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佳儒
2025 年上半年,港交所以 1021 亿港元的 IPO 融资额夺得全球第一,业界调侃," 港交所的锣不够用了 "。宁德时代拿下港股最大 IPO 之后,又一家锂电池巨头——欣旺达,也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
回顾欣旺达的经营业绩,2024 年,欣旺达营收超 560 亿元,创历史新高,但赚的可谓是 " 辛苦钱 ",净利率不到 1%。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公司第二大业务——动力电池业务持续亏损,侵蚀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两年前,欣旺达拟分拆动力电池业务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至今未公告招股书。在分拆上市搁置的背景下,欣旺达转而筹划港股上市,核心目的是推进全球化战略。
近几年,欣旺达全球化布局动作频频,海外工厂、海外营销机构陆续建设。然而,2020 年开始,欣旺达国外营收占比连续下跌,这是怎么回事?
全球前十
净利率不到 1%
如今,提及欣旺达,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 " 动力电池巨头 " 的标签。根据韩国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公布的数据,2024 年,欣旺达是全球第十、中国第六大动力电池供应商。
实际上,欣旺达最初为外界熟知,并非动力电池业务。
1997 年,王明旺拉着兄弟王威,一起注册成立了欣旺达前身深圳欣旺达电子。创业初期,欣旺达一度发不出工资,王威偶然得知康佳集团计划生产自主品牌手机,于是多次主动上门拜访,凭借高品质和诚意价拿下手机电池订单。
当时的康佳集团是上市公司,有了知名企业的背书,欣旺达客户朋友圈越来越大,公司打入华为、苹果、飞利浦、亚马逊、联想、OPPO、步步高、海尔、华硕等知名品牌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2011 年,欣旺达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以 " 锂电池模组整体研发、制造及销售 " 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锂电池产品中以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消费电池产品为主。
福布斯 2021 年的专访文章报道,欣旺达的智能手机电池在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约占 30% 的市场份额。2025 年 4 月,民生证券的研报显示,欣旺达智能手机锂电池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位。
凭借对欣旺达的持股,在 2022 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王明旺以 190 亿元的身价位列全球第 1187 名,成为新晋 " 茂名首富 "。
欣旺达尽管稳坐智能手机电池全球第一,造富效应也较为显著,但公司本身赚钱可谓 " 辛苦 ",净利率不到 1%。
根据历年财报,2022 年至 2024 年,欣旺达营收分别为 521.62 亿元、478.62 亿元、560.2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68 亿元、10.76 亿元、14.68 亿元,净利率分别为 1.45%、0.69%、0.93%。
欣旺达不足 1% 的净利率背后,第二大业务动力电池业务的业绩有着重要影响。
2024 年,欣旺达三大主营业务分别是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营收占比分别为 54.27%、27.02%、3.37%。
2023 年 7 月, 欣旺达公告分拆动力电池业务子公司欣旺达动力至创业板上市。分拆公告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欣旺达动力归母净利润亏损 7.07 亿元、10.53 亿元、10.94 亿元。
欣旺达年报显示,2023 年至 2024 年,欣旺达动力(合并)净利润亏损 15.61 亿元、18.73 亿元。
欣旺达动力的业绩表现,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当前,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呈现两强格局,2024 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 37.9%、17.2% 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第二。欣旺达是全球第十,市场占有率为 2.1%。
动力电池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大规模生产能显著摊薄设备折旧、研发投入等固定成本。欣旺达无法充分释放规模效应,利润空间承压,进而影响了整体净利率。
正因如此,全球市场拓展对于欣旺达动力的规模还是盈利,都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在欣旺达动力创业板 IPO 进程搁置的背景下,欣旺达调整策略,以主体身份向港股发起冲刺。此次 " 换道 IPO",不仅规避了分拆上市对净利润指标的严格要求,更为其打开了一条直通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
国外收入占比连降 4 年
赴港 IPO 发力全球化
此次赴港 IPO,欣旺达剑指全球市场,其在公告中明确表示," 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 "。
2024 年,欣旺达营收 560 亿元,距离 2300 亿还有 3 倍的差距,这无疑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在 2024 年报中,欣旺达已明确将全球化作为三大核心业务的发展路线,其中,动力电池业务是重点,公司表示," 动力电池将会持续进行国际化拓展,加强海外市场和客户的开拓,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在竞争策略上,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制定了 " 差异化 + 高端化 " 的竞争策略。
早在 2018 年,欣旺达选择开发技术难度更大,对寿命、快充快放都更严格的混合动力车型 ( HEV ) 的电池。基于此,欣旺达后续推出了快充电池。此后," 快充技术 " 成为欣旺达拓展市场的重要的差异化能力。
2024 年上半年,欣旺达发布 " 闪充 " 电池 3.0 系列产品,充电倍率达到 6C,全场景实现 10 分钟充电至 80% 电量。
至于高端化,欣旺达坚持高端定位,争取达到高端客户提出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标准。欣旺达高管在 2024 年表示,在两强格局之下,如果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不去努力对标头部公司,没有意愿挑战领先者,那么未来连生存的机会都将不复存在。
从市场拓展轨迹来看,2023 年 8 月,欣旺达宣布投资约 19 亿元人民币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厂一期。2025 年 3 月,欣旺达旗下公司投资超 500 亿泰铢(约合人民币 108 亿元)在泰国建设电池生产设施获批,这是泰国首个大型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不仅如此,欣旺达其他业务也同步开启海外建厂进程。经过多年发展,欣旺达已在印度、摩洛哥、匈牙利、越南形成四大海外生产基地。同时,在北美、欧洲、非洲、亚洲设置了海外营销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化布局加速,国外收入从 2020 年的 145.10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234.31 亿元,但国外营收占比连续 4 年下跌,从 2020 年的 48.87% 下降至 2024 年的 41.83%。
这意味着,欣旺达在国内快速扩张的同时,海外市场拓展还需要加快节奏。
目前,动力电池巨头借力港股布局海外已成趋势:2025 年 5 月,宁德时代港股 IPO 募资 46 亿美元,创下年内全球最大规模 IPO 纪录;6 月,亿纬锂能宣布赴港上市,近日已披露招股书。
欣旺达赴港 IPO,是其全球化的新起点,也是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突围的关键探索。未来,欣旺达能否凭借差异化竞争路线,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持续开拓,进而叩开全球 500 强的大门,我们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