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距离我们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就在上个月,清远一场 4.3 级地震的震波也让身处广州的爱范儿编辑部着实紧张了一把。
人类虽然没有办法正面对抗天灾,但灾害前的预警却是我们所擅长的。最近发生的几次大范围暴雨、内涝和微型地震之后,总会有人问「我要怎样才能收到提前预警?」,而这也正是爱范儿想要为大家解答的。
系统预警
说到灾害警报,与大家关联最强的无非台风暴雨内涝、高温山火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等。
其中,对于台风、暴雨、高温、山火等等规模大但是缓慢的事件,我们平时在手机上使用的天气服务已经足以涵盖,只要记得打开通知、设定关注类型即可。
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应该是中国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它负责发布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等的预警信息,是我们平时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的「应急预警信息」的总源头。
但是对于每天朝九晚五的你我他来说,每天时时刻刻盯着中国气象局的网站肯定是不现实的。来自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通知,更多时候都需要再通过更具体的软硬件渠道,才能「跨过最后一公里」来到我们手中。
1.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微信小程序)
「国家应急广播预警」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下属的一个微信小程序,里面包含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气象局等等诸多信息源,能够以小程序通知的形式向你播报你所在位置的各种应急预警通知:
2. 中国地震台网
作为地震预警信息最直接的来源,中国地震台网目前有两个主要的实时发布渠道:「中国地震台网」小程序,以及「地震速报」app。
但微信的通知也不是万能的,单纯的小程序通知很容易受到网络状况、静音勿扰等等影响,尤其针对地震这种大多在夜晚的突发情况。此时,手机厂商自带的预警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目前,经过爱范儿实测,荣耀、小米、OPPO、vivo 四大主流品牌系统内置的地震信息预警,其信源全部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ICL)的地震监测网络,并且都可以免费直接开启。
其中,vivo 的地震预警开关位置比较特殊,并不在设置里,而是被放在了天气 app 里面,除了首次打开会有弹窗提示之外,引导性相比其他几家稍差,如果用户不主动搜索的话比较难意识到。
而华为的 HarmonyOS 虽然也提供了地震预警服务,但它的信息来源并非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而是华为 2024 年与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深研院)合作搭建的独立预警网,入口位于「设置 - 系统 - 应急预警通知」中:
当然,灾前的预警固然重要,救灾抢险期间的通讯不可或缺的。而在今年北京暴雨和洪水事件中,我们就看到了一项此前没有出现过的特殊服务。
7 月 29 日,中国移动宣布为北京地区用户免费提供为一个月的北斗卫星短信服务,只要用户的手机支持北斗短信、在有信号的时候给 10086 发短信开通,后续进入信号盲区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这是最近几年陆续出现包含卫星电话和短信功能的手机以来,除了野外迷路之外,我们见到的最贴合实际的使用场景了。
目前,除了国内最早做卫星通讯的华为之外,其他大厂都陆陆续续推出了支持的旗舰机型,比如小米 14 和 15 Ultra、OPPO Find X7 和 X8 Ultra、vivo X100 和 X200 Ultra 都在 1TB 的机型上支持了卫星通信功能,荣耀也在 Magic 6 Pro 上推出了自家的鸿燕卫星通讯,市面上可选的种类正在不断增加。
比起卫星通信功能总得提前开通,vivo 在一边兼容双星通信之外,在 X200 Pro 系列的发布会上还提出了另一条不同的思路:公里级的无网通信。
这套无网通信技术由 vivo 与联发科联合研制,基于蓝牙连接,在比理想环境下可以实现 2 公里左右的对讲和 4 公里左右的文字广播——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让相隔几百米的两个人相互找到难度不大,前提是对方也拿着 vivo 手机。
总而言之,无论是卫星通讯还是蓝牙对讲,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的需求始终都是一致的:保护好自己,向家人报平安。这种时候,国产手机堆料时被调侃的「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才真正显示出了它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