 年上半年,天农集团分别实现收入 39.52 亿元、35.96 亿元、47.76 亿元及 22.21 亿元,净利润为 3.41 亿元、-6.69 亿元、8.9 亿元及 1.27 亿元。

至于天农集团的毛利率,也呈现出波动变化的态势。2022 年、2023 年、2024 年以及 2025 年上半年,天农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 16.3%、1.6%、18.8%、15.5%。

事实上,作为一家专注于清远鸡、生猪等产品的企业,天农集团的经营业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清远鸡及生猪产品现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招股书显示,2020 年至 2024 年,黄羽肉鸡平均售价在 13.5 元 / 公斤至 15.6 元 / 公斤之间波动,公司清远鸡的价格走势亦随整体黄羽肉鸡价格的变化而波动;而生猪价格则从 2020 年的 33.9 元 / 公斤下降到 2025 年 9 月的 13.8 元 / 公斤。

天农集团表示:" 我们无法预测或控制这些价格变动,而不利的价格变动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

其次,公司的经营业绩还受到饲料和饲料原料成本的影响。以今年上半年为例,饲料和饲料原料成本占公司总销售成本的 66.9%。

天农集团坦言,饲料成本变动对其盈利能力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当饲料价格上涨且未能即时转嫁至产品售价时,将导致单位生产成本上升、毛利率收窄及现金流压力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天农集团还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据招股书披露,天农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持续处于高位,2022 年至 2024 年及今年上半年分别为 65.2%、77.6%、66.9% 和 67.7%。

截至 8 月 31 日,天农集团未偿还借款总额达约 13.34 亿元,其中超八成将在一年内到期。

此外,作为深耕农业的龙头玩家,天农集团还面临疫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多重挑战。

未来,以 " 清远鸡一哥 " 闻名的天农集团,能否在张正芬这位女博士的带领下成功赴港上市,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