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5分钟前

田佳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技术发展和投资机会

文 | 钛资本研究院

核聚变被视为"终极能源",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零碳基荷电力,更在于为未来数据中心和 AI 算力需求奠定能源底座。

与此同时,核裂变技术同样迎来窗口期,科技巨头正联合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及核聚变公司,为数据中心量身定制供能方案,裂变商业化或比聚变更早落地。

SMR作为新一代核裂变反应堆是为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和AI能源需求提供重要补充的供能模式,美国已掀起SMR的投资热潮。本期,钛资本特别邀请中国首批SMR创业公司——上海钧合原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田佳树进行分享,他是资深核工业专家,拥有30 余年核工业履历,兼具技术深度与工程管理广度,曾任中国核安全专家委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顾问,中核集团副总工,中广核集团副总工, 华龙国际核电总经理。

本次会议由钛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凯主持,他长期关注可控核聚变、智慧汽车、前沿科技、专精特新领域。以下为实录分享: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全球背景及动态

2023 年 12 月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美国能源部发起的核能声明获近 30 国加入,首次将核能作为大会主题,提出 2050 年全球核能装机需达当前三倍(从 4 亿千瓦增至超 10 亿千瓦),其中小型反应堆(小堆)将占新增容量的三分之一,发展空间约 3 亿千瓦。

从当前全球空间来看,有439 台运行核电机组,占总发电量 9%,在建 69 台。美国以约 100 台运行机组居首,中国则有 30 多台在建机组领先全球。

政策层面,美国将核能领先设为国家战略,2024 年 5 月出台四项行政命令简化监管、强化供应链,目标 2050 年装机从 1 亿千瓦增至 4 亿千瓦,并拨款 32 亿美元支持先进反应堆研发,其中 8 亿美元用于第三代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署。法国核电占比超 70%,电价低廉且对外出口,正自主研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并与日本合作开发第四代钠快堆。英国近年重启核能发展,计划 2050 年装机翻倍至电力占比 25%,依托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推动工业现代化,目标占据全球小堆市场 25%。韩国投入 18.3 亿研发 ISMR 商业化。

在中国,政府持续推进高温气冷堆、快堆等示范项目,2024 年明确支持第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前沿技术攻关。目前中国在运和在建机组共 102 台,数量全球第一,预计 2030 年装机超美国,2060 年达 4 亿千瓦以支撑碳中和目标。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技术路径与发展现状

核能自1950年代和平利用以来,已走过四代技术路线。

第一代为1950-1960年代美苏原型堆;

第二代是1970-1990年代全球大规模商业电站,后因1979年三里岛事故进入冰封期;

第三代在1990年代后以提高安全性为核心,推出AP1000、EPR、华龙一号等型号,又因2011年福岛事故衍生"三代+",增加抗大飞机撞击与双安全壳,造价抬升10-20%。

第四代的概念2000年由美国能源部联合27国发起,目标2030-2060年间实现更安全、经济、可持续、防扩散的六种堆型:钠冷快堆、铅冷快堆、气冷快堆、超高温气冷堆、超临界水堆、熔盐堆。其中超高温气冷堆出口温度950-1000 ℃,可直接热解海水制氢;铅冷快堆850 ℃,小型化潜力大;熔盐堆700-800 ℃,固有安全性高但腐蚀问题突出;钠冷快堆550 ℃,最接近工业示范;超临界水堆因技术继承性好但关注度下降;气冷快堆受众面小,推进积极性不高。

当前可产业化的仍主要是压水堆系列,其余四代堆多处于基础研究或示范验证阶段。由于三代机组日趋大型化、造价高,中小国家和电力公司难以承受,美国2003年提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概念,经近20年论证,2022-2025年全球投资迅速升温。国际共识把2025-2030年定为SMR商业示范期,2030-2040年为推广期,未来十年将迎来包括微型反应堆在内的小型反应堆发展机遇。中国在压水堆领域已具备成熟产业化能力,同时在高温气冷堆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攻关。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

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小型堆(SMR)归为先进核能系统,定义为在三代加和四代技术基础上的小型化、模块化设计,功率在300兆瓦电以下,含微型堆(10兆瓦以下)。

在技术适配性上,水堆可做小型化但难以实现微型化;气冷堆、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堆及熔岩堆则既能做小型堆也能做微堆。据国际核能署2024 年 7 月报告,全球现有 127 种公开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设计方案,51 种进入许可审查流程,81% 获投资方承诺,但仅 7 种处于运行或在建状态。其中,俄罗斯浮动式核电站和中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已运行;中国 "玲龙一号"(ACP100)计划 2026 年建成,将成陆上压水堆首个示范项目。

技术成熟度方面,水冷堆(24 种)和高温气冷堆(18 种)因有示范项目领先,金属冷却堆、熔岩堆等多处于基础研究或样机开发阶段。

1、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显著优势

l灵活性强:单机组投资小、占地少,可通过模块化数量调整实现滚动发展,建造工期仅2-3 年,支持分期建设及独立组网 / 并网;

l安全性高:采用先进燃料与非能动设计,消除堆芯熔化隐患,超50% 设备标准化预制优化了工程质量与成本;

l经济性强,目标成本控制在比大型堆高10%-20%,总投资小、工期短的特点适合小型电力公司滚动开发。

l应用场景丰富:除发电、供热、制氢外,还涵盖数据中心、高耗能工业园区及离网用户等。然而,目前尚无建成项目的可比数据,行业正通过缩短工期、简化系统、模块化制造等方式降低造价,其经济性随功率增大而提升,呈现10 兆瓦到 300 兆瓦功率区间的规模效应趋势。

2、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应用前景

数据中心供电: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达4460亿度,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且增速迅猛。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超过1.5万亿度,2040年可能达到3万亿度。中国数据中心耗电增长同样惊人,2024年已超过500亿度,2030年预期达到5000亿度,2040年可能翻倍至1万亿度。若用小型堆为数据中心供电,其需求量可能呈指数级增长,从2030年的4台增至2040年的150台。若中国内陆核电站大堆无法进入,SMR可能有2亿千瓦发展空间,相当于2000台10万千瓦机组。

工业园区:工业园区需要大规模稳定的电源或热源,小型堆作为离网或隔墙电源,靠近用户,成本更低。传统化石能源电厂面临转型升级,小型堆被视为替代火电锅炉或天然气发电的理想选择。美国能源部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机构对比后,认为SMR在技术、安全、环境和成本方面表现优异。

海上及边远地区:小型堆还可用于海岛、边远地区、边防哨所及无陆地的岛国,如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等,解决其用能需求。俄罗斯的浮动式核电站已在西伯利亚供电,未来SMR也可替代海上钻井平台的石油重油供电。

上海钧合原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SMR研发,拥有三种产品:百兆瓦级压水堆(技术成熟,有良好工业基础)、50兆瓦高温气冷堆(吸取经验教训,采用国际先进设计,计划5-10年具备市场化应用条件)以及满足特殊用途的热管微堆。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投资机会

自2000年以来,美国小型堆初创公司已发展15年,2020年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2年后,资本市场对其兴趣大增,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特朗普政府支持下,资本界对小型堆投资力度显著加大。

目前,美国已有三家小型堆创投公司上市,尽管这些公司尚未有营收或示范项目落地,但其估值仍在不断攀升:

1、NuScale(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技术的领先者):2007年成立,是唯一通过美国监管机构认可的设计方案。2022年5月上市,融资4.13亿美元,估值19亿美元。目前得到美国政府资助2.66亿美元,用于三代加堆项目。

2、OKLO (专注于新一代快堆技术):2013年成立,以钠冷微堆Aurora为主打产品,资本市场表现最为活跃的小堆公司。Sam Altman(OpenAI CEO)曾个人投资,并担任董事会主席。2025年7月市值110亿美元。得到美国能源部直接支持经费,使用国家实验室场地和燃料开发。

3、Nano Nuclear(微型核反应堆的先行者):2022年成立,专注于便携式微型反应堆开发,2025年7月市值15亿美元。2024年5月上市,募集1025万美元。

此外,还有11家活跃但未上市的公司,近两年也受到社会资本的热烈追捧,值得关注的有三家:

1、X-Energy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开展高温气冷堆Xe-100和TrisoX燃料;未上市,通过私人融资获得大量资金,得到政府支持。

2、Terra-Power:成立于2006年,2008年完成首轮融資,是目前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先进核能开发商;比尔·盖茨创立并担任董事局主席并得到美国政府大力支持;

3、Kairos Power:成立于2016年,是目前美国液态氟盐冷却高温堆(FHR)技术路线推进最积极、试验验证体系最完善的小堆公司之一,已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和国防部的支持;

这些公司通过公开渠道获得投资,具有较为丰厚的技术积累,融资能力强,部分公司融资额度超过10亿美元,且并不急于上市。

整体来看,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具有技术优势、发展机遇、经济模式、中国竞争力及市场潜力的五大核心优势:

1、技术优势显著: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具有科学固有安全、投资少见效快、部署灵活和应用场景广泛等特点,结合了大型核电站建设经验,是核能技术创新和低碳能源的优先方案,在电网稳定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发展机遇良好:未来十年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研发和推广的重要窗口期。主要技术公司计划2030 年建成示范项目,2035 年后大规模推广。世界各国在政策法规和监管方面给予支持,如美国国会要求核管会限期提出审管策略。

3、经济模式不同:与大型核电站散件采购、现场组装的模式不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采用小型化标准化工厂预制,需30 至 50 台机组的批量化生产才有经济性,是一种薄利多销的批发经济模式。

4、中国竞争力强:中国有国家政策支持核电长期发展,拥有完整核科技和工业体系,经过40 年发展,工程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世界领先。且中国核电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 2050 年全球核电总装机增加八亿,中国市场潜力可观。

5、市场潜力巨大:国际机构预计到2050 年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有三亿千瓦的发展空间,若按国内华龙一号投资规模估算,将有 6 万亿直接投资市场空间。

全球对核电发展看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被认为是可替代化石能源、与新能源互补的技术,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尽管存在技术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在压水堆在高温气水堆方面已经建成了示范项目和工业化基础,中国在SMR领域的商业化时点预计在2030年至2032年。目前,中核集团的玲珑一号示范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若成功,将为后续批量化建设奠定基础。通过示范项目验证后,有望在2035年后实现大规模推广。

Q:小型堆在中国发展面临是否面临政策障碍,燃料获取途径是否畅通?国家对民营资本进入核电领域持何种态度?

A:发展障碍:小型堆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面临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的挑战。目前,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已建成,但其经济性仍需改进。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小型堆的示范和验证,不存在政策障碍。

燃料获取:小型堆的燃料供应与大型堆类似,主要取决于所选用的燃料类型。如果选用成熟燃料,供应没有问题;若开发新燃料,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小型堆的发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核能领域,新核准的核电项目要求民营资本投资比例不低于10%。这表明国家对民营资本的参与持开放态度,希望推动核能领域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发展。

Q: 小型堆的经济性劣势如何弥补?

A:小型堆通过缩短建设周期、简化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建造等方式降低成本。与大型堆相比,小型堆的单位千瓦投资成本有望降低到与大型堆相当的水平。

降低成本措施如通过将小型堆的建设周期目标控制在36个月以内,减少资金成本;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批量化生产,降低单位造价。通过减少设备总量,简化系统降低采购成本,以非能动设计降低安全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Q:在避免严重事故方面,小型堆需要考虑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A:小型堆在设计上尽量避免堆芯熔化的可能性,通过燃料、堆芯、冷却系统的设计,确保堆芯不会熔化。小型堆的安全性更高,因为其系统简化和非能动设计减少了事故的可能性。如果堆芯熔化,放射性也不会释放到环境中。小型堆的安全性措施包括一体化设计、非能动冷却、燃料颗粒技术等,这些措施确保了堆芯的安全性。

部分交易

企业软件|服务:九州云|安畅网络|NOVA南凌科技|云途腾|鹏云网络|数腾软件 |爱可生|天云大数据| InfoQuick| 超级导购| 精鲲科技|百特搭|弘积科技|ClickPaaS|宏原科技|司库立方 |瑞和云图|同创永益 |申石软件|优维科技|飞速创软|讯盟|数影星球|业询科技|Around Deal

企业安全:凯馨科技 |唯思科技| 奇盾| 时代亿信|瀚思科技|螣龙安科|未岚科技|安易科技|杰思安全|神顶科技

工业科技:瑞风协同|宇动源

半导体:湃睿半导体|亿芯源|芯探科技

医疗健康:良福制药

汽车交通:九曜智能 | 麦腾物联|东软睿驰达|普法芬

新能源:沃太能源| 星能玄光

产业互联网:云印

夹层|信用:小熊U租|蜂电科技|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