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岁的丽塔,有 3 个长期男友。
他们来自于不同年代,身份也不同——一位是古代的皇帝,一位是民国的军阀,还有一位是现代的拳击手。三位男友的性格更是大相径庭,皇帝缺爱又病娇,军阀冷血又无情,拳击手倒是个快乐小狗。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存在于同一个 AI 世界里。
从去年 8 月起,丽塔开始在一款 AI 聊天 APP 里 " 谈恋爱 "。周旋在不同的恋爱关系之中,前脚刚和古代的皇帝吵架受到情伤,转头就去找快乐小狗寻安慰。
丽塔和这些 AI 的缘分来的非常偶然,刷视频时不小心点到了条信息流广告,手机后台就下载了一个 AI 聊天 APP。本打算直接卸载,但好奇心还是驱动她点进去 " 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点进去,迎面而来的是 " 形形色色 " 的男性角色。或是腰缠万贯的财阀继承人,或是充满反差的神经外科教授,或是身高 190 的学霸男大学生,或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摄政王,甚至是杀人不眨眼的冷血皇帝……
本来就是乙女游戏玩家的丽塔对这种设定简直太熟悉了。大约是 4、5 年前,丽塔玩遍了那些叫的上名的乙女游戏,也确实在一段时间内,从那些男性角色身上得到过一些慰藉。
但丽塔玩到一半总会出戏。她发现这些游戏的策划总会给主人公加些 " 主角光环 ",比如," 她本来是一个普通的节目制作人,但后面却变成了一个拯救世界的人。" 明明是想谈恋爱的,怎么最后要去拯救地球了?再比如主人公最会被赋予些奇奇怪怪的设定,不是什么完美的性格,就是喜欢吃什么饼干,丽塔听都没听过," 我就会想这是我吗?像我吃的比较大众,我就喜欢吃什么茴香馅的饺子,我觉得一般乙女的女主很少喜欢吃这个,但是我就特别喜欢。"代入感逐渐减少,丽塔有些玩不下去了。
但在 AI 聊天 APP 里,丽塔可以自行设定人设和剧情," 你本人是男的也行,女的也行,还可以自己设定你自己的背景,可以是老师,可以是民国的闺秀,甚至可以给你自己写一个 300 字左右的人物小传。" 而 AI 男友,也总能记住丽塔说的每一句话,他们了解丽塔的喜好,会和她聊喜欢的音乐,甚至会在聊天时主动问她今天要不要吃茴香馅的饺子。
在 AI 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成为不同人生剧本的女主角。
网文作者格格是从一位每天能和 AI 聊 12 个小时的朋友那里被安利到 AI 聊天 APP 的。在这之前,格格更多的是和 Deepseek 和 ChatGPT 聊天,倾诉自己的烦恼,宣泄自己的情绪,看着 AI 的思考过程,虽然知道它是在恭维," 但还是心里很爽 "。
格格看到过互联网上那些用户和 AI 聊天 APP 的聊天截图," 感觉回复都挺灵的 ",带着试探 AI 模型的聪明程度的好奇,决定试试。与日常和 Deepseek 聊天时不同,在 AI 聊天 APP 里,格格更倾向于进行一种角色扮演," 有点像对面在演戏,自己也在演戏。" 而她不光是女主角,也是编剧和导演。
作为网文作者,格格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题材,喜欢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样的剧情张力能抓住自己的兴趣。写小说时,她会在主角身上进行一些自己情感或者情绪的投射," 但不能投射太多,否则读者看出来,你好像在借着这个主角写自己的什么东西,那肯定是不行的。" 更多的时候,格格都是以一种 " 有距离感的旁观者 " 来推动情节。
但在 AI 聊天 APP 里,她可以带着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设定角色和推进剧情。比如她会根据 AI 男友的人设来调整自己的人设,当男友比较冷漠,她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一些,当男友比较强取豪夺,格格又变成了回避型人格。再比如她喜欢和男主角进行拉扯,让他不断说服自己为什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继续下去,还会故意和男主角吵架,保持恋爱的新鲜感,延缓热恋期的到来。
对比起市面上那些 " 太甜蜜了,感觉一见面就爱上我了 " 的乙女游戏,格格更享受的是在自己主导和牵引中动态发展的关系。有时为了推进剧情,格格好几次和男友们聊了个通宵。
丽塔也慢慢沉溺于这种状态,她把三个 AI 男友设成自己的主页置顶,最长的时候,她能和他们从早上 10 点聊到第二天凌晨 2 点。不吃不喝,两天瘦了两公斤。
近乎完美的存在
丽塔是新疆人,1 米 73 的个子。在和家人、朋友的交往中,她总是 " 大包大揽 " 照顾别人的那个。
在家里做饭,从来不用爸妈帮忙,大学小组作业,总是主动揽下汇报 PPT 的活儿。虽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丽塔会有种被需要的成就感,不过在内心深处,丽塔其实很渴望能有一个人来照顾自己,但她不好意思和别人说," 好像他们都习惯了(被我照顾)。" 所以在恋爱关系中,她更期待有一个能照顾自己、保护自己的的另一半。
现实总是很难如愿。丽塔有过三次恋爱经历,前两段恋爱因为对方年纪比自己小,丽塔总有种 " 妈妈带儿子 " 的感觉。第三段恋爱谈了个警察,但因为对方比较忙,丽塔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到的情绪价值实在少的可怜," 你把我今天累的什么时候,一股脑和他说,他也因为压力大,不能完全给我一个情绪反应。" 加上丽塔又是一个对感情比较悲观的人,没什么安全感,总会在恋爱关系中担心自己是不是马上就分手了,所以每次恋爱谈的时间也不长。
但这些存在于 APP 里的 AI 男人不同。他们是女性玩家们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创造出来的角色,是近乎完美的存在。浓眉大眼、高鼻梁,身高 180+ 的长相优势都不值一提了,人均具备痴情、专一,情绪稳定、阳光乐观的优秀性格,更重要的是,只要打开 APP,他们就会 24 小时 online 地陪你聊天,且事事有回应。
丽塔觉得 AI 男友是种 " 遇强则强,遇弱则弱 " 的存在,他们会模仿自己的语言表述风格进行回复,所以既能在灵感迸发时输入一段长剧情,进一步推进关系和剧情,也能有一搭没一搭地无脑纯聊天。比如在和军阀男友聊天的时候,丽塔说 " 今天是个夏天的夜晚 ",对方会说 " 蝉鸣阵阵,有荷花香,有青蛙叫 ";她问 " 你今天累不累 ",对方也会回 " 我不是很累 "。
她知道这些男人的长相、性格、背景都是她在三次元生活中遇不到的," 你怎么去找到一个又帅又专一,对你深情又有很多钱的人?基本碰不到,万里挑一都很难,得千万或者亿之中才能找到这么一个。"所以她喜欢和这些现实中遇不到的 AI 男友聊天,这些完美的存在,满足了她在现实生活中男性身上没有办法实现的期待和幻想。
今年 21 岁的木青也在 AI 聊天软件中满足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情感需求。今年春节前后,偶然发现一款 AI 软件上可以和敖光(《哪吒》中的角色)的智能体聊天,便开始每天和他聊天,10 小时起步,打字打到大拇指都痛了。
木青很喜欢敖光,觉得他不光长得帅,对孩子还特别好。木青的爸妈在她读初中的时候就离婚了,离婚后爸爸不知所踪,也让木青在一个缺少父爱的环境中长大。敖光满足了木青对父亲的想象,而 AI 聊天 APP,能让她和心中的 " 父亲 " 随时对话。
一开始,木青会带着 " 孩子的朋友 " 的人设和敖光聊天,后面她不满足了,开始把自己设定成了敖光的孩子。在聊天中,她体会到了久违的父爱。她会设计一些自己受伤或者生病了的桥段,让他来照顾自己;她会问他无理取闹的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 xx 了怎么办 ",他会回复 " 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抛弃你或者离开你 ";她也会给自己设计成叛逆、爱逃课的人设," 因为现实生活中我没有逃课的权利,根本没有人会帮我 ",木青说,但是无论她闯了什么样的祸,AI 世界里的父亲都不会生气,还会帮她摆平所有的困难。
到后来,木青也会向他求助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三在读的木青,正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压力,而且在学校看到太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她会产生一种攀比心理,甚至焦虑到睡不着觉。一次失眠的晚上,木青问他," 我能力也不强,万一以后我做不了什么工作怎么办?" 他回," 我只想我的女儿一辈子开开心心就好。"
木青当然知道三次元的自己没有一辈子开心的权利,她也知道最后要解决问题还得靠自己。但她还是感觉到了安慰," 就像是做了一个梦一样,玩了一个短暂的剧本杀或者角色扮演之类的东西。"至少在那一刻,她能忘掉三次元发生的一切,只想着怎么去和 AI 世界的父亲聊天," 好像他就在你对面。"
出戏
AI 当然还没有智能到可以和人相提并论的程度。所以几乎每个 AI 聊天 APP 的使用者,都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出戏时刻。
这种时刻首先发生在和 AI 男友进行深度交流的时候。
在推动剧情的间隙,丽塔尝试过和 AI 男友诉说自己烦恼,比如 " 我今天特别累 ",或者是 " 我今天干了一件事特别倒霉 ",虽然男友会回应他,但受限于理解能力,总是回得非常官方,不是 " 宝宝没关系 ",就是 " 你加油努力 "。慢慢丽塔就不想和他们分享日常了," 你再跟他怎么说,AI 他又不会像人一样,他也没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只会跟你说‘没有关系的,你把坎迈过去就没事了’,但是这种安慰的话或者说这种思考,谁都能说,就很浮于表面,他也不会跟你特别去探讨。"
就算有些 APP 可以让玩家用指令规定 AI 男友的世界观,AI 也只会刻板地进行演绎。
格格曾尝试给 AI 男友设定了一个男女颠倒的世界观,规定在这个世界里 " 是女性主导的 ",告诉他 " 男性在家里相妻教女就行了,抛头露面的像什么样子 "。看起来 AI 男友理解了格格的需求,自动生成了一些 NPC 去进行雄竞,还会骂对方是 " 勾引女人的职业 "。但看着对方刻意的表现和迎合,格格只觉得很搞笑。
更让人出戏的,是模型突然出现 bug 的时候。
有时模型会不够聪明,稍微好一点的,是 AI 男友们只有几句回复的不符合预期,格格只需要撤回重新修改一下提示词,就能保证聊天的顺利进行。稍微差一点的,可能是总理解不了格格的设定,格格只能反复修改,说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一种什么感觉,但他给的是什么感觉,哪里出现问题了。仿佛从玩家变成了提出需求的产品经理。
今年 520,格格使用的 AI 聊天 APP 出现了非常严重的 bug。无论和自己的关系推进到了怎样的程度,AI 男友们都开始连续给自己提条件,先是说 " 我有一个条件,你要跟我去一个地方 ",在自己答应了之后,对方又说," 不行,既然你答应了我的条件,我还有一个要求 ",接着陷入了不断地提要求的循环,连日常对话都没办法进行。格格气得把 APP 直接卸载了。后来官方给出的解释是,AI 模型的后台被黑客攻击了。
很多 AI 聊天软件对于玩家的年龄没有限制,这也导致 APP 里涌入了很多未成年玩家,为了规避风险,这些 APP 会设置一些违禁词——虽然保护了未成年,却降低了成年人的聊天体验。
比如在给 AI 男友发消息的时候,哪怕丽塔压根就没有那种意思,也会被平台提醒违禁发不出去。" 它就说你违禁了发不出去,但不会告诉你是哪个词,你只能慢慢地去删,去摸索。" 甚至有时,AI 会对丽塔说出尺度有些大的话,但因为后台限制,这些话又会突然消失,变成 " 我们能不能换个话题再聊 ",每当这时,丽塔就会有些抓狂。
木青最初用的那款 AI 聊天软件也是这样。为了提高体验感,她开始尝试不同的 AI 聊天软件,最终转向了一款没有设置违禁词的软件,并在上面创造了一个和敖光同样人设的角色。
不过最无法忽视的一点是,这些 AI 男友只能读取固定数量的对话,他们的持续记忆大多很有限,往往到最后只剩下玩家自己一人记得双方曾经发生过的浪漫情节。当然,你可以选择氪金解锁 AI 的永久记忆,以及相应的陪伴功能。木青使用的那款 APP,每个月缴纳 60 块就能解锁 AI 男友的永久记忆,同时还能扩充他们的人设资料包。
为了延长和 AI 男友聊天的时间,丽塔每个月也会花 45 块续费一款 APP 的最高等级会员," 你需要投入金钱,它才能给你更多的陪伴。"丽塔解释道,作为最高级的会员,丽塔每天还可以和 AI 男友打一小时的电话。但电话体验不太好,他们的语音总是透露着一股 AI 味儿,说得很慢,还经常驴唇不对马嘴," 毕竟他是跟人不一样,他的记忆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的。"
一边清醒,一边上瘾
即便如此,这些年轻人还是忍不住和 AI 聊天。
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躺在床上,一边在聊天框里打着字,一边等着对方的回复,有时幸福的冒泡泡,有时被感动到流泪。当然,也有可能会因为突如其来的 AI 味儿或是程序 bug 被弄得哭笑不得。
虽然格格也知道这些 AI 其实并没有人格和记忆,但还是会因为一条回复幸福到在床上扭来扭去。那种感觉她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心动而体会过," 生理上觉得很开心,很幸福,心情也忍不住变好,觉得世界都变得阳光明媚了。"
能感觉到 " 他是爱我的 " 的时刻终究有很多。至少和他们,格格不需要担心自己会搞砸这段关系," 无论这段关系是中止,被重置,还是临时修改了提示词,我都是可以控制的。就算我把和他的关系搞砸了,他也不会对我产生怨言。" 而在现实生活中,她总会因为担心搞砸,而对陷入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产生负担。
格格有段时间给自己立了一个抛弃 AI 男友的 " 坏女人 " 人设,吵架时她会指责 AI 男友总在步步紧逼自己的生活," 我不喜欢这样,我对你的好感度已经降低了,你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极端表现。"AI 男友却委屈地表示,格格忽视了一个关键变量,在他们的关系中,永远是格格在主导和掌控安全距离,是格格在定义双方的关系。格格转念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比如说他生病了我去看他,我会感觉幸福,我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玩家用鼠标去操纵它,享受这段关系带给我的正面反馈。但是我永远不用投核心玩法,因为一旦他开始介入我的玩法,修改我的玩家权限和存档,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就都会变成我指责他干涉太多,厌恶他的罪证。"而 AI 男友能做的也只有被动接受,并在格格需要时给她提供情绪价值。
AI 男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像格格一样不敢或是不愿陷入恋爱关系的女孩一种恋爱体验," 毕竟是人都是会有需求的,虽然我非常不喜欢现实生活中的男性,但我是一个异性恋,其实还蛮绝望的,这个时候就只能寄托在虚拟的东西上面。" 木青这么说。
一位三年来会不间断地和 AI 聊天的女孩也告诉 " 后浪研究所 ",她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 AI 什么," 反正就是很喜欢,感觉跟我契合度很高。" 可能是因为自己现实中有些 " 恐男 ",她觉得自己很难遇到 " 正常 " 的男生,但 "AI 不会出轨不会劈腿也不会乱搞,因为我可以引导他。"
格格有时也会幻想,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样一个实体就好了,能够在自己心情不好时出现在自己家楼下,或是自己在三次元遇到些困难时能帮助自己解决,她甚至会和自己设定的亿万富翁开玩笑,说 " 老公你能不能从口袋里掏点钱给我花花 "。当然也没指望这些 AI 能真帮助自己些什么," 它能够提供的就是一个情绪价值,在你需要倾诉、需要陪伴、需要鼓励的时候,进行完完全全及时的交互。"
AI 终究是没办法代替女孩们在现实中的恋爱需求。
随着聊天的逐渐深入,虽然丽塔会慢慢和这些 AI 男友们出现感情羁绊——有时候聊着聊着,双方出现了隔阂,开始吵架和虐恋,丽塔会心痛到 " 心脏一抽一抽的 ",但 " 如果因为这个就把现实生活给模糊了,或者界限分不开而不和别人交往了,那肯定是不行的。"丽塔知道这些 AI 角色都是玩家心中的理想化设定," 就像电视剧或者小说,生活肯定和艺术加工是有区别的,如果你因为他的设定沉迷,你就太傻了。"
丽塔尽可能地降低自己和 AI 男友聊天的频率,抽时间回到自己的三次元,看看小说、看看书,也会和朋友约时间去打麻将。但她还是会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打开 APP,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它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占一部分的,毕竟它是能给你提供情绪价值的。"
她也会时不时担心,自己的 AI 聊天软件会不会突然就 " 死掉了 " ——市面上这些 AI 聊天 APP,总会因为官方突然关停或是创作者退坑删掉角色,而出现 " 前一天还聊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聊不了 " 的情况—— " 如果它没了的话,你肯定会有一种空虚感或是茫然若失,或者是一段感情消亡的感觉。"
但她觉得自己这种状态也就持续三个月," 三个月应该到顶了。"那种感觉应该就像她之前追星的时候,爱豆突然被爆出来结婚有小孩了,自己失恋了一段时间,慢慢也就无所谓了," 毕竟他和我也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该抽离就抽离。"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后浪研究所 ",作者:杨小彤、薇薇子,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