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增长工场,作者 | 相青,编辑 | 赵元
从红毯女王到美妆品牌创始人,范冰冰用了短短一年多,就完成了 Fan Beauty Diary 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自去年入驻 Lazada 和 TikTok 后,今年 8 月,范冰冰打造的美妆品牌 Fan Beauty 正式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线下门店屈臣氏,实现了品牌从电商渠道向线下零售的拓展。
一份由中国美妆网发布的 2024 年度中国美妆品牌 TOP100 榜单显示,范冰冰创立的品牌 Fan Beauty Diary 以 14.5 亿元营收位列榜单第 35 名。
范冰冰 2018 年创立 Fan Beauty Diary ,同年 5 月因逃税被调查并被罚款。此后,她将事业重心转向东南亚,不仅发展美妆品牌,还在东南亚发展演员事业,同时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今年 8 月,范冰冰因带动马来西亚马六甲旅游业有功被封为拿督。
从旅游推广到美妆出海,范冰冰似乎在东南亚完成了事业重建。
一、带动 45 万人东南亚旅游
在税务丑闻之前,范冰冰一直是中国收入最高的女演员之一。
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范冰冰连续上榜 14 年,更从 2013 年就占据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收入榜首 5 年无人撼动。2018 年《21 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估计,她的资产超过 30 亿元人民币,包括演艺收入、代言收入和商业收入。
因税务问题在国内发展受限后,范冰冰逐渐将事业重心转向东南亚。
去年 5 月,范冰冰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推广旅游业。
她甚至参加了泰国传统的新年庆祝活动——宋干节游行。当时,她作为泰国国家旅游局的嘉宾,乘坐绿色嘟嘟车,身穿传统泰国服装,参加了近四个小时的城市游行。
马来西亚旅游官员的目标是,利用范冰冰的明星效应和马来西亚的免签政策,到 2024 年吸引 100 万中国游客前往马六甲。
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
据马六甲州首席部长称,范冰冰帮助该州在微信上产生了超过 15 亿的曝光量。此外,到访马六甲的中国游客数量从 2023 年的 20.48 万人飙升至 2024 年的 66.46 万人,增加了 45 万人。
当局将此归功于她的宣传努力。为了表彰范冰冰对该州旅游业做出的贡献,今年 8 月底,范冰冰在马六甲举行的授勋仪式上被授予荣誉拿督头衔。
不仅在旅游业,范冰冰还将重返大银幕。与马来西亚本土导演合作拍摄电影《地母》,饰演一个满脸风霜的农民,剃了眉毛,晒黑皮肤。据报道,她还购买了多部剧本的版权,计划进军电影制作领域。
范冰冰在东南亚的发展可谓双赢。她需要一个平台来重建事业,而东南亚需要一种高影响力、低成本的方式来吸引中国游客。因此马来西亚马六甲州任命她为旅游大使,借用她的影响力进行推广。
在微博,范冰冰有 6200 万粉丝,小红书有 1700 万粉丝,抖音有 1100 万粉丝,这种流量的确为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带来了可观回报。
二、美妆出海,利润空间极大
在出海东南亚的过程中,范冰冰的个人影响力也成为撬动其美妆品牌 Fan Beauty 增长的杠杆。
Fan Beauty 由范冰冰在 2018 年与天猫合作创立,最初纵横星购负责品牌运营。范冰冰则与北京纵横星购存在多项股权联系。
彼时,她虽为品牌发起人,却更像是一位代言人,只能依靠利润分成。2021 年,范冰冰与纵横星购结束合作,收回 Fan Beauty 的品牌经营权,并注册成立范美丽化妆品有限公司,自建团队运营。
此后,范冰冰靠小红书和微博分享护肤迅速起量。在小红书推章小蕙、董洁之前,范冰冰才是小红书的 " 带货女王 "。最早在 2017 年,范冰冰就频繁更新小红书分享护肤,推荐什么都会迅速卖断货。目前,她在小红书具有 1736 万粉丝,依然远超章小蕙、董洁。
公开报道显示,2021 年,Fan Beauty GMV 突破 3 亿元,2022 年增长至 8.5 亿元,2023 年超 11 亿元。2024 年,品牌总营收 14.5 亿元,位列中国美妆品牌 TOP100 榜单第 35 名。
在国内站稳脚跟后,Fan Beauty 开始出海东南亚。
去年 5 月,Fan Beauty 正式出海东南亚,首站选择 Lazada,登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市场。范冰冰亲自在小红书发文庆祝," 品牌出海,我们还是新人,但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在马来站,Fan Beauty Diary 曾进入 " 护肤榜单 " 的 Top1。
紧接着,范冰冰同年 6 月高调宣布 Fan Beauty 入驻 TikTok,第一条视频播放量高达 67 万。不过后续,范冰冰微出镜的视频播放量则低到几千甚至几百。
如今,进入马来西亚屈臣氏,是 Fan Beauty 出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屈臣氏是亚洲最大的美妆零售连锁店,在全球拥有超过 8000 家门店,其中马来西亚市场布局超 700 家,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美妆零售渠道之一。
对于美妆品牌而言,进入屈臣氏意味着拿到了 品牌信任背书 + 高流量入口,并正式从线上电商走向东南亚主流零售渠道。
而且,Fan Beauty 利润空间极大。
面膜代工产业非常成熟,OEM/ODM 厂家遍布珠三角、长三角,品牌只需提需求,工厂就能提供配方库和现成方案,很多小品牌几乎没有研发投入。
据行业公开信息,一片普通补水面膜的 生产成本往往不到 2 元人民币,有的代工厂甚至能做到 1 元出头。销售价极高品牌端零售价往往在 10~30 元 / 片,高端品牌甚至 50 元以上。这意味着毛利率普遍超过 70%,头部品牌能达到 80% 多。据上海家化、珀莱雅、丸美股份等上市公司财报显示,护肤品类毛利率普遍维持在 70% 左右。
和其他品牌一样,Fan Beauty 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专利。企查查显示,范美丽(海南)化妆品有限公司名下有 16 项专利信息,但均是外观设计专利。
据该商家透露,Fan Beauty 面膜有高端的也有低端的,有十几元一盒的,也有不到十元的,一片面膜最便宜的只有一块多钱。但 Fan Beauty 对外售价,最便宜也要 138 元。
对于范冰冰来说,虽然在国内演艺事业受限,但她的明星效应仍然为 Fan Beauty 带来了巨大利益——几乎不用研发投入、营销成本也微乎其微,就能让一片成本极低的面膜卖到百元以上。但这种模式一旦缺少范冰冰的光环支撑,增长能否持续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