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 5 月 22 日讯(记者 赵凯)"Labubu(泡泡玛特人气 IP)就是年轻人的茅台——不见得自己喝、但你一定要抢,抢到了心情愉悦,不想要还能高价转卖。" 有资深玩家这样形容。
今年以来,泡泡玛特实现了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以及股价上的一路飙升。与之相关的话题遍布日常闲聊、微博热搜甚至海关发布中。当泡泡玛特玩偶频繁出现在走私新闻里,它早已不再是一款普通的潮玩。
媲美茅台与黄金,泡泡玛特玩偶卷入 " 走私案件 "
最近三个月,海关总署公布多起查获泡泡玛特玩偶的消息,涉及 Labubu、Molly 等 IP。甚至有旅客入境时未经申报携带的泡泡玛特产品多达 300 余个,自述目的为代购。
其中一则旅客事后披露的报关单显示,泡泡玛特某款 Molly 手办玩偶的单价为 6790 元泰铢(折合人民币 1500 元左右)。该玩偶在二手市场的成交均价约为 2300 元左右,即便算上该类目 13% 的增值税,转卖的利润空间依旧较为可观。
泡泡玛特玩偶现身海关新闻的重要背景,在于该品牌二手市场的繁荣。
以 4 月底新发布的 Labubu3.0 为例,全系产品呈现数倍溢价。其中原价 99 元的隐藏款被炒至 2000 元左右,单款玩偶最近一月在某潮玩交易平台上售出 6000 余只,交易规模超千万。
资深玩家甜甜告诉蓝鲸记者,泡泡玛特本来是个国产品牌,但海外代购的数量却很多。" 倒不是说海外更好抢,而是泡泡玛特更加重视海外了,海外会上一些国内绝版、断货、补货量小的产品。"
日前,泡泡玛特澳门门店开放 Labubu3.0 的线上抽码。补货消息不胫而走,不多时就涌入超 5000 人排位提交抽码申请。这个数字无法代表求购 Labubu 新品的买家规模,只是等待队列只能排这么长而已。
记者从相关社群了解到,排队补货的包含普通消费者和职业黄牛。爱好者和黄牛一起参与的抢购狂欢,进一步促进了泡泡玛特二手市场的蓬勃。
二手市场持续繁荣,可黄牛说好时候已经过去了
依靠盲盒、联名和饥饿营销的运营策略,泡泡玛特多系列产品 " 上线即售罄 " 已成常态。在此背景下,圈内几乎 " 人均黄牛 "。玩家甜甜告诉记者,一些爱好者手里有很多 Labubu,但每次上新还是会抢,就是为了高价转卖或者捆绑一些不喜欢的 " 雷娃 " 原价出售——这类人俗称 " 粉牛 ",他们和普通黄牛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信息差是抢到 " 娃 " 的前提条件之一。市面上有很多补货消息群,有官方门店的也有民间自建的。后者里边部分需要收费,入群费用一般不超过 10 元。有黄牛透露,这些信息部分是根据往年补货情况推测的;还有一些则来源于内部、门店监控等。
社交平台上,黄牛公开售卖 " 黑科技 "、借此成功下单泡泡玛特产品的网帖并不少见。以连点器为例,其售价从几块到数百元不等,通常适用于安卓系统。有黄牛提醒记者称,很多连点器是无效的," 不然我们早就发家致富了 "。
有意思的是,不止一位黄牛表示:最赚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其中有人解释称,潮玩的市场价并不稳定,可能今天赚明天就立马跌。" 货砸在手里是很恐怖的,比如赫兹之前炒到 900 多块,现在已经跌到 400 左右了。" 潮玩圈没有永远的热门,即使是 Labubu。
做潮玩黄牛,需要资金、技术、时间和信息差。有黄牛坦言,热门款隐藏款很难抢,卖真货赚不了多少钱。" 你要是没良心倒是可以卖假货。"
泡泡玛特仿制品大量出海,部分售价高于公价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在分享中提及," 有同事开玩笑说,我现在去泰国受欢迎的程度,就像乔布斯当年来中国一样……我相信我们是中国少有的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品牌。" 今年 4 月底,Labubu3.0 系列在全球正式发售。洛杉矶、伦敦、米兰、东京等多地泡泡玛特线下门店出现排队抢购,现场堪比 iPhone 首发。
海外需求无疑是巨大的,相关外贸随之兴起。这其中既有中介从黄牛手里大量收娃发往海外,也有工厂货源直销出海。
社交网站上,有大量所谓 " 泡泡玛特源头工厂 " 招揽外贸客户的帖子。这些潮玩工厂大多覆盖 Labubu、哭娃等多个爆款 IP,其中有宣称 100% 正品保障的,也有的直接写明 "1:1 最高品质带正品码 "。
目前泡泡玛特仿制品的国内产地主要有义乌、东莞和广州三类,品质上有所区分。业内一般认为,东莞和广州货在仿真程度上更胜一筹。记者以外贸商身份了解到,Labubu3.0 高仿产品的价格从 300-700 元 / 端不等,有防伪认证的品价格略高一些,部分仿冒品批发价甚至高过公价(官方售价为 594 元 / 端)。某广州潮玩厂商表示,他们的 Labubu 一、二代可以通过 StockX(潮流闲置交易平台)正品检测,但三代不能保证过验。
仿制工厂的 " 商业嗅觉 " 常常遥遥领先。有货源方透露,Labubu3.0 上市次日工厂已在打版,半月左右就能发货。目前每日订单量激增,排单需要抢位。
业内人士透露," 现在发往美国几百几千箱的那种,很多都是假的 "。因此不少运往海外的泡泡玛特仿制品走的都是敏感渠道,货运公司称这样可以降低海关查验风险。
律师分析指出,部分货运公司提供的所谓 " 包税 "、" 敏感渠道 " 服务可能游走在违法边缘。品牌一般会在海关进行知识产权备案,如遇开箱查验,这些潮玩仿制品大概率会被没收。据海关发布数据,仅去年 12 月,多地海关就陆续查获涉嫌侵犯 "Labubu" 等著作权的文创产品 9 批次、14 万件。
业内人士透露,因监管较严,高仿货一般不敢在国内卖。为了规避侵权风险,有些客户甚至会有意定做部分区别于泡泡玛特正品的玩偶。由此,市面上出现了许多 " 菀菀类卿 " 的 Labubu,网友赐名 Lababa、Lafufu、Lagogo 等。这类产品的成本并不高,部分售价低至 20、30 元 / 一只,销量却相当可观。